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洋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分别和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复合的硬膜外麻醉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实施下肢手术或是下腹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试验组所用药物是罗帕卡因与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所用药物是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观察组间镇痛效果.结果 手术以后的12小时对照组的Ramsay镇痛评分趋势为上升,然后逐渐的降低.而试验组在3小时、12小时以及24小时时间段都是降低的趋势,并且在三个时间点试验组的Ramsay镇痛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清醒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都比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分别和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复合的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镇痛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王可心;陈鹏;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文章以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高校卫生所保健工作管理现状,分析了当下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强化高校卫生保健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李慧弘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比较,按照随机盲目的方法将其均分并设组,各65例.低剂量组采用0.6 mg/kg治疗,标准剂量组采用0.9 mg/kg治疗,对2组静脉溶栓并评估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不同剂量给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疗效基本相似,但给药剂量少可适当减轻患者的医疗花销,故方案推广性更强.
作者:马卫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的50例实验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总有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胺碘酮能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让不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调气理血清热化湿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电子胃镜及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胃镜表现、病理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气理血清热化湿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想的治法,能改善其病理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莉;敦泽;张伊萌;郭立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由于高海拔地区低温、低氧、低气压等特点,因此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患高血压的风险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高原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于全国水平,主要和氧化应激有关,本文主要综述是世居高原地区的藏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诊疗的新进展.
作者:张涛;郭文昀;陈敏;陈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对无痛胃镜检患者焦虑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我院2018年6~2018年8月首次行无痛胃镜检查3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士口头宣教;2018年9月~2018年11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除口头宣教外,检查当日观看我院自行设计制作的无痛胃镜检查宣教视频.比较两组检查前焦虑评分和配合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评焦虑量表评分为(41.44±4.85)分低于对照组自评焦虑量表评分(45.32±6.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比对照组更配合操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宣教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检查前焦虑,提高患者操作配合程度.
作者:王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在饮食、运动、服药、心态等各项遵医行为方面均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各项血脂指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个血脂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血脂指标并提升患者遵医行为,该护理方案值得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冯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IMT厚度,可推广.
作者:李晓杰;李新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急性胰腺炎诊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以及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综合分析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临床反应情况.结果 在所选取的50例患者中,有30例痊愈,14例出现好转的现象,仅有6例无效;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淀粉酶、脂肪酶、血糖、电解质、血钙、CRP都优于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以及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秦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腋静脉穿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 75例患儿中,一次性穿刺成功44例、二次穿刺10例、三次穿刺8例、穿刺失败13例.11例保留时间<3 d;19例保留5 d;45例保留时间>5 d.结论 熟练、专业的穿刺技术,减少了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获得了广大家属的认可.全面、科学的腋静脉护理措施,则是延长留置时间的保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62例患者均分和随机分成常规组以及干预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以及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
作者:苗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普内科病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普内科病房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60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情况.结果 感染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占比为33.33%、泌尿道感染占比为36.67%、消化道感染占比为30.00%;感染组患者的年龄较非感染组高,其激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非感染组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亦较非感染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普内科病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提升,且可促进普内科病房感染预防管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贾光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进行胆囊切除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段,并对比、验证不同治疗手段对患者术后恢复带来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另35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等参数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研究组患者的各方面身体改善情况较优.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通过一系列评测表(其中主要包括患者健康评价表、住院期间患者运动评价表、患者焦虑评价表、患者抑郁评价表、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表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存状态、生存质量.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价表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效缓解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对比分析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40例胃上部癌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远期生存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远期生存率为75%,两组相较无显著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治疗结果类似,差异不明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术式.
作者:朱同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内科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相应治疗病症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相应病症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菌药物进行相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感染部位细菌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部位细菌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内科住院患者加用适当剂量抗菌药物,不仅能够有利于提高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治疗疗效,且不会导致患者因使用抗菌类药物而导致机体出现耐药性,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前状况下,护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护理教育方面,评判性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只有在护理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评判性思维去获取有效信息,选择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够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质量,更好的促进医患关系,推动护理专业的进步与发展.这篇文章就针对护理领域的发展教育方面的评判性思维的研究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作者:徐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段将其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47例和(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联合中医护理)观察组48例,对其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对治疗后出现食欲减退及泛酸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统计学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7例/97.91%、48例/100.00%vs 42例/89.36%、43例/91.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食欲减退及泛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21.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中药联合相应的中医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的提高效果,同时减少其泛酸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是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观察肾内科患者的临床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的肾内科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比较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防范对策实施后,护理质量水平、护理制度落实和护理沟通的评分均比防范对策实施前的评分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比实施前低24.00%,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临床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内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医护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罗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