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林;李玉红;陈宗铠;李慎果
目的了解广州市民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知、态度和需求. 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按整群抽样共调查市民943人. 结果 62.6%的人对临终关怀服务有所了解,其中医务工作者和高学历人群的知晓率相对较高.67.4%的人认为有必要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结论多数市民赞成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表明临终关怀是受市民支持的,刚刚兴起的临终关怀服务可能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董晓梅;王声湧;王弈鸣;李平;池桂波;陈青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定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自行开发的H-FAB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对126名健康体检者和53例AMI患者血清H-FABP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并对AMI进行动态观察,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 H-FABP在AMI后(1.84±0.64)h血浆浓度即开始升高,比CK-MB、cTnI早(P<0.01);时间浓度动态曲线与MYO相似,与CK-MB、cTnI相比曲线前移.AMI后2 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47%、80.41%;4 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6%、91.26%. 结论 AMI后2、4 h H-FABP检测对AMI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成为重要的早期和排除诊断的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手段之一.
作者:衣志勇;蒋知新;李小鹰;王克英;王显花;任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在大于60岁的老年妇女中可达11.1%~13.6%[1].甲减患者多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且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亚临床甲减患者是否存在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否影响亚临床甲减患者脂代谢状况,一直存在争议[2 ].我们于2001年1~12月观察了老年女性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等指标,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特点.
作者:祝开思;蒋知新;黄平;陈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氢麦角环肽(DHE)对血管性痴呆(VaD)小鼠海马钙信号转导机制的干预作用. 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法,制作小鼠VaD模型,并设假手术对照组,选用DHE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9 d、30 d测试学习、记忆成绩.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海马神经细胞 [Ca2+]i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内调钙素(CaM)、调钙素依赖性激酶Ⅱ(CaMPKⅡ)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模型组神经细胞 [Ca2+]i 为(43.50±3.00),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25.50±3.50) (P<0.05) 和DHE组的(26.00±2.00)(P<0.05);模型组CaM、CaMPKⅡ的mRNA含量[分别为(0.76±0.21)、(0.43±0.07)],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13±0.23)、(0.67±0.10)P<0.01]和DHE组[(0.99±0.20)、(0.56±0.11)](P<0.01). 结论 DHE可降低VaD小鼠海马[Ca2+]i,提高CaM、CaMPKⅡ的mRNA表达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吕佩源;尹昱;王伟斌;粱翠萍;李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可促使左心房内血栓前状态的产生,从而导致动脉栓塞性疾病,特别是脑梗死的发生.左心房射血力(LAEF)即左心房主动收缩将血液射入左心室之力,由于该参数包含速度与血量两因素,因此能更好地评价左心房收缩功能[1].我们旨在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改变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凯华;陈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性,73岁.因头晕、乏力9个月于1999年9月来我院就诊,此前曾在外院就诊服用叶酸、维生素B12 2个月无效.体检除贫血表现外无其他异常体征,查血常规为血红蛋白55 g/L,白细胞8.4×109/L,血小板246×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2,单核细胞0.05;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为29.4:1.0,分类原粒细胞0.015,早幼粒细胞0.040,中幼粒细胞0.195,晚幼粒细胞0.105,杆状核细胞0.365,分叶核粒细胞0.075;原始红细胞0.005,早幼红细胞0.005,中幼红细胞以下阶段缺如;成熟淋巴细胞0.120;单核细胞0.020;嗜酸性粒细胞0.020;巨核细胞全片共82个,血小板小堆散在可见,各系细胞形态未见异常;铁染色内、外铁正常.
作者:林江;张永宁;薛永权;潘金兰;吴亚芳;钱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在衰老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 方法对年轻2BS细胞[低于30 PD(population doubling)]和衰老2BS细胞(高于55 PD)样品进行双向抑制性消减杂交,并筛选分析. 结果构建了2个抑制性消减文库,分别代表年轻细胞和衰老细胞高表达基因,点杂交筛选获得30个差异表达片断(差异比例大于2)包含多种细胞功能的变化.部分差异基因表达在新生儿脐带血和老年人外周血样中差异也有显著性. 结论首次报道了RBM4、FBXO7、TOM1等基因在2BS细胞衰老时的表达变化,并表明体外培养细胞与个体的衰老变化过程有一定相似性.
作者:郭淑贞;童坦君;张宗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增龄变化规律. 方法 SD大鼠以月龄划分为7组:<24 h及1、3、7、12、16和18月龄组,由大鼠腰椎椎体分离破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吸收陷窝定量分析技术和RT-PCR等手段,比较各组大鼠破骨细胞的数量、骨吸收功能和功能酶转录水平的变化. 结果多核破骨细胞数量呈双峰样改变,峰值分别为3月龄的113~132个/孔和16月龄的106~147个/孔;细胞丰度于3月龄后开始减低,16月龄有小幅反弹,由12月龄的8%~9%升高至12%~35%;融合指数与月龄呈正相关(r=0.73~0.85,P<0.05);吸收陷窝面积3月龄后持续缩小;组织蛋白酶K、质子泵116亚基mRNA水平由3月龄峰值缓慢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录水平维持恒定. 结论破骨细胞数量和功能随增龄呈现阶段性特征,骨吸收存在3、16月龄的2次活跃,第2次激活的特点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高建军;顾淑珠;周轶;金慰芳;王洪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与一氧化氮(NO)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172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AI-1与NO水平,并与16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 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PAI-1水平[(68.26±13.5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7.71±7.39) μg/L,P<0.05];NO的水平[(75.28±12.31)μmol/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25.36±25.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与血清PAI-1的水平升高和NO的水平降低可能有关.
作者:谈世进;孙宜萍;金俊;杨庆良;唐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早在100多年前就发现富含鸡蛋的饲料可引起兔形成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相似的脂肪条纹[1].在近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致AS的重要原因,近几年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使用使降低LDL进入到一个新的他汀时代,但是目前有效降低LDL-C治疗也只能减少三分之一的冠脉事件发生[2].高密度白蛋白(HDL)为AS的保护因素,它的一个主要的心血管保护功能是在胆固醇逆转运(RCT)中的作用.
作者:郭志刚;李建华;刘胜林;屠燕;赖文岩;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黄甲综合征(YNS)的认识. 方法报道1例YNS,并结合国内文献中报道的9例Y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YN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黄甲、淋巴水肿、胸膜肺疾病三联征.病理机制可能是淋巴回流障碍. 结论在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黄甲综合征的可能.YNS大多预后良好,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胸腔积液可反复胸穿排液或行胸膜固定术.
作者:邓笑伟;刘长庭;蔡少华;林彦;张丹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1].核因子-κB(NF-κB)是目前发现的与炎症有关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转录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级联放大作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在研究中已被证明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起到抗氧化和抑制细胞调亡的作用[2,3],但能否抑制炎症反应尚不清楚.
作者:刘德红;陈燕启;杨光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对象和方法1.诊断标准:西宁地区海拔2260 m,大气压585 mm Hg,人体动脉血氧分压为70 mm Hg, 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标准为:(1)呼吸≥40次/min,发病迅猛,严重呼吸困难、窘迫;(2)肺部可听到干、湿啰音或咳大量泡沫状粘痰、粉红色液态痰,并除外左心衰竭;(3)X线胸片显示一侧或两侧肺叶片状或融合状阴影;(4)氧合指数为150 mm Hg.其他脏器诊断标准同参考文献[1].
作者:马四清;杨正平;滕长青;孙斌;张鑫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性,92岁.2002年8月15日因双手足红斑、大疱伴糜烂渗出1个月,以大疱性类天疱疮住我院.给予泼尼松45 mg/d口服,治疗半个月,双手足皮疹干涸、结痂.
作者:李晓玲;谢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性,77岁.疲劳后咯血3 h入院.咯血约150 ml,伴咳嗽;无明显咽痛、发热、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既往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原发性高血压、肝硬化病史.查体:体温36.0℃,脉搏:70次/min,血压110/80 mm Hg.意识清,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杂、皮疹及出血点.气管稍左偏,胸廓对称,双肺叩诊清,左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性啰音,右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张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检验参考值 一、常规检查1. 血常规: 红细胞随增龄而降低,老年人减少10%,并随年龄增长而性别差异消失.老年人一般以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压积<0.35作为贫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白细胞总数无增龄性变化,其参考值为3.0~8.9×109/L.白细胞分类中主要是T淋巴细胞减少,60岁时减少30%,而B淋巴细胞无增龄性变化.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不随增龄而变化.
作者:蹇在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 780(ICI)对人成骨细胞(HOB)表达护骨素(OPG)、护骨素配体(OPGL)及其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TRAIL、M-CSF)]的影响,探讨它们在骨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接种人成骨细胞,再分别用不同浓度17β-E2和ICI干预,用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17β-E2能上调人成骨细胞中OPG的表达,下调OPGL、M-CSF及TRAIL的表达;(2)ICI对被检基因有不同的调节活性,与17β-E2合用时,表现出对后者的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 结论雌激素缺乏时,成骨细胞中OPG的表达减少,而OPGL、M-CSF和TRAIL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使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增加,导致骨吸收增强和骨量丢失,这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ICI在对雌激素受体调节中,具有拮抗和激动的双重效应,属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作者:苏欣;廖二元;朱旭萍;彭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TUVP)和开放性手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分别统计TUVP组(52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组(SPP组,46例)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组(Madigan组,32例)术后6、12个月勃起障碍与逆行射精的发生率. 结果术后6个月勃起障碍的发生率:TUVP组、SPP组、Madigan组分别为13.4%(7例)、15.2%(7例)、12.5%(4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11.5%(6例)、15.2%(7例)、12.5%(4例);术后6、12个月逆行射精的发生率3组分别为46.2%(24例)、39.1%(18例)、9.3 %(3例). 结论 TUVP与传统开放性手术SPP及Madigan手术对勃起障碍及性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但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Madign手术组高,提示TUV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较大影响.
作者:庞健;陈立新;黄晓生;廖勇彬;吴荣海;程洲平;林绮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的高血压类型.2003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中ISH患病率达21.5%,占老年人高血压总数的53.2%.据此估计,我国约有老年ISH患者2881万人.而在西方国家,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0%~70%,其中ISH约占60%.因而国内外目前均十分重视ISH的防治.
作者:方宁远;诸骏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9~2002年到我院就诊者1702例.男906例,女796例,年龄22~87岁,平均(53.5±12.7)岁.就诊前未诊断为糖尿病(DM),未用过降糖药物.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2例,男373例,女249例;45~59岁的老年前期者624例,男297例,女327例;45岁以下456例为对照组,男236例,女220例.
作者:李铭;刘小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