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K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

付明燕;于文征

关键词:血清胸苷激酶1, 恶性肿瘤, STK1
摘要:胸苷激酶1(TK1)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激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其在健康人或非增殖细胞中的含量极低,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对于恶性增殖细胞而言,由于DNA复制循环加速,大量肿瘤细胞在S/G2期死亡,高浓度的TK1释放到外周血,所以TK1在恶性肿瘤细胞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基于该分子学和功能特性,大量的研究证实,TK1是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风险及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PCE三联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目的 采用PCE三联新型教学法,观察其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90名实习医生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采用PCE三联教学法与LBL传统教学法,比较教学后学生成绩及反馈的教学意见.具体以肾癌为例,通过具体教学实践,采用分值细化比较两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PCE三联教学法的学生考试成绩及反馈的教学意见评分均高于LBL传统教学组.结论 PCE三联教学法明显优于LBL传统教学法,更适合现代医学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晁流;蔡维奇;张绍崎;张建军;史振铎;赵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电图中P波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心电图第一个出现的波形称作p波,p波是早出现的小圆盾波,p波反映心房去极化的电位变化,p波前半部代表有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激动,p波的形态.窦性心律时,p波在1、2、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正常时可以有轻微切迹,正常切迹的两个波峰间距小于0.03 s,p波测量及正常值,p波振幅测量,p波起点,从基线上元测量至p波顶点,肢体导联小于0.25 mV,胸前导联小于0.15 mV,v1导联p波负性部分小于0.1 mV,振幅与时间乘积的绝对值小于0.03,p波时间测量以十二导联早出现的p波,至十二导联晚结束的p波.如果采取十二导联同步描计,可以测量p波宽的导联,测量时从p波起点的内缘至结束时的内缘,正常人p波正常时限为0.08~0.11 s.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七氟醚后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CPB)七氟醚后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单个瓣膜置换术的择期3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后处理组(S组),S组在主动脉开放时刻即吸入3%的七氟醚,待呼气末浓度达1.5 MAC后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并维持1.5 MAC 10 min.C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余处理同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小时(T1)、术后12小时(T2)、术后24小时(T3)、术后48小时(T4)时间点经颈内静脉采取血液,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记录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在T0时刻,C组与S组CTNI及CK-MB的表达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相比,T1,T2,T3,T4的CK-MB及CNTI的表达相对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在T1时刻达到高峰,CK-MB在T2时刻达到高峰.与C组相比,S组在T1、T2时刻的CTNI表达相对减少(P<0.05)而在T3和T4时刻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S组在T1~T3时刻的CK-MB表达相对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4时刻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相比,S组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的发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对于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可以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但会引起患者术后躁动的升高及会延长拔管时间.

    作者:孟雨;朱志鹏;周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分析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6年~2018年住院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两组患者在临床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舒适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效果.

    作者:丁斌;刘华英;徐爱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0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式,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个性化式.结果 在肾上腺素、心率及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97.5%为观察组的结果数值,77.5%为对照组的结果数值,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的应用与推广有较大价值.

    作者:刘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在调查过程中,选用了我院近几年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运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向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而采用经过优化后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后得出结论,即急诊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并且能够缩短抢救时间.

    作者:马蕾;余梅;刘萍;闫敏;王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且在术后经过病理检测确诊其患有急腹症的患者100例,对B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包含了49例异位妊娠的患者,有2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有19例黄体囊肿破裂的患者,有1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B超、经阴道B超的检查结果.利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急腹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B超诊断的准确率,也明显高于经阴道B超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急腹症进行诊断,其应用效果明显,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南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出现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医师的诊治后,其血象有所恢复建议减量羟基脲,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结论 在对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杨远兰;付星;陈娅;欧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主要采用自主功能锻炼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连续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随访观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第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结论 中医康复疗法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优良率高.

    作者:侯建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置管持续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而予以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79例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予以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入组病例中置管时间短3 d,长20 d.痊愈23例,好转43例,无效或死亡13例,治愈好转率83.5%,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过程中,入组病例中出现中枢性高热9例,再出血并脑疝形成9例,消化道出血9例,引流后脑脊液感染4例,病程中并发痫性发作3例,干预后,患者CCS评分均明显降低,GCS、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是能挽救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其中,采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有利于手术疗效的提升和患者康复.

    作者:彭小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讨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检验科出具的10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统计上述报告的检出率与误差率,并分析影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00份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检出率为94.6%,差错率为5.4%.分析导致微生物检验质量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标本因素(59.26%)、检验人员因素(18.52%)、检验仪器因素(14.81%)、检验所用试剂因素(7.41%)等.结论 为提升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可以从标本、人员、仪器以及试剂因素几个方面加以质控,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检验误差率.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从业的11名工作人员和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质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观察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后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明显高于护理前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质量,提高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陆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改良CBL教学法在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改良CBL教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7月高职护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实施改良CBL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课间见习素质、护理病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作业、内容、总体安排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改良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其见习的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丁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2015~2018年天津市城区15671名残疾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城区残疾人群健康状况,为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及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城区15671名持证残疾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残疾人群高血压患病率68.93%、糖尿病患病率为27.65%、血脂异常检出率62.8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62.76%,均高于正常人群.肢体残疾人群高血压确诊率(44.44%)高于其他残疾人群;视力残疾人群糖尿病确诊率(24.73%)、冠心病检出率(9.20%)高于其他残疾人群;智力残疾人群新确诊高血压(34.42%)检出率高于其他残疾人群;精神残疾人群血脂异常(66.28%)、糖尿病前期检出率(17.44%)、超重和肥胖检出率(65.44%)高于其他残疾人群.一、二级在新确诊高血压(28.31%)、糖尿病前期(29.91%)等异常项目检出率高于三、四级残疾人群.残疾高血压患者控制率12.59%,残疾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24.53%.结论 天津市城区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等异常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较低.各残疾类别人群健康状况不同,应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控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预防并发症,避免残疾加重.

    作者:庞洪波;刘克强;肖瑞;李励;陈河清;段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其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验组采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联合治疗措施,其效果显著.

    作者:王吉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快速改善,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分析

    目的 研究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急诊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病情好转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措施与急诊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辉;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临床优势显著.

    作者:常心聪;张国辉;刘勇;周洁;刘娜;张燕;王素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研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相应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两种治疗方法,对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疗效92.5%、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确切.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盐酸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盐酸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5例分为研究组(85例)与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缺血治疗、抗凝治疗等,对照组基础治疗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研究组静脉注射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的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PR间期、QRS波时限均缩短,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减少,研究组心电图各参数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4/85)、13.8%(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参数,且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与利多卡因相比,有着显著性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白晓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