韩聚强;范公忍;胡大荣;邬光惠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是近年来从卡波济肉瘤(KS)中发现的~种新型疱疹病毒.HHV-8的某些基因具有癌基因的功效.本文简要对HHV-8的特性及其致病性作一综述.
作者:于剑光;赵玉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VLP)主要衣壳蛋白L1体外表达后自我组装成结构和功能类似天然病毒的颗粒,在HPV诊断、防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PV VLP的制备、结构,病毒组装机理,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以及VLP在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栾怡;于修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HIV感染及AIDS至今依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因而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从硒与细胞因子角度揭示硒与HIV和AIDS在发生、发展中的关系.证明其扮演的重要角色,提示了一种研究HIV和AIDS的新方向.
作者:徐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研究表明,NS5A在HCV转录、复制及细胞信号转导中有重要作用.NS5A影响干扰素(IFN)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但日本和欧洲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婷;张建琼;沈传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国外近年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潜伏和复发机理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包括HSV基因的表达和DNA的合成过程;潜伏相关转录体、ICP4和神经细胞及其因子、TK激酶在HSV潜伏和复发中的作用.
作者:陈信生;范瑞强;张奉学;朱宇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除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并除外其它相关病毒,如EB病毒,疱疹病毒,尚有10%~20%的肝炎病因不明.1995年发现了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随着对它与肝病致病的相关性研究,GBV-C/HGV成为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因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作者:李朋;朱万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据统计,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携带者可达两亿人.在我国,它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然而,到目前为止,HBV的某些遗传特性及转录后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试就HBV mRNA转录后剪接加工的机制、类型、及可能的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洪源;成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于X基因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及X基因的缺失变异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彭劼;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反义技术为乙型肝炎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其中反义RNA与核酶具代表性.HBV的S与C区似乎是反义RNA抗HBV的佳靶区;核酶库的构建、核酶的改造及多聚体核酶的设计促进了核酶抗HBV的研究进展.HBV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有助于推动反义基因治疗乙型肝炎向临床的过渡.
作者:韩聚强;范公忍;胡大荣;邬光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甲-戊型肝炎病毒是人类肝炎的主要原因,但部分病人不具备上述任何病毒标志物,这提示还存在其它引起肝炎的病毒.近,日本学者报道了一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的DNA病毒,即TT病毒,并认为该病毒可能与某些肝病有关.到目前为止,人们对TTV的认识还不全面,本文仅对TTV病原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银鹏;朱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