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文;李卓亚
目的 研究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快速改善,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VDs、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但FS与LV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前梅;唐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普外急腹症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将腹腔镜应用其中,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纳入的普外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践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开腹治疗及腹腔镜治疗,观察患者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确诊38例(95%),患者有效治疗36例(94.7%);观察组患者确诊32例(80%),有效25人,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讨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确诊率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姚尊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75%)高于对照组(90.0%),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1.02±0.24)mm和缺血性发作持续时间(10.34±3.42)min均低于对照组(1.88±0.37)mm、(18.63±4.25)min,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分析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6年~2018年住院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两组患者在临床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舒适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效果.
作者:丁斌;刘华英;徐爱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SD大鼠血液流变学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分别为6月龄成年SD大鼠和26月龄老年SD大鼠,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和老年组,两组SD大鼠各25只.使用我院血液流变仪分析两组血液流变学,通过半自动生化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观察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其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等五项,分析对比两者差异.结果 老年组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等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老年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D大鼠血液流变学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对衰老相关的生化指标和人类相似,需引起临床研究的重视,发挥出其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娘;付浩燃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药剂科对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的干预,对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手术后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用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药剂科药剂师的干预下进行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用药花费,住院花费和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合理用药23例,基本合理15例,合理率为74.5%.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42例,基本合理5例,合理率为9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合理用药率显著更高.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费用,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少,住院天数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药剂科的药剂师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用药合理率,减少患者花销和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性肺栓塞病患进行影像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39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肺动脉造影结合肺血管CT成像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其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 CT肺动脉结果中,胸腔积液22例病患;肺叶部分可见、纤维缺陷、段血管纹理的病患有6例;肺动脉增粗和右心室增大病患有23例;管腔侧附有栓子不规则充盈缺损有7例病患;动脉中央处栓子圆形充盈缺损的病患有11例.肺动脉造影中,有8例病患检测出双侧肺动脉分支有缺失或不规则稀疏表现;有10例病患检测出充盈缺损在左肺动脉干;有13例病患检测充盈缺损在右肺动脉干;有7例病患检测出充盈缺损在双肺动脉干.39例病患中,有38例病患的检出结果为阳性,检出率为97.44%.结论 使用肺动脉造影结合肺血管CT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患诊出率非常高,此方法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永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饮食方面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血压的产生和蔓延.因此,高血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诱发中老年在心血管疾病发生高概率的原因.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技术方面的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高血压相关的研究不断加深,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概率.本文通过对高血压产生原因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通过采取科学化的措施进行高血压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全面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疾病,有利于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以及健康前提保证.
作者:朱粒仁;赖飞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方式用来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综合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A组与研究B组,各45例.研究A组采用传统抗消炎,研究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与疗效效果.结果 经过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验证,研究B组的患者要比研究A组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时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具有明显得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有一定的预后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家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关于肺心病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治疗,评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22/34),抗凝治疗组为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相关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抗凝参数(血小板膜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片段)变化,本文的抗凝治疗组也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抗凝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以及抗凝参数,值得推广.
作者:景东洪;魏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出现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医师的诊治后,其血象有所恢复建议减量羟基脲,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结论 在对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杨远兰;付星;陈娅;欧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在临床上,他汀药品具备抗心室重塑、消炎、减少血清胆固醇等许多较优的功能,这一药品能够运用到对心脑血管病症实施治疗,并被大量地运用到了临床上.
作者:崔云林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用于老年脑血栓患者中对其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两组临床有效合计率,并计算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合计率比对于对照组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对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数据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清华;韩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易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就两组患者的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的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合并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有推广意义.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内本院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做一个对比.结果 对比组和研究组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结果产生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法,采用肝胆结实片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去广泛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展开研究,以此来建立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于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风险观念薄弱、业务理解能力较差、新型技术掌握不到位、与病人间交流不及时等问题,制定相关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 在开展相关的护理操作后,呼吸内科的护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护理人员与病人间的关系也有所好转,医患矛盾也在不断减少.结论 增强了呼吸内科护理的水平,其为给病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的核心所在.
作者:李军;夏迪亚·阿布来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与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17例.观察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16例,占94.1%,护理满意度综合得分8.65分,参照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13例,占76.4%,护理满意度综合得分7.4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更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房护理;
作者:刘立莉;尕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且比较在治疗冠心病中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滴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数据参考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开展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实验组开展丹参滴丸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计算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滴丸用于治疗冠心病中的效果均比较显著,但丹参滴丸更值得应用.
作者:于保仓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主要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在调查过程中,选用了我院近几年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运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向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而采用经过优化后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后得出结论,即急诊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并且能够缩短抢救时间.
作者:马蕾;余梅;刘萍;闫敏;王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