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岩;赵虹;袁烨;刘菊;邓一鸣
目的 观察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的超声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经顺行性静脉造影证实的26例IVCS患者的二维彩色频谱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并分型. 结果 根据超声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髂静脉狭窄伴局部血流速度增高(5/26,19.2%);髂静脉周围占位性病变,伴髂静脉血栓形成(4/26,15.4%);髂静脉周围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或管腔狭窄,仅见髂静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17/26,65.4%).其中超声确诊9例(34.6%);其余17例经超声提示后行血管造影确诊. 结论 超声对早期诊断老年人IVC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庆亭;任俊红;熊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一级预防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干预手段,既往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其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并且是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然而近年研究阴性结果的发布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提出了质疑,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差异,临床中应该加强适宜人群的规范化使用,使一级预防的临床获益大化.
作者:周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尿酸是核酸中的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也是体内的抗氧化剂,其高低与骨关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在老年人中对这些系统的影响更大,关注高尿酸血症和老年性疾病的关系,并加以重视和研究,早期筛查,及时科学的干预及治疗,对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及改善生活质量均有不用程度的意义.
作者:赵奇江;杨云梅;赵正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控制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 方法 共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人性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肺炎链球菌疫苗、C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急性发作的控制情况、死亡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C组患者疫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B组患者和C组患者咳嗽、气喘和咳痰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均P<0.05),但C组和B组患者咳嗽、气喘和咳痰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3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01、1.290,P=0.396、0.266),治疗后3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B组、C组的FEV1和FEV1/FVC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的FEV1和FEV1/FVC明显高于B组(均P<0.05).B组和C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而急性发作间隔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C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而急性发作间隔明显高于B组患者(均P<0.05).在随访过程中,3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4,P=0.774).结论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控制老年人COPD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陈勃江;梁愈;高阳;曾娟;李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性,74岁.主因反复心悸25年,间断喘憋4年加重2d收入院.患者2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房颤动(房颤),未规范治疗.5年前曾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自行停药.4年前开始间断发作喘憋,劳累或感冒后出现,经治疗后可缓解,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2d前患者受凉后喘憋加重,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
作者:孙晨;艾虎;刘德平;杨杰孚;汪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在线手术风险(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ACS NSQIP)评估计算器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评估中的有效性. 方法 通过回顾2013年至2016年我院骨科345例股骨头置换术,年龄>60岁患者,收集每个患者21个相关参数(年龄、性别、功能状态等)分别带入ACS NSQIP手术风险评估计算器,得出并发症的预测值,利用ROC曲线与实际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比较严重并发症与21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12项并发症(包括死亡、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心血管事件、肾衰竭、肺炎、手术部位感染、任何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再住院率、二次手术、术后护理与康复)中,ACS NSQIP手术风险评估计算器预测术后并发症的AUC值,除了预测手术部位感染(AUC=0.47)以外,其他并发症预测的AUC值均>0.5,术后护理与康复相关性较高(AUC=0.62);预测值中严重并发症与21个参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常见并发症中心血管事件与肺炎的发生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置信区间:[0.86~0.94] (P<2.2E-16). 结论 ACS NSQIP计算器对预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作者:邓会;陈小兰;王勇;潘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择期行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61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组(H组,31例)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30例). 结果 与F组比较H组患者术毕5、15和30 min时的VAS评分[(2.4±0.5)比(3.4±0.6)、(2.0±0.5)比(3.2±0.6)、(1.6±0.4)比(2.6±0.7)]、术毕15、30和45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2.6±0.4)比(3.3±0.5)、(2.3±0.5)比(2.9±0.4)、(2.1±0.3)比(2.6±0.3)、(1.9±0.3)比(2.2±0.3)、(1.8±0.3)比(2.0±0.3)]均降低(均P<0.05).H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恶心呕吐(3.2%比26.7%)、呼吸抑制(0.0%比33.3%)及躁动不安(6.5%比30.0%)发生率均较F组降低(均P<0.05).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可安全应于临床.
作者:张震;高勐;邓巧荣;李喜龙;崔亚萍;冯爱敏;何双双;卢锡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0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利尿药、ACEI/ARB、血管扩张剂、β受体抑制剂及洋地黄等药物及控制感染、控制液体入量、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程度、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心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和76.0%,x2=5.446,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则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及CRP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米力农能明显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晓光;朱永艳;张治成;陈红霞;管喜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便秘的临床特征. 方法 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及神经内科的204例PD患者,采用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评价便秘,完成相关运动症状(MS)、非运动症状(NMS)、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价. 结果 (1)204例PD患者中131例伴发便秘,占64.2%,为PD-C组;73例不伴发便秘,占35.8%,为PD-NC组.在PD-C组中,便秘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者为38例,占29.0%(38/131).(2)PD-C组年龄及起病年龄均明显大于PD-NC组[(64.13±9.67)岁比(58.35±11.37)岁;(60.07±10.46)岁比(55.10±12.97)岁](F=2.287、4.948;t=-3.827、-2.788;均P<0.01),病程长于PD-NC组[2.25(1.00~5.00)年比2.00(1.00~3.13)年](Z=-2.254;P<0.05);两组在性别、受教育水平、起病侧别及临床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PD-C组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Ⅲ及Hoehn-yahr(H-Y)分期均高于PD-NC组[26.00(18.00~37.50)分比19.00(12.50~31.00)分;2.00(1.50~2.50)期比1.50(1.00~2.50)期](Z=-2.349、-2.334;均P<0.05),UPDRSⅣ评分及剂末现象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D-C组NMS个数、MS出现前后NMS个数均多于PD-NC组[11.00(6.00~15.00)个比6.00(3.00~11.00)个;2.00(0.00~4.00)个比1.00(0.00~2.00)个;8.00(3.00~14.00)个比5.00(2.00~9.50)个](Z=-3.715、-2.612、-2.630;均P<0.05);PD-C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及情感淡漠量表(AS)的评分均高于PD-NC组(均P<0.05);PD-C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的评分低于PD-NC组(Z=-2.132;P<0.05).(5)PD-C组UPDRSⅡ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高于PD-NC组(均P<0.05);PD-C组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评分低于PD-NC组(均P<0.05).(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自主神经功能症状、HAMA和HAMD是PD-C的危险因素(OR=1.091、1.107、1.103和1.080,均P<0.05). 结论 PD-C的发生率高,部分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PD-C组年龄更大、起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及运动症状更重;PD-C组非运动症状个数更多,认知、情绪及睡眠更差,疲劳及淡漠更重;年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焦虑及抑郁是PD-C的危险因素;PD-C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作者:余秋瑾;左丽君;余舒扬;扈杨;连腾宏;朴英善;王瑞丹;李丽霞;郭鹏;金朝;张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低剂量CT(LDCT)早期肺癌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 以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无症状LDCT早期肺癌筛查体检者53 20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组(14 744例)、中危组(22 341例)和低危组(16 117例),分析各组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肺癌检出情况. 结果 53 202例体检人群中,肺结节检出35 808例(67.31%),共47 329枚结节,其中阳性结节6 640例(8 775枚,18.54%)、单发结节27 566例(36 434枚,76.98%)、多发结节8 242例(10 895枚,23.02%).6 640例阳性结节患者中肺癌患者78例(11.75%),且Ⅰ期占比高(66.67%、52例)、Ⅱ期次之(16.67%、13例)、Ⅲ期再次之(12.82%、10例)、Ⅳ期低(3.85%、3例).高危组结节检出率(81.23%、11 977例/14 744例)、结节阳性率(22.63%、2 710例/11 977例)、结节多发率(32.55%、3 898例/11 977例)、肺癌检出率(0.33%、48例/14 744例)高,中危组[73.20%(16 353例/123 341例)、19.31%(3 157例/16 353例)、19.77%(3 233例/16 353例)、0.12%(26例/22 341例)]次之,低危组[(46.39%(7 478例/16 117例)、10.34%(773例/7 478例)、14.86%(1 111例/7 478例)、0.02%(4例/16 117例)]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长期被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是筛查对象肺癌确诊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48、3.215、4.742,均P<0.05). 结论 LDCT适用于无症状体检人群的早期肺癌筛查,尤其在年龄≥55岁、吸烟≥30包/年、长期被动吸烟、有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纤维化病史等肺癌高危人群中检出率较高,临床筛查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刘玉萍;冯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与年龄相关并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殖健康与生活,睾酮相对缺乏是其主要的特征.Leydig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下降是LOH发生的核心机制.雄性激素生物活性的改变、雄激素受体异常和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反馈调节功能障碍等为LOH发病诱因.寻找安全有效的LOH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高丰衣;李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老年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方法 前瞻性研究,在老年人群中选取永久性房颤组和对照组各35例.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CD34+/鼠抗人激酶插入域受体(KDR+)细胞数.分别抽取两组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后于体外培养.计数培养后形成的EPC集落数,采用噻唑兰(MTT)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Matrigel胶上培养测定EPC增殖力、黏附力、成血管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EP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分泌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结果 房颤组CD34+/KDR+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20.0±12.7)个/104比(77.9±58.9)个/104(P<0.05).体外培养中EPC集落数房颤组少于对照组(1.8±0.6)CFU比(3.5±0.8)CFU(P<0.01).房颤组EPC增值力、黏附力、成血管能力较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房颤患者EPC旁分泌VEGF较对照组减少(27.4±9.9)ng/L比(41.9±7.3)ng/L(P<0.01),生成NO的能力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 结论 永久性房颤老年患者EPC数量减低,增殖、黏附、成血管能力降低,旁分泌VEGF及NO能力下降.
作者:谭强;李广平;齐曦明;富华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及健康教育的干预,评价骨密度、血清骨转化因子、血清细胞因子等的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2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每天补充钙剂+活性维生素D;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健康教育的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骨密度、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甲状旁腺素(PTH)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白细胞介素2(I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R)的变化. 结果 随访1年,除β-CTx观察组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的骨密度变化率高于对照组,第二腰椎:12.1%比8.9%(P<0.05)、第四腰椎:24.9%比12.4% (P<0.01).随访1年期间,对照组发生跌倒10例,干预组3例(P<0.05).观察组的疼痛改善率10.9%(12/110)高于对照组5.5%(6/110)(P<0.05).观察组的骨质疏松认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益,可改善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认知度和生活方式,对于骨质疏松的综合诊治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梁艳虹;叶静;薛磊;侯原平;牛红育;王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性,67岁,以“左侧面部麻木12h”为主诉入院.患者12h前晨起后出现左侧面部及舌部麻木,同时伴左侧拇指麻木感,无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其他不适主诉,症状持续不缓解.门诊行头颅CT阅片后未见出血.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余,间断口服降压药.入院后查体:血压170/10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言语清晰,左侧面部、舌部、左手指尖痛觉较对侧减退,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定位体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分.
作者:刘莹;付聚红;常晓婷;林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 老年男性患者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声音嘶哑入院,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考虑为甲状腺恶性病变,术后确诊为双侧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IT),并化疗,随访至今未复发. 结论 PTL临床较罕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或漏诊.高度怀疑PTL者,应行病理组织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明确诊断,并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年龄等选择佳治疗方式.
作者:叶丽姿;乐岭;任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老年患者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34例和手术组34例),比较不同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手术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和/或肺炎发生率、疼痛时间、吸氧治疗时间、胸腔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等与保守组相近(均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随访,手术组患者骨折延迟或不愈合率(2.9%和17.6%)以及胸廓畸形率(0.0%和11.8%)显著低于保守组(x2 =3.981和4.250,均P<0.05). 结论 手术治疗能明显减少老年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其住院时间,该方式短期和长期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卫强;孙林;张建鹏;王艳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医保患者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国家基本药物的门(急)诊使用现状及特点. 方法 利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课题组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2013-2015年我国不同年龄段医保患者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基药门(急)诊用药总金额及次均费用情况,重点对≥65岁老年患者的各基本药物用药金额、处方数(用药人次数)等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并进一步按“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及医疗机构等级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数据包含近2000万条患者用药信息(≥65岁患者用药信息443万余条)、307种基本药物;我国西部地区≥65岁老年门(急)诊患者调研基本药物总费用在该地区全年龄层人群中的占比高于其他地区(46.68%);全国≥65岁老年门(急)诊患者相关基本药物费用中,三级医院产生的费用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占比高;全国各区域及各级医疗机构中,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及内分泌用药、抗微生物药在≥65岁老年人中的门(急)诊用药金额及处方数均位前列;全国≥65岁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比较门(急)诊基本药物处方数排名存在一定差异;分区域及分医疗机构等级分析结果显示,全国≥65岁老年门(急)诊患者处方数前20位的药品品种相差甚微,仅个别药品排名有异. 结论 我国≥65岁老年医保患者门(急)诊常用基药品种及排名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以心血管系统用药为常用,基本符合老年患者的疾病谱及生理特点;各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老年医保患者门(急)诊常用基药品种基本稳定且相似度较高,此为老年人的全额保障基本药物遴选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数据信息.
作者:李婷;封宇飞;雷静;胡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3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宫腔积液的绝经后妇女进行宫腔镜检查,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并将宫腔镜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 134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发现有宫腔积液116例(86.6%),宫腔镜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炎分别为44例(37.9%)和39例(33.6%)、萎缩性子宫内膜炎10例(8.6%)和15例(12.9%)、子宫内膜癌5例(4.3%)和6例(5.2%),子宫内膜息肉均为7例(6.0%).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宫腔镜对子宫积液诊断子宫内膜炎、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与85.7%、66.7%与97.1%、80.0%与98.2%、100.0%与97.3%;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93.2%、94.4%和97.4%. 结论 对绝经后妇女经阴道超声发现宫腔积液,应及时行宫腔镜检查,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媛;陈晨;李雪莹;巩梅丽;徐秋香;邹寒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于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起病到入院时间间隔<3 d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定义为入院7d内任意1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较入院基线NIHSS评分增加≥2分.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并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定义为促甲状腺激素(TSH):0.10~0.44 mU/L,而甲状腺功能正常.运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同时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与END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患者139例,其中END组42例(30.2%),非END组97例(69.8%).与非END组相比,END组患者年龄[(71.2±5.7)岁比(68.1±6.3)岁,t=2.695,P=0.008)]、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比率(28.6%比9.3%,x2=8.506,P=0.006)、C反应蛋白[5.6(1.0,11.0)mg/L比2.5(1.0,5.0)mg/L,Z=2.125,P=0.034]、同型半胱氨酸[(15.3±5.8) mmol/L比(13.0±4.8) mmol/L,t=2.395,P=0.018)]及空腹血糖水平[(8.1±2.2) mmol/L比(6.3±2.6)mmol/L,t=4.108,P=0.001)]均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校正年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空腹血糖水平等混杂因素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OR:3.415,95%CI:1.148~10.161,P=0.027)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急性脑梗死患者END显著相关.
作者:郑超波;梁萌;乔松;赵敏;王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80%~85%,是主要的临床类型.由于早期诊断率低,7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Ⅲ~Ⅳ期),且主要集中在老年患者,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一线化疗是晚期及复发患者常见和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老年患者基础代谢能力减退,重要脏器功能衰退,对化疗的毒副作用反应增加而耐受性下降,因此对老年NSCLC患者一线化疗方案需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田应选;陈宁;孙莉;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