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牛蛙体中分离出01群霍乱弧菌的鉴定报告

刘光明;张人参;郭美华;苏水宽;郑李金;陈拱立;杨毓环

关键词:牛蛙, 霍乱弧菌, 分离鉴定
摘要: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霍乱是当今3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牛蛙进行霍乱弧菌检测鉴定中,采用了以血清免疫学试验为主,结合生物化学与形态特点以及基因检测综合作出判断的方法.本次实验检出3株符合O1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的菌株,血清分型为稻叶型;噬菌体-生物分型为30K.实验提示,加强和完善对人出境水产品(包括牛蛙)的霍乱弧菌检测,对于严防霍乱病原菌自国门传入或传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相关文献
  • 4890名出入境人员HBsAg监测结果分析

    报道了营口鲅鱼圈口岸1996年~1999年对4 890名出入境人员HBsAg监测的情况,共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70例,阳性率3.5%.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员中HBsAg阳性率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HBsAg检测在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体检中的重要性.

    作者:刘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用半固体琼脂培养、液体石蜡密封法保存埃尔托型霍乱弧菌菌种

    用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穿刺接种加液体石蜡封藏在室温下保存埃尔托型霍乱弧菌28株.在保存3、6、9、12、18个月后,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发现,分别有28株、28株、26株、17株弧菌生长良好,未见变异.分别占原菌株的100.0%、100.0%、100.0%、92.9%和65.4%.

    作者:吕敬章;黄李华;宋志强;司徒翠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河源市无偿献血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

    报道了1999年上半年对河源市无偿献血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检出梅毒感染者16例,感染率为0.10%;男性梅毒感染率为0.12%,女性梅毒感染率为0.0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组,占总感染人数的81.25%,说明中青年人是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组.为了避免梅毒的血源性感染,应加强对无偿献血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工作,提出了如何预防和控制梅毒的感染与蔓延的建议.

    作者:廖志红;王秀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3例HIV感染者、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太仓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1997年2月至1999年11月,对3 763人次入出境人员的传染病检测体检中发现HIV感染者2例,梅毒患者11例.分析了患者感染原因,阐述了加强对艾滋病、梅毒监测的重要性,并对今后艾滋病、梅毒检测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付虎;杨凤英;黄坚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国际航行船舶船用食品监管工作探索

    随着检验检疫机构的顺利合并,为使具体业务工作进一步深度融合,就如何加强国际航行船舶船用食品的监管进行了探索,并提出有关建议,供大家商讨.

    作者:张升;古正平;潘建兴;薛新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阿日哈沙特口岸啮齿动物和蚤类本底调查

    对阿日哈沙特口岸啮齿类动物和蚤类的本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啮齿动物种类分2目5科6种,布氏田鼠为优势种;蚤类分为2科5属5种.细菌学、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

    作者:乔国强;郭景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上海海港口岸蚊类和吸血蠓的调查

    对上海海港口岸蚊类和吸血蠓的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吸血蚊种4属11种、吸血蠓3种.通过本次调查为上海海港口岸地区开展蚊、蠓媒介传染病监测及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卢钟山;宦成荣;吴传龙;胡国能;袁信忠;厉文华;桂立卿;俞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加强科学研究,为人世后集装箱的检验检疫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加快,如何提高集装箱检验检疫的科学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集装箱的卫生学、动物学,技术标准,媒介生物、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本底调查,实验室检测,后续管理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梁坚;石磊;关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肉及肉制品一假单胞菌计数方法

    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O)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作者:郑连胜;贾春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对赴美国、加拿大留学生的预防接种要求

    赴美国、加拿大的留学生(包括中小学生),有时美、加两国不仅需要查验他们的某些检疫传染病的接种证明,同时还要查验他们的“扩大的免疫计划”(EPI)中的各种疫苗接种情况和其它疫苗的接种情况.因此卫生检疫医师应该首先认可他们在国内已接种的疫苗;其次是根据留学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补齐美国和加拿大当局要求的其它免疫接种,为他们顺利的出国留学提供帮助.

    作者:孟凡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加强进口化学品毒性监管工作的必要

    从20世纪初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和产量日益剧增.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商业化的化学品种类已达70000多种,而且每年还以2000种的速度递增,全世界仅有机化学品的产量就已达2.5亿吨.大量的化学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危害.据WHO估计,大约60%~90%的癌症是由环境中的化学因素造成的.

    作者:李刚;邵春棋;李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上海吴淞沿江地区鼠类种群及密度调查

    1999年3月至2000年2月对吴淞沿江地区鼠类种群及密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15只,隶属于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科);5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臭 ),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全年平均鼠密度为4.06%.

    作者:邓耀华;邹频;严永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宁德口岸白马港鼠类及其寄生虫调查报告

    1999年6月,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闽东的白马港鼠类本底进行调查,共布放1033笼次,捕获鼠6种58只,鼠密度为5.61%.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0.34%,鼠类的种群生境分布,从码头作业区、农田、至山地灌木区分别为黄胸鼠、小家鼠、褐家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检获鼠体外寄生虫印鼠客蚤1种、革螨4种、恙螨2种.

    作者:金达莱;王进喜;王光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从牛蛙体中分离出01群霍乱弧菌的鉴定报告

    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霍乱是当今3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牛蛙进行霍乱弧菌检测鉴定中,采用了以血清免疫学试验为主,结合生物化学与形态特点以及基因检测综合作出判断的方法.本次实验检出3株符合O1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的菌株,血清分型为稻叶型;噬菌体-生物分型为30K.实验提示,加强和完善对人出境水产品(包括牛蛙)的霍乱弧菌检测,对于严防霍乱病原菌自国门传入或传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光明;张人参;郭美华;苏水宽;郑李金;陈拱立;杨毓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从上海市吸毒者中检出6例HIV感染者的调查

    1999年6月初,对上海市某戒毒所的496名吸毒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6例HIV抗体阳性,经对个案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IV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作者:吴传龙;袁建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第21届营养与特殊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情况

    营养与特殊食品法典委员会(CCNFSDU)第21届会议于1998年9月21日-25日在德国柏林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42个成员国的代表和21个世界组织的观察员共有2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代表团由北京卫生检疫局贾磊,厦门卫生检疫局郑建晖二位代表组成.现将参加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贾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东营口岸常见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

    对东营口岸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捕蝇1 564只.经分类鉴别属于5科,44种.主要有夏厕蝇、厩腐蝇、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尾黑麻蝇、巨尾阿丽蝇、棕尾别麻蝇.其中优势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以7~8月份高,此次调查为该地区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填补了东营口岸地区医学动物,媒介生物抗生资料的空白.

    作者:毕德生;杨新生;杨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康洁灵的消毒实验:茶餐具@物体表面@垃圾@压舱水

    目的:探讨康洁灵(二氯异氢尿酸钠)对远洋客轮上的餐茶具、物体表面、袋装垃圾与压舱水消毒效果,为预防霍乱染疫船舶卫生处理提供佳消毒剂.方法:用浸泡、擦拭、喷洒和粉剂溶液投放入水体中对上述物品实施消毒.结果:消毒餐茶具5min,杀灭率分别为99.80%,99.45%、99.73%;用体积分数为0.4%康洁灵消毒物体表面20min后大肠杆菌杀灭率100%,腊样芽胞杆菌20min杀灭率为99.99%;用体积分数为0.4%、4.0%、8.0%康洁灵溶液消毒垃圾30min后分别为98.34%、99.50%、100.00%;用1~2g粉剂(每吨水)对22艘装载压舱水船舶消毒结果未检出致病菌.余氯保持在0.5较好、0.7则较差.结论:康洁灵可用于霍乱染疫船(也可用于飞机、列车染疫处理)的感染处理.

    作者:苑勇业;孙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脑炎

    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arthropod-borneviruses,简称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一些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蝉、白蛉、蜱及一些吸血的小虫)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这些病毒必须能在敏感的节肢动物体内繁殖,但对节肢动物不致病,经过一定的内潜伏期才能传播疾病.引起脑炎的病毒有3科:

    作者:吴建峰;张家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加强霍乱实验室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霍乱是由O1群和0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3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严重的一种[1].由于霍乱的流行、暴发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霍乱的传人和传出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的重要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对国境口岸进出口的水产品坚持进行霍乱弧菌的监测工作是防止霍乱传人传出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深圳、珠海、广州等检验检疫机关均从进出口的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处理,说明口岸霍乱检疫工作很有必要,必须加强.

    作者:钟玉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主管:国境卫生检疫

主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