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的研究进展

钟慧;洪建国

关键词:半胱氨酰白三烯, 孟鲁司特, 研究进展
摘要:孟鲁司特作为一种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治疗的一线选择,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和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也可用于单一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时的辅助治疗.近,孟鲁司特已被报道具有不依赖其传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作用的抗炎性,可作用于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尤其是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中性粒细胞.孟鲁司特可能具有更加广谱的抗炎性,对持续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孟鲁司特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非依赖性抗炎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包头地区花粉症的病因研究

    目的 通过对包头地区花粉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孢粉学研究,明确本地区花粉症的消长规律、主要致敏花粉的分布情况及致敏性.方法 2009年1-12月就诊于我科疑诊花粉症且血清特异性sIgE检测阳性患者300例,血清特异性sIgE阴性而过敏症状典型患者20例,记录其发病时间,同时进行气传花粉的调查.结果 全年共检出花粉226 484粒,其中蒿属花粉10 785粒(40.72%),藜科5 678粒(21.44%),杨属4 783粒(18.06%),这3种花粉为包头市主要花粉.包头市全年出现两次花粉飘散高峰期,第一次在4-5月,第二次在7-9月份;300例花粉症患者蒿属花粉阳性率为86.54%,藜科、杨属为41.67%、32.33%,且花粉症患者相应抗原阳性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花粉症患者皮试阳性数与相应月份的花粉属花粉计数正相关(r=0.981,P=0.000).7-9月份花粉症患者发病率分别为13.67%、55%及8.67%,与7-9月份草本植物(蒿属、苋属)花粉飘散高峰期相吻合.不同属花粉计数与该属花粉症患者人数呈正相关(r=0.93,P=0.000).结论 本调查为包头市气传花粉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明确了蒿属花粉是包头地区主要气传致敏花粉,对本地区花粉相关的变应性疾病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敬平;徐喜媛;孙德俊;杨旺盛;李桂萍;孔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干扰RNA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探讨STAT1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STAT1特异性发夹样RNA干扰重组体质粒,用脂质体转染γ干扰素(IFN-γ)刺激后的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检测其干扰活性.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PG-HK组和STAT1组.用新鲜配制的OVA混悬液(100 mg OVA和100 mg氢氧化铝干粉加入1 ml生理盐水制成)腹腔注射致敏和OVA溶液滴鼻,用已构建好的转染效率较高的STAT1 siRNA于第26天至第29天滴入实验组,另两组分别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或随机构成的RNAi片段滴鼻,末次滴鼻后5 h处死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数浸润的细胞数(特别是嗜酸粒细胞)及检测IFN-γ、白介素4(IL-4)的水平,肺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切片染色.结果 STAT1靶向RNA干扰重组体成功构建,并能够高效转染人气道上皮细胞.STAT1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抑制人气道上皮16HBE细胞中STAT1的表达.STAT1 siRNA能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并抑制IL-4的表达,肺组织中STAT1蛋白表达减少,而IFN-γ的水平较高.结论 STAT1特异性siRNA能抑制人气道上皮16HBE细胞中STAT1的表达,并能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作者:黄超群;熊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受试者特征曲线评价脉冲振荡肺功能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应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价脉冲振荡(IOS)肺功能参数对各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64例哮喘患者及23名健康人的常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及IOS参数(Z5、R5、Rc、Rp、R20、X5、Fres),并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将哮喘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分为3组,其中轻度20例,中、重度各22例.各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对各哮喘亚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轻度哮喘组:ROC曲线下面积Z5=R5>Rc>Rp>R20>FEV1/FVC>X5>FEV1%pred>Fres,表明IOS肺功能测定对轻度哮喘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常规肺功能;②中度哮喘组:ROC曲线下面积FEV1%pred>Z5=R5>FEV1/FVC>R20>Rc>Rp>Fres>X5,表明IOS肺功能测定对中度哮喘的诊断效能与常规肺功能相当,但IOS测定更为简便,并可提供较多的参考指标;③重度哮喘组:ROC曲线下面积FEV1%pred>Rp>X5>Z5>R5>Fres>FEV1/FVC>Rc>Rp,表明IOS肺功能测定对重度哮喘的诊断效能与常规肺功能相当,但重度哮喘患者往往不能配合常规肺功能测定,而IOS则容易被患者接受和完成测定.结论 IOS参数对轻度哮喘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常规肺功能参数;对中度哮喘的诊断准确性亦较高,并且测定过程简便、快捷;对重度哮喘的诊断效能较高,并且容易被患者接受和完成测定.

    作者:吴浩;刘锦铭;周志才;齐广生;奚峰;杨文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Toll样受体4介导的Th2免疫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Th2优势免疫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oll样受体4(TLR4)是表达在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结合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脂多糖介导的TLR4信号转导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引起固有免疫细胞活化.一方面,分泌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形成,并促进抗原递呈,引起初始型T细胞向Th1或Th2分化.另一方面,诱导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两种效应在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TLR4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有望为哮喘免疫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汪凤凤;苗伟伟;李红岩;王文璐;黄茂;殷凯生;周林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的研究进展

    孟鲁司特作为一种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治疗的一线选择,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和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也可用于单一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时的辅助治疗.近,孟鲁司特已被报道具有不依赖其传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作用的抗炎性,可作用于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尤其是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中性粒细胞.孟鲁司特可能具有更加广谱的抗炎性,对持续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孟鲁司特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非依赖性抗炎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钟慧;洪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Runx3在辅助性T细胞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Runx3是Run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因在T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已有实验证明,Runx3对肿瘤、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重要影响.了解Runx3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为今后将其作为临床治疗靶点提供了基础.本文就Runx3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在辅助性T细胞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晓燕;卞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OX-62、白介素1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特异性标记蛋白OX-62、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影响,探讨吸烟加重哮喘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暴露组;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和哮喘大鼠香烟烟雾暴露模型,收集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肺部OX-62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OX-62蛋白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和BALF中IL-12的含量.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②OX-62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即为DC,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暴露组大鼠肺部DC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肺部DC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暴露组大鼠肺组织OX-62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肺组织OX-6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暴露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IL-1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IL-1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相关性分析:血浆和BALF IL-12含量与肺组织DC数量均呈负相关(r=-0.592和-0.583,P值均<0.01).结论 香烟烟雾暴露可以上调哮喘大鼠模型肺部DC的数量以及下调IL-10和IL-12的表达,这些变化可能是香烟烟雾加重和改变哮喘气道炎症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作者:李毅;杜永成;许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Toll样受体4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特征.气道高反应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当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亦不能有效地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近来发现,Toll样受体是一种属于I型跨膜蛋白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TLR4通过调控气道炎症,促进气道平滑肌增生,参与气道重塑等方式参与气道高反应性过程.本文主要探讨TLR4与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朱海星;汤葳;时国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豫北某市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我市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诱发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市的6~18岁儿童,由患儿的家长填写<调查表>,实验医师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结果 性别之间经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并且,在不同年龄组,性别之间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同性别条件下,年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37,2.48).家族史、环境潮湿、过敏性疾病、家住城市还是农村、发病季节、气温骤降、刺激性气味、运动、劳累、情绪变化和呼吸道感染.其中,家族史、环境潮湿、有无过敏性疾病、发病季节、气温骤降、刺激性气味、运动、劳累和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呈正相关,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儿童哮喘的诱发因素很多,应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降低发病率.

    作者:杨智华;李桂琴;王方;李天宝;刘淑梅;庄贵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调节性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尤以机体Th2型免疫反应为主要表现,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Th2型反应的功能.通过对哮喘患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干预,来达到对哮喘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成为目前哮喘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敏;吴祖群;王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响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其未来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控制水平及哮喘未来风险的因素,为降低哮喘未来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在201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哮喘教育活动中,根据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哮喘控制标准,将接受有效问卷调查并测定肺功能的32例哮喘患者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比较部分控制组与未控制组的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肺功能、过去1年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加重看急诊及呼吸科门诊的次数、吸烟量等指标,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和未来风险;并将2011年哮喘患者问卷调查结果与2007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达到GINA哮喘控制者为3.1%,部分控制者为40.6%,未控制者为56.3%;部分控制组的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明显高于未控制组(P<0.05),而部分控制组的ACQ评分、过去1年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加重看急诊及看呼吸科门诊次数和吸烟量明显低于未控制组(P<0.05).2011年接受问卷调查的患者对哮喘炎症的本质的认识明显高于2007年接受调查的患者(P<0.05).结论 临床控制差、FEV1%pred及PEF%pred下降、过去一年中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增加、因哮喘加重看急诊及呼吸科门诊的次数增加、吸烟量大是导致哮喘未控制的直接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增加哮喘未来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张丽;胡红;王炜芳;韩国敬;刘巧维;陈一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Fas/FasL与支气管哮喘

    Fas受体和Fas配体(FasL)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相对较高,其介导的细胞凋亡、增殖与免疫细胞的凋亡、增殖及功能发挥密切相关,在哮喘免疫耐受及调控异常、Th1/Th2失衡、气道炎症、黏液产生、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哮喘治疗的突破口.但是,在Fas/FasL信号转导过程中,各种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深入研究Fas/FasL信号转导途径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才能为哮喘治疗开创新途径.

    作者:杨平满;王悦虹;周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TLR4/TRIF信号转导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失衡有关,而Toll样受体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其中TLR4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从TRL4/TRIF信号转导通路各信号分子的生物学特征、功能、调节及特异性拮抗进行综述.TLR4/TRIF通路的研究可能在将来的哮喘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谯明;张建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