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绍文;丁美萍;戴加勇;李鑫
目的评定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自行开发的H-FAB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对126名健康体检者和53例AMI患者血清H-FABP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并对AMI进行动态观察,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 H-FABP在AMI后(1.84±0.64)h血浆浓度即开始升高,比CK-MB、cTnI早(P<0.01);时间浓度动态曲线与MYO相似,与CK-MB、cTnI相比曲线前移.AMI后2 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47%、80.41%;4 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6%、91.26%. 结论 AMI后2、4 h H-FABP检测对AMI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成为重要的早期和排除诊断的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手段之一.
作者:衣志勇;蒋知新;李小鹰;王克英;王显花;任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1998~2003年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36例老年急性破裂脑动脉瘤患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血肿.男8例,女28例,年龄65~78岁,平均67.8岁.动脉瘤直径2~30 mm.Hunt和Hess临床分级:1级6例、2级10例、3级10例、4级7例、5级3例.
作者:胡锦清;林东;沈建康;赵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可促使左心房内血栓前状态的产生,从而导致动脉栓塞性疾病,特别是脑梗死的发生.左心房射血力(LAEF)即左心房主动收缩将血液射入左心室之力,由于该参数包含速度与血量两因素,因此能更好地评价左心房收缩功能[1].我们旨在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改变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凯华;陈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例1,男性,74岁.因阵发性胸闷、气短2个月余,伴全身浮肿于2002年8月2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50/100 mm Hg,表情淡漠,颜面浮肿,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心尖搏动弱,心界向两侧稍扩大,心率6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肢导低电压,T波低平.
作者:王桂兰;赵淑萍;戴岩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1].核因子-κB(NF-κB)是目前发现的与炎症有关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转录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级联放大作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在研究中已被证明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起到抗氧化和抑制细胞调亡的作用[2,3],但能否抑制炎症反应尚不清楚.
作者:刘德红;陈燕启;杨光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民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知、态度和需求. 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按整群抽样共调查市民943人. 结果 62.6%的人对临终关怀服务有所了解,其中医务工作者和高学历人群的知晓率相对较高.67.4%的人认为有必要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结论多数市民赞成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表明临终关怀是受市民支持的,刚刚兴起的临终关怀服务可能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董晓梅;王声湧;王弈鸣;李平;池桂波;陈青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赖氨酸、脯氨酸和抗坏血酸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方法 6~9月龄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9组:盐酸赖氨酸低剂量组(LL)和高剂量组(LH),脯氨酸低剂量组(PL)和高剂量组(PH),抗坏血酸钙低剂量组(CL)和高剂量组(CH),葡萄糖酸钙阳性对照组(CG)和骨质疏松模型组(MOD)及假手术组(SHAM).术后4、8、12周取血测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 结果与SHAM和MOD组比较,LL组术后体重增加多;LL和LH组血ACP活性[(2.250±1.297)U/L]和ALP活性[(300.3±136.9)U/L]增高,P<0.01;CL组血ALP活性[(294.0±122.2)U/L]增高,P<0.05;CH组血Ca[(2.676±0.073)U/L]升高,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赖氨酸和抗坏血酸钙可能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潘建春;赵侠;库宝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 780(ICI)对人成骨细胞(HOB)表达护骨素(OPG)、护骨素配体(OPGL)及其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TRAIL、M-CSF)]的影响,探讨它们在骨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接种人成骨细胞,再分别用不同浓度17β-E2和ICI干预,用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17β-E2能上调人成骨细胞中OPG的表达,下调OPGL、M-CSF及TRAIL的表达;(2)ICI对被检基因有不同的调节活性,与17β-E2合用时,表现出对后者的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 结论雌激素缺乏时,成骨细胞中OPG的表达减少,而OPGL、M-CSF和TRAIL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使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增加,导致骨吸收增强和骨量丢失,这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ICI在对雌激素受体调节中,具有拮抗和激动的双重效应,属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作者:苏欣;廖二元;朱旭萍;彭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注射液用于外科术前红细胞动员和术后红细胞恢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分别于术前7 d、5 d、3 d、术日24 h内、术后2 d、4 d皮下注射宁红欣6000 U,观察临床症状及用药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清铁、铁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宁红欣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术后10 d分别达(125.88±11.93)g/L、0.40±0.04、(4.10±0.45)×1012/L和(1.92±0.72)×109/L,与对照组(117.73±12.15)g/L、0.37±0.04、(3.80±0.52)×1012/L和(1.61±0.51)×109/L比较,均为P<0.01.血小板、血清铁和铁蛋白均无明显变化, 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结论宁红欣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前红细胞动员和术后红细胞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荣;唐云;郑伟;孙永华;张国安;陈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黄甲综合征(YNS)的认识. 方法报道1例YNS,并结合国内文献中报道的9例Y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YN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黄甲、淋巴水肿、胸膜肺疾病三联征.病理机制可能是淋巴回流障碍. 结论在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黄甲综合征的可能.YNS大多预后良好,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胸腔积液可反复胸穿排液或行胸膜固定术.
作者:邓笑伟;刘长庭;蔡少华;林彦;张丹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性,80岁.因乏力、面色苍白 3年,近半年加重于2001年4月17日入院. 发病时曾在我市某医院诊疗,当时血常规:白细胞 4.4×109 / L,血红蛋白 71 g/L,红细胞 2.0×1012/ L,血小板117×10 9 /L,血清铁蛋白 > 500 μg/L(正常参考值12~120 μg/L);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G/E为24.1∶1,红系增生减低(为0.029),粒系比例增高,浆细胞0.005,为成熟型,未见幼稚浆细胞,巨核及血小板易见,考虑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曹凤林;李玉红;陈宗铠;李慎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9~2002年到我院就诊者1702例.男906例,女796例,年龄22~87岁,平均(53.5±12.7)岁.就诊前未诊断为糖尿病(DM),未用过降糖药物.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2例,男373例,女249例;45~59岁的老年前期者624例,男297例,女327例;45岁以下456例为对照组,男236例,女220例.
作者:李铭;刘小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TUVP)和开放性手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分别统计TUVP组(52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组(SPP组,46例)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组(Madigan组,32例)术后6、12个月勃起障碍与逆行射精的发生率. 结果术后6个月勃起障碍的发生率:TUVP组、SPP组、Madigan组分别为13.4%(7例)、15.2%(7例)、12.5%(4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11.5%(6例)、15.2%(7例)、12.5%(4例);术后6、12个月逆行射精的发生率3组分别为46.2%(24例)、39.1%(18例)、9.3 %(3例). 结论 TUVP与传统开放性手术SPP及Madigan手术对勃起障碍及性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但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Madign手术组高,提示TUV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较大影响.
作者:庞健;陈立新;黄晓生;廖勇彬;吴荣海;程洲平;林绮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在大于60岁的老年妇女中可达11.1%~13.6%[1].甲减患者多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且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亚临床甲减患者是否存在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否影响亚临床甲减患者脂代谢状况,一直存在争议[2 ].我们于2001年1~12月观察了老年女性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等指标,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特点.
作者:祝开思;蒋知新;黄平;陈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的高血压类型.2003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中ISH患病率达21.5%,占老年人高血压总数的53.2%.据此估计,我国约有老年ISH患者2881万人.而在西方国家,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0%~70%,其中ISH约占60%.因而国内外目前均十分重视ISH的防治.
作者:方宁远;诸骏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在衰老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 方法对年轻2BS细胞[低于30 PD(population doubling)]和衰老2BS细胞(高于55 PD)样品进行双向抑制性消减杂交,并筛选分析. 结果构建了2个抑制性消减文库,分别代表年轻细胞和衰老细胞高表达基因,点杂交筛选获得30个差异表达片断(差异比例大于2)包含多种细胞功能的变化.部分差异基因表达在新生儿脐带血和老年人外周血样中差异也有显著性. 结论首次报道了RBM4、FBXO7、TOM1等基因在2BS细胞衰老时的表达变化,并表明体外培养细胞与个体的衰老变化过程有一定相似性.
作者:郭淑贞;童坦君;张宗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智能障碍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特点. 方法用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及体感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检测53例ACI患者和50名健康人,分别测得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和ERP各波的潜伏期及P300波幅.并将53例ACI患者分为单发腔隙性脑梗死组(30例)和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23例)进一步分析. 结果 49.1%~58.5%的ACI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WAIS-RC各项测验得分在ACI组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均为P<0.01);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智能障碍较单发腔隙性梗死组重(P<0.01),各项测验得分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均明显低于单发腔隙性梗死组(P<0.001~0.05),表现为皮质下痴呆的特征;ACI患者反映认知功能的识别波如N2、P300的潜伏期均较健康组明显延长,波幅较健康组显著降低(均为P<0.001);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N2、P300的潜伏期均较单发腔隙性梗死组明显延长(均为P<0.01);总智商在70~79分以下的ACI患者,其P300异常率(65.4%)较智商在80~89以上的ACI患者P300异常率(48.1%)显著升高(P<0.001). 结论 ACI患者确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表现为皮质下痴呆的特征;脑梗死灶越多,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越重.
作者:马建军;孙翠萍;李六一;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对象和方法1.诊断标准:西宁地区海拔2260 m,大气压585 mm Hg,人体动脉血氧分压为70 mm Hg, 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标准为:(1)呼吸≥40次/min,发病迅猛,严重呼吸困难、窘迫;(2)肺部可听到干、湿啰音或咳大量泡沫状粘痰、粉红色液态痰,并除外左心衰竭;(3)X线胸片显示一侧或两侧肺叶片状或融合状阴影;(4)氧合指数为150 mm Hg.其他脏器诊断标准同参考文献[1].
作者:马四清;杨正平;滕长青;孙斌;张鑫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与一氧化氮(NO)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172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AI-1与NO水平,并与16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 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PAI-1水平[(68.26±13.5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7.71±7.39) μg/L,P<0.05];NO的水平[(75.28±12.31)μmol/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25.36±25.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与血清PAI-1的水平升高和NO的水平降低可能有关.
作者:谈世进;孙宜萍;金俊;杨庆良;唐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性,92岁.2002年8月15日因双手足红斑、大疱伴糜烂渗出1个月,以大疱性类天疱疮住我院.给予泼尼松45 mg/d口服,治疗半个月,双手足皮疹干涸、结痂.
作者:李晓玲;谢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