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鹰;魏龙江;郝雨来;王宏权
[目的]探索船舶防鼠板有效使用性能和技术参数,为卫生检疫执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法律规定,按鼠类的活动习性,提出防鼠板低技术要求,并与国内外相关技术要求比较.[结果]国内现行的防鼠板技术要求与国际上对防鼠板的技术要求不一致,低于低技术要求,不能保证法律对防鼠板使用的要求.针对防鼠板使用中的问题,研制出一种符合国际技术要求、实用的新型单绳自锁式防鼠板.[结论]应尽快制定我国船舶防鼠板技术规范,使行政执法规范化.
作者:张北鹰;魏龙江;郝雨来;王宏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新任务下我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工作对策,提高健康检查证明书的科学性及权威性.[方法]依据WTO/TBT协议、WTO/SPS协定及《国际卫生条例》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健中心的实际工作,对健康证中结论的填写内容及填写方式进行探讨.[结果]人员的输出输入做为一种国际贸易类型,在健康证结论的表述中用过程合格评定取代现行的总结性评定不仅符合国际法规,同时避免了因结论填写问题而引起的外事纠纷.[结论]各级保健中心体检工作过程合格评定的推行具有良好的基础及实施条件,符合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宗旨.
作者:肖武;潘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掌握沈阳口岸各类出境人员中疾病分布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方法]对2005年经沈阳口岸出境的28117名出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监测对象中存在着多种疾病.传染病按检出率的高低排列如下:HBsAg阳性、梅毒、肺结核、HIV抗体阳性;不同类别人员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差异.[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境人员卫生监管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预防疾病传播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作者:贾琳;李东宁;常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越南进口预包装食品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预警分析,指导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方法]对2004年10~12月在凭详、东兴、水口3个口岸市场上销售的越南进口预包装食品进行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检测.[结果]越南产椰子糖、绿豆糕普遍存在食品标签不标注或不如实标注添加剂使用情况的问题;椰子糖全部检出了糖精钠;5个绿豆糕样品检出了苯甲酸,超出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有关添加剂使用范围的规定,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结论]在今后的检验检疫工作中应加强越南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审核及椰子糖、绿豆糕等食品的有关添加剂的检测工作.
作者:花元隆;覃文长;郑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强化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法]对航空器上发现的疑似霍乱的腹泻病人进行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应急处理.[结果]排除该腹泻病人患有霍乱.[结论]强化疫情观念,建立有效的疫情收集分析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则斌;翁钦;姜荣富;林玉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SAR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对口岸卫生检疫的影响.[方法]对119例SARS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运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Kaplan-Meier和Cox Regession生存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19例SARS病例以发热(97.48%)和咳嗽(42.02%)为常见始发症状,入院平均体温为38.28±0.86℃;平均住院时间是47.75d(95%的可信区间为43.50~52.00d);男性与女性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8);65岁(含65岁)以上年龄组及65岁以下年龄组死亡率分别为38.50%和4.72%,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SARS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以年龄对死亡的影响为显著.对重点人群应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完善口岸体温监测系统;检疫人员应做好个体防护.
作者:吴海磊;钱吉生;徐兴大;覃都安;张纯;巴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将血清样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A组(HBsAg和HBeAg两项阳性)、B组(大三阳)、C组(HBsAg、HBcAb两项阳性)和D组(小三阳)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06%、88.24%、57.14%和43.33%,HBV-DNA量的对数均值分别为6.0267、5.5667、4.9639、5.1520、5.4574,各组间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78份HBV-DNA阳性标本中HBsAg 100.00%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9.34%和44.5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和HBeAg两个阳性组病毒复制活跃,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别;HBeAg与HBV-DNA密切相关,但不能完全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将FQ-PCR定量检测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健忠;孙颖;朱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介绍病媒生物的传统分类方法和2种新分类方法:基因分类和计算机模式识别自动分类.重点介绍了计算机模式识别自动分类技术,包括其一般过程、常用方法、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国内外应用概况等.指出,这种模式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检验检疫系统宜尽快投入开发.
作者:何振毅;陆永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近年来湛江地区沙门菌在不同水产品中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的水产品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0~2004年从湛江水域抽取样品4731份,16个物种,按进出口检验标准《出口食品沙门菌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方法》(SN0172-1992)检验,按法国生物梅里埃mini VIDAS做初步鉴定,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4-94)标准作沙门菌血清分型.[结果]淡水养殖罗非鱼2081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23份;海水养殖虾类2423份检出沙门菌4份;饲料原料60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3份,海水贝类及鱼类167份样品中未检出沙门菌.淡水养殖的鱼检出沙门菌以B、C群沙门菌多见;海水养殖虾类检出沙门菌以D群沙门菌为主.[结论]淡水养殖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远比海水养殖水产品高.必须执行国家卫生标准,以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
作者:陈春梅;陈宗辉;王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在南宁口岸的分布和流行情况,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口岸丙型肝炎的传播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南宁口岸出入境体检人群中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对检出的阳性标本再用ELISA或金标快速方法复检.收集2004年3~12月抗-HCV检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5 366人,其中外籍720人,中国籍4646人.共检出抗-HCV阳性31例,总阳性率为0.58%;男性25人,占阳性者总数的80.65%;女性6人,占阳性者总数的19.35%.男女性别比为4.2:1.外籍人员抗-HCV阳性10例,检出率为1.39%(10/720);中国籍抗-HCV阳性21例,阳性率为0.45%(21/4646).抗-HCV阳性者中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共5例,占阳性总人数的16.13%(5/31),其中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例;梅毒阳性1例;HIV抗体阳性3例.[结论](1)在国境口岸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出率低于我国人群一般水平;外籍人员阳性率高于中国籍人员阳性率.(2)应加强和完善口岸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对外籍人员的监测.
作者:胡慧宁;潘光合;黄彩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5年多来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福州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为福州空港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州空港口岸2001年1月~2006年1月间1995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HIV快速抗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认试验.[结果]检出8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40‰;男性感染者居多,占75.00%;职业分布商人和出国劳务人员各占50.00%;地区分布主要是南部非洲国家,占62.50%,东南亚国家占25.00%,中东国家占12.50%;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结论]监测结果提示来自南部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国家的中青年商务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为口岸HIV监测的重点人群,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和实施预防干预措施,防止艾滋病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作者:陈颖;翁钦;郑尚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寻求快速、高效、准确、低成本的检测方法,适于口岸旅检通道对出入境人员实施疾病监测的方式.[方法]对2002~2004年山东口岸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目前在口岸旅检通道对出入境人员实施疾病监测工作薄弱的原因.[结果]目前口岸疾病监测工作的开展仍然主要依靠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健康体检;由于缺乏适宜的检测手段,在口岸旅检通道很难对出入境人员实施有效的疾病监测,存在着传染病随出入境人员流动而传入传出的风险.[结论]由于目前的常规病原体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已有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成本较高,难以在口岸现场应用,急需寻求快速、高效、准确、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以全面加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
作者:张岳林;马赛;刘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医师的旅行预防接种咨询水平,保证旅行者的旅途健康、安全.[方法]结合实践经验,通过对4个典型个案的分析,为国际旅行预防接种咨询工作提出参考建议.[结果]旅行卫生保健医师应学习掌握全球传染病疫区分布情况,熟悉各种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及除疫苗外的其它预防措施,并能够根据旅行者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及推荐预防措施.[结论]旅行卫生保健医师不仅要熟悉各国对入境者预防接种要求,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根据旅行者的实际情况推荐合理的预防措施.
作者:潘浩;林婉恩;陈翰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安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人员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HIV抗体检测;对监测人员进行X射线检查.[结果]在8300名进行了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中,共计发现各种传染病535例,总检出率为6.45%.其中HBsAg阳性检出率为6.00%;梅毒阳性检出率为0.12%;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2%;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06%;肺结核检出率0.25%.[结论]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群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达到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的目的.
作者:计玉洁;傅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梅毒在出入境人员中的感染情况,掌握其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和积极作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和口岸从业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实验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检并测定滴度;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进行确认.[结果]21 183名出入境人员和口岸从业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表明,检出梅毒抗体阳性81例,阳性率0.38%,其中男性42例,女性39例,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2,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0~49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86.42%,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表明劳务人员所占比例高,占感染总人数的55.56%,其次为港澳台胞人员,占感染总人数的16.05%.[结论]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和口岸从业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是控制梅毒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卫生检疫执法和卫生保健的重要技术保障.
作者:卢培恩;翟敏;陈梅海;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目前转诊病人出入境卫生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卫生检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5月期间经拱北口岸出入境的165名转诊病人的卫生检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65名病人中,位居前3位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肿瘤,分别占病人总数的34.55%、25.45%、20.00%.年龄以60岁以上者居多,占病人总数的54.55%.入境病人中发现3例发热者,经医学诊断,排除传染病.[结论]对于转诊病人的出入境,缺乏相应的卫生检疫程序,应尽快制定对此类旅客的卫生检疫操作规程和建立预申报制度.
作者:黄卓恒;林桂强;梁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减肥保健品中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检测方法.[方法]从魔芋精粉分离出葡甘露聚糖纯品,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2%,相关分数r=0.9998,检测限为8mg/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减肥保健品中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检测.
作者:魏蔚;杨冀州;祝伟霞;刘亚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掌握温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感染情况及在该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监测.[方法]对99 80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一般健康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对发现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HBsAg阳性7925例,感染率为7.94%;梅毒螺旋体阳性161例,感染率为0.16%;HIV抗体阳性6例,感染率为0.006%.[结论]加强对出入境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对该人群的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STD)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建可;徐建设;李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吗啉双胍后用体积分数为60%的高氯酸(HClO4)沉淀去蛋白,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采用Shimadzu ODS柱(4.6mm ID*150mmL),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NaH2PO4(内含1mmol/L离子对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2nm.[结果]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低检出量为20μg/ml,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低于9%,平均回收率为102.04%.[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
作者:潘峰云;端裕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HCV核心区的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并以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法对中国部分地区人群的HC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来自中国福建、山东、台湾等9个省、市的HCV-RNA阳性标本中共发现4种HCV基因型和6种HCV基因亚型,各型名称为:1b、2a、3b、6a、6n和6.其中1b型占29.7%(19/64);2a型占4.7%(3/64);3b型占28.1%(18/64);6a型占34.4%(22/64);6n型占1.6%(1/64);6型占1.6%(1/64).另从1名巴基斯坦藉入境人员血清标本中检出HCV 1a型.[结论]HCV核心区的型特异性引物PCR和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法可较好地对HCV进行基因分型,中国与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一样存在着HCV基因多样性.
作者:蔡怡珊;黄金宝;郑大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