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而予以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79例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予以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入组病例中置管时间短3 d,长20 d.痊愈23例,好转43例,无效或死亡13例,治愈好转率83.5%,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过程中,入组病例中出现中枢性高热9例,再出血并脑疝形成9例,消化道出血9例,引流后脑脊液感染4例,病程中并发痫性发作3例,干预后,患者CCS评分均明显降低,GCS、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是能挽救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其中,采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有利于手术疗效的提升和患者康复.
作者:彭小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相应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两种治疗方法,对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疗效92.5%、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确切.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普外急腹症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将腹腔镜应用其中,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纳入的普外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践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开腹治疗及腹腔镜治疗,观察患者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确诊38例(95%),患者有效治疗36例(94.7%);观察组患者确诊32例(80%),有效25人,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讨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确诊率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姚尊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延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宇航;王楠;陈红;赵海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脑钠肽(BNP)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心内科住院1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包括Hcy、BNP、CA125、心脏彩超等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既往史等分为心功能代偿组及失代偿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匹配.收集血清Hcy、BNP、CA125数值,收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数据,观察Hcy、BNP、CA125与LVEF及LVEDD关系.结果失代偿组血清Hcy、BNP及CA125水平高于代偿组;血清Hcy、BNP及CA125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Hcy、BNP及CA125水平对判断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和影响更有意义.
作者:席成华;王建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南通市肿瘤医院患者40例,其中,热消融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未接受热消融治疗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所有患者术后血液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淋巴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更多,凝血时间则无明显延长.结论 热消融治疗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对患者的影响更小.
作者:侯炜晓;张素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出现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医师的诊治后,其血象有所恢复建议减量羟基脲,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结论 在对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杨远兰;付星;陈娅;欧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且在术后经过病理检测确诊其患有急腹症的患者100例,对B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包含了49例异位妊娠的患者,有2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有19例黄体囊肿破裂的患者,有1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B超、经阴道B超的检查结果.利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急腹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B超诊断的准确率,也明显高于经阴道B超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急腹症进行诊断,其应用效果明显,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南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急诊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病情好转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措施与急诊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辉;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一直以来,有人坚持中医独立发展,有人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发展.中西医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本文从中医系理论体系与系统生物学特点出发,探讨中医学借力系统生物学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结合发展策略,为将来中医学结合系统生物学发展提供一些可鉴思路.
作者:杜志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PCE三联新型教学法,观察其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90名实习医生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采用PCE三联教学法与LBL传统教学法,比较教学后学生成绩及反馈的教学意见.具体以肾癌为例,通过具体教学实践,采用分值细化比较两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PCE三联教学法的学生考试成绩及反馈的教学意见评分均高于LBL传统教学组.结论 PCE三联教学法明显优于LBL传统教学法,更适合现代医学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晁流;蔡维奇;张绍崎;张建军;史振铎;赵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延伸护理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改善效果.方法 经过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伸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采取延伸护理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靓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用于老年脑血栓患者中对其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两组临床有效合计率,并计算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合计率比对于对照组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对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数据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清华;韩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衰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n=42)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3)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HR、LVEF、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7%(Z=-2.222,P=0.026).治疗后,两组HR、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LVEF水平升高,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合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栋;于妍;李妍怡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在临床上,他汀药品具备抗心室重塑、消炎、减少血清胆固醇等许多较优的功能,这一药品能够运用到对心脑血管病症实施治疗,并被大量地运用到了临床上.
作者:崔云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内本院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做一个对比.结果 对比组和研究组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结果产生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法,采用肝胆结实片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去广泛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因冠心病于我院实施冠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手术的方法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均3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2.47±1.22)、ICU留观时间(24.75±6.77)、呼吸机辅助时间(7.34±2.34)、住院时间(12.33±2.41)均低于体外循环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优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效果,它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和ICU留观、呼吸机辅助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顺奎;张万程;程兆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易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就两组患者的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的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有推广意义.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临床优势显著.
作者:常心聪;张国辉;刘勇;周洁;刘娜;张燕;王素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与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疾病产生,其中因为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三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为常见.但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所以针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必须要加大重视力度.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管理因素问题以及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作者:刘敏;陈小娇;张庆凤;刘思琦;李瑞娇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