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目的 分析血浆骨桥蛋白(OPN)、血清脂蛋白a[LP(a)]、血浆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poB/ApoA1)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血浆OPN、LP(a)、ApoB/ApoA1进行检测,分析血浆OPN、LP(a)、ApoB/ApoA1变化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间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OPN(33.2±10.1)μg/L、LP(a) (357.6±66.5)mg/L、ApoB/ApoA1 0.8±0.7,均高于对照组(30.6±9.1)μg/L、LP(a) (120.5±35.7) mg/L、ApoB/ApoA10.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1、8.43、6.01,P值分别为0.021、0.035、0.041);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浆OPN、ApoB/ApoA1、LP(a)的浓度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0、7.38、6.41,P值分别为0.031、0.039、0.037).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OPN、LP(a)、ApoB/ApoA1水平增加,且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而增高.
作者:魏锦;陈亚军;王怀祯;李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痴呆不仅影响人类的认知功能,而且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2013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有关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D)和其他类型痴呆症流行病学荟萃分析,该研究由跨国团队合作完成,采用的文献包括中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有919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AD为569万[1].西方国家AD患者数稳中有降,而中国的AD数量还在不断攀升.
作者:马倩男;毕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负荷特征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的入组人群为60岁以上,且无任何严重心脑血管症状的老年人.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胸主动脉磁共振管壁扫描.图像判读人员将定量测量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定性分析斑块的成分,并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这些特征的影响.将胸主动脉分为3段,即升主动脉段,主动脉弓段以及降主动脉段. 结果 55例受试者存在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使用他汀组24例,平均年龄(73.8±6.3)岁,12例(50.0%)为男性.使用他汀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未使用他汀组,分别为(2.4±0.7) mmol/L比(3.1±0.8)mmol/L(P<0.01)、(4.4±0.6) mmol/L比(5.1±1.0)mmol/L(P<0.01).使用他汀组胸主动脉各段的管腔面积、管壁面积以及血管总面积均小于未使用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他汀组主动脉弓段和降主动脉段的平均管壁厚度均小于未使用他汀组,分别为(2.7±0.3)mm比(2.8±0.4)mm(P<0.01)、(2.5±0.4)mm比(2.6±0.5)mm(P<0.01).另外,使用他汀组斑块内出血/血栓的发生率低于未使用他汀组,分别为6例(25.0%)比8例(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减小老年人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维持斑块的稳定.
作者:周长武;李澄;赵锡海;杜芳;王苇;乔会昱;何乐;李睿;陈慧军;章强;苑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外源性给予Apelin-13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代谢的影响. 方法 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实验组32只.实验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14只,Apelin-13给药组14只.给药组给予Apelin-13 0.1 μmol·kg-1·d-1腹腔注射,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等体积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0周.10周末,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心肌游离脂肪酸(FFA),免疫组化法比较各组大鼠心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CD36、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等基因mRNA的表达. 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FFA、心肌FFA水平升高(均P<0.05),给予Apelin-13干预后,大鼠空腹血糖、心肌FFA水平较模型组下降,血清FFA水平下降不明显.糖尿病模型组和Apelin-13给药组心肌细胞PPARα、CD36、CPT-1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经Apelin-13治疗后,给药组心肌细胞PPARα、CD36、CPT-1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下降(P<0.05).心肌细胞GLUT4表达在糖尿病模型组(1.138±0.316)和Apelin-13给药组(4.631±1.832)较对照组(9.132±2.156)下降(F=65.507,P<0.05),Apelin-13给药组较糖尿病模型组表达升高(P<0.05). 结论 Apelin 13增加心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增加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PPARα、CD36、CPT-1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代谢.
作者:杜孟泽;冯景辉;赵航;路英;吴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以逐渐进展的记忆障碍、全面智能减退、个性改变以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AD是老年痴呆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随年龄而逐渐增高,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原因.AD是持续进展性疾病,需要全程综合管理.
作者:肖卫忠;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衰弱是高龄老年人常见的临床体征.针对衰弱的老年人进行运动干预时,根据不同的个体特征进行相应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组合,使患者临床获益.
作者:姚思华;徐顺霖;高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低剂量奥沙利铂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生存期. 方法 选取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采用奥沙利铂剂量为40 mg/m2和80 mg/m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存活率情况.结果 低剂量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11.9%和21.4%,x2=9.910,P<0.05).低剂量组患者疼痛评分在6以上的患者,要明显少于高剂量组(28.6%和78.6%,x2=20.056,P<0.05),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高剂量组,丙氨酸转氨酶低于高剂量组(t=13.447和6.774,均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1年期、3年期存活率分别为69.05%、30.95%,略高于高剂量组的61.9%、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4和0.985,均P=0.491和0.321). 结论 低剂量奥沙利铂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化疗的毒副反应很小,且不会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冯素萍;侯国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s)是否增加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强化抗栓治疗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T)的风险,为伴有CMBs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提供新证. 方法 对在我科连续住院登记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筛选,共148例患者入组,所有患者行头颅磁共振SWI系列扫描,并根据CMBs分为无、有CMBs两组;进一步按CMBs解剖位置分为脑叶、深部及混合组,比较有、无CMBs及其不同位置CMBs对脑梗死后HT发生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CMBs对脑梗死后HT发生的影响. 结果 6例患者临床怀疑脑淀粉样血管病予以排除,终142例患者后纳入研究,其中64例患者无CMBs,78例患者有CMBs,CMBs检出率为54.9%;有CMBs组高血压患病率、尿酸水平均高于无CMBs组(x2=6.96,t=2.04,P=0.010、0.040);无CMBs组HT发生率为12.5%(8例),有CMBs组脑出血转化为21.8%(17例),两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9,P=0.150).78例CMBs患者中脑叶组15例,发生HT 6例(40.0%);深部组48例,发生HT 6例(12.5%);混合性组15例,发生HT 5例(33.3%);3组HT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P=0.038),脑叶组更易出现HT.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Bs不是脑梗死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5,95%CI:0.78~4.87,P=0.150),心房颤动(OR=6.48,95%CI:2.45~17.19,P=0.000)及血糖(OR=1.02,95%CI:1.43~1.94,P=0.020)是脑梗死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CMBs不增加脑梗死急性期强化抗栓治疗后HT发生的风险,但对于伴有脑叶CMBs的脑梗死患者需谨慎使用双抗.
作者:郝冬琳;吴波娜;吴婧;毛伦林;王利惠;张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痴呆原因,占60%~80%.我国痴呆患病率为7.2%,高于6.2%的全球平均水平,患病总数1 500万,占全球1/4,其中AD超过1000万,等于全球发达国家痴呆人数总和,且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65岁为4%,65~74岁为15%,75~84岁为44%,>85岁达58%,防治形势非常严峻[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中间阶段,是未来防治痴呆的关键.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领域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MCI患病率高达20.8%[3].据此推算,我国老年人群中MCI患者约2 500万,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我国老年人功能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
作者:林悄然;张天清;秦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氨γ-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特点. 方法 回顾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例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进行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临床特点的分析. 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早期表现癫痫发作,类型为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均出现频繁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病程中伴有显著的认知、记忆损害和精神行为异常.MRI见颞叶内侧异常信号,脑电图无特异性.血和脑脊液抗GABAB受体抗体均为阳性,免疫治疗有效. 结论 抗GABAB受体脑炎临床表现为突出的癫痫发作,伴记忆、认知损害和精神障碍,影像学表现颞叶内侧病变,血清或脑脊液抗GABAB受体抗体阳性,多数患者合并肿瘤,以小细胞肺癌为主,免疫治疗有效.
作者:李志涛;岳伟;刘然;王金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35 mmol/L,是临床上常见的水电解质代谢失常性疾病,在住院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30%[1],低血钠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从轻到重,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由于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导致漏诊,现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65例老年人低钠血症进行分析.
作者:王霞;王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进一步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脑白质疏松组66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89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FIB、D-二聚体、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脑小血管病组FIB、D-二聚体HCY分别为(3.3±0.9)g/L、(631.1±487.1)μg/L、(20.6±12.8)μmol/L,腔隙性脑梗死组分别为(3.3±1.0)g/L,(479.2±277.6)μg/L,(14.4±4.8)μmol/L,脑白质疏松组分别为(3.3±0.8)g/L,(750.2±577.4)μg/L,(25.4±15.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2.6±0.5)g/L,(202.7±81.7)μg/L,(12.8±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小血管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D-二聚体、HCY为脑小血管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1);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疏松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CY与腔隙性脑梗死无相关性(P>0.05). 结论 FIB、D-二聚体、HCY可能是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但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作者:许媛媛;孙中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患者男性,86岁.主因“言语不利伴左侧肢体无力2d,发热1d”于2015年3月2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3月3日办理急诊留观住院.患者于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利,含糊不清,可简单交流,左侧肢体无力,并由床旁及洗手间摔伤2次,具体受伤部位及受伤机制不详,患者受伤后未就诊.于1d前患者出现发热,高体温38.5℃,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行肺CT检查提示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考虑“支气管肺炎”诊断,给予输液抗炎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体温稍好转.
作者:郭志中;郑欣;刘慧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老年期认知障碍的发病率日益攀升.认知障碍是以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涉及记忆、学习、计算、注意、定向、语言、视空间、运用、理解、抽象及判断等多个认知领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和生活质量.导致老年人出现认知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然而并未引起广大医生的足够重视,因而延误了治疗与干预.
作者:张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两亚型患者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6个亚功能得分差异,为两型患者区别性干预治疗,病情防控提供线索. 方法 选择某医院神经内科22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和68例血管性痴呆(VaD)确诊患者,FAB量表测验其额叶整体功能和6个亚功能得分.分析两者得分差异,并探究VCIND进行性发展到VaD阶段其额叶功能恶化趋势. 结果 VCIND和VaD患者的FAB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2.3)分比(9.5±2.0)分,t=29.92,P=0.00];具体比较FAB量表中概念化能力(t=6.24,P=0.00)、智能灵活性(t=7.00,P=0.00)、抗干扰能力(t=7.21,P=0.00)、注意抑制力(t=5.32,P=0.00)4个亚功能得分,均为VaD显著差于VCIND患者;VaD相比VCIND患者,其概念化能力权重下降明显(0.32降至0.04). 结论 随着VCI病情发展,VCIND向VaD过渡的过程中需着重预防其概念化能力的突变恶化.
作者:夏彦昌;王紫琳;唐美秀;刘红;姜力;肖区龙;李瑾;王静;杨双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的演变. 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临床资料保留完整的老年体检者中同一台肺功能机中符合肺通气功能非特异性表现(NSPF)、且截至2013年12月31日至少复查过1次肺功能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肺功能随访转归,将入组者分为阻塞组、限制组、NSPF组和正常组,各组间进行对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老年NSPF患者转归进行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转归的差异,应用Cox回归进行不同转归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共59例,男女比例52∶7,平均年龄(71.8±8.8)岁,中位随访时间4年.各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状况、初诊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演变情况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NSPF患者肺功能转归为阻塞性、限制性和正常的4年累及发生率分别为19.6%、7.6%和8.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1,P=0.024).肺功能类型维持NSPF不变的占多数(64.0%),其他常见转归的类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PF转归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初诊CT发现肺气肿和肺大泡相关(HR=4.325,P=0.045),转归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与年龄相关(HR=1.143,P=0.020),转归为正常肺功能与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消失相关(HR=8.889,P=0.018). 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多数NSPF可以长期存在,其常见转归的类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演变与初诊CT发现肺大泡和肺气肿可能相关.
作者:金金;崔佳;许小毛;孙铁英;张洪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路易体痴呆(DLB)是以波动性认知障碍、反复发作的视幻觉和自发的帕金森综合征为主的智能减退综合征,占痴呆病因的10%~20%,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居第2位.通常50~80岁发病,男性较多见,病程一般3~6年.和AD相比,DLB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照料负担更重[1],总体花费更高,加上对神经安定药高度敏感,需要早期确诊,合理治疗.本文拟通过总结DLB研究进展,并比较其与AD和帕金森病痴呆(PDD)的不同,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能力.
作者:刘春艳;邢岩;李延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在老年患者左心瓣膜钙化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1982-2015年在北京医院行心脏瓣膜病理检查的410例老年尸检患者,患者生前均行TTE检查;根据死亡的不同年代分为3组:1982~1995年组、1996~2005年组、2006~2015年组;根据死亡的不同年龄分为3组:60~75岁组、76~90岁组、91~106岁组. 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TTE检查诊断老年左心瓣膜钙化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28.2%、43.7%、1.234、0.405、0.298、0.878.与1982~1995年组比较,1996~2005年组、2006~2015年组随着时代发展,TTE检查诊断老年左心瓣膜钙化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逐渐下降.与60~75岁组比较,76~90岁组、91~106岁组随着患者年龄增长,TTE检查诊断老年左心瓣膜钙化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逐步增加,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逐渐下降.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TTE检查诊断老年主动脉瓣瓣膜与二尖瓣瓣膜钙化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与44.0%、30.8%与75.3%、42.7%与71.5%、1.275与1.780、0.382与0.744、0.250与0.198、0.909与0.906. 结论 TTE检查对诊断老年左心瓣膜钙化尤其是主动脉瓣瓣膜钙化敏感度很高,不易漏诊,但特异度欠佳.
作者:李康;杨重庆;张瑞生;张林峰;王征;齐欣;唐国栋;刘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进吻合方式以减少吻合口狭窄的方法,为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提供帮助. 方法 收集2013年4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平均年龄>60岁)374例,其中双荷包吻合组:器械吻合时分别在食管、胃壁行双荷包吻合187例;常规吻合组:器械吻合时不给予胃壁荷包缝合187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双荷包吻合组发生轻度狭窄7例(3.7%),常规吻合组17例(9.1%)(x2=4.452,P=0.035),中度狭窄4例(2.1%)比12例(6.4%)(x2 =4.179,P=0.041),重度狭窄3例(1.6%)比9例(4.8%)(x2=3.099,P=0.078),总狭窄例数38例比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66,P=0.000),双荷包吻合组相对优于常规吻合组. 结论 双荷包吻合法能够更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赵耀坤;赵宝生;齐博;卢建国;秦秀广;刘尚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吸入性肺炎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识别误吸高危人群. 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北京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398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吞咽功能、基础疾病、用药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过去1年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等资料,根据过去1年内有无发生吸入性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组和非吸入性肺炎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结果 364例患者资料完整,52例(14.3%)在过去1年内发生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组患者[(77.0±33.9)分]与非吸入性肺炎组患者ADL评分[(88.0±22.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组患者随年龄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比例升高,60~69岁、70~79岁、≥80岁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比例分别为23.1%(12例)、36.5%(19例)、40.4%(21例),不同年龄段患者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不同.两组患者1∶1倾向评分匹配后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冠心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病、长期服用茶碱、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安定镇静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为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老年人发生吸入性肺炎与吸烟、基础疾病、用药史等因素有关,应重视评估患者存在的误吸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宁璞;杨菁菁;孙铁英;郭岩斐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