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

王陆健

关键词: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质量, 医疗器械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从业的11名工作人员和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质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观察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后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明显高于护理前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质量,提高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内本院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做一个对比.结果 对比组和研究组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结果产生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法,采用肝胆结实片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去广泛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且比较在治疗冠心病中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滴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数据参考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开展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实验组开展丹参滴丸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计算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滴丸用于治疗冠心病中的效果均比较显著,但丹参滴丸更值得应用.

    作者:于保仓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与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17例.观察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16例,占94.1%,护理满意度综合得分8.65分,参照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13例,占76.4%,护理满意度综合得分7.4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更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房护理;

    作者:刘立莉;尕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延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宇航;王楠;陈红;赵海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

    目的 探究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内镜下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采取统计学软件计算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复发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安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85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衰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n=42)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3)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HR、LVEF、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7%(Z=-2.222,P=0.026).治疗后,两组HR、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LVEF水平升高,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合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栋;于妍;李妍怡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用于老年脑血栓患者中对其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两组临床有效合计率,并计算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合计率比对于对照组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对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数据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清华;韩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分析

    目的 研究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急诊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病情好转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措施与急诊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辉;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主要采用自主功能锻炼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连续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随访观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第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结论 中医康复疗法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优良率高.

    作者:侯建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沙门氏菌CMCC50071三种标准菌株与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大肠埃希氏菌、2株白色念株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进行抑菌实验与小抑菌浓度(MIC)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药液浓度下各菌株抑菌圈直径与各菌株的MIC.结果 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和药液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对于C-菌株仅有微弱的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株菌临床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IC为7.04 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珠则为13.04 g/L.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对于革兰阳性菌与真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药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作者:冯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6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抗心力衰竭治疗,服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2.14%、92.86%,且研究组的心功能改善更优,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心理衰竭的治疗上,新活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梅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老年人肾脏功能储备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我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快,给社会的经济与医疗技术、服务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其身体的器官功能会慢慢的减退,尤其是肾脏的功能.人体一般在进入40岁之后肾脏功能会在逐渐的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与运动,但是如果遇到了疾病或者某种特殊的情况与刺激,就会造成肾脏功能的障碍,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由于年龄的变化,人体的肾脏结构与使用功能也会慢慢的老化,这与肾脏的疾病没有关系.这对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老年人的肾脏功能其储备的特点,并对其临床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为我国的肾脏功能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孙梁;王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改良CBL教学法在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改良CBL教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7月高职护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实施改良CBL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课间见习素质、护理病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作业、内容、总体安排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改良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其见习的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丁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监控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总结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8月我院儿内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的感染耐药菌154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药敏试验和细菌分离配糖鉴定方法对其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并统计和分析其相关数据.结果 在本研究中,大肠艾希氏菌占比高,有78株(50.65%),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9株(25.32%)和31株(20.13%),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较少,分别为1株(0.65%)和5株(3.25%).结论 在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中,大肠艾希氏菌为主要感染菌株,针对其来源以及感染途径,要加强对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全面降低其感染率,提高儿内科的临床操作效果.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时使用避光式输液器的体会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时使用避光式输液器的的效果,总结体会.方法 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100例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患者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的一般输液器和避光式输液器,输液后对结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分析,观察组的发生几率6%,对照组发生几率14%.结论 避光式输液器的合理化应用,能降低药物的光敏反应,值得实施和后续应用.

    作者:李胜南;李洪庆;张翠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电图中P波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心电图第一个出现的波形称作p波,p波是早出现的小圆盾波,p波反映心房去极化的电位变化,p波前半部代表有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激动,p波的形态.窦性心律时,p波在1、2、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正常时可以有轻微切迹,正常切迹的两个波峰间距小于0.03 s,p波测量及正常值,p波振幅测量,p波起点,从基线上元测量至p波顶点,肢体导联小于0.25 mV,胸前导联小于0.15 mV,v1导联p波负性部分小于0.1 mV,振幅与时间乘积的绝对值小于0.03,p波时间测量以十二导联早出现的p波,至十二导联晚结束的p波.如果采取十二导联同步描计,可以测量p波宽的导联,测量时从p波起点的内缘至结束时的内缘,正常人p波正常时限为0.08~0.11 s.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0例体会

    目的 探讨2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平均治疗时间为(35.83±9.17)min,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7.96±1.74)h,平均住院时间为(6.53±1.19)d,平均体力活动时间为(20.39±4.83)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结论 对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使其能尽快恢复日常生活,值得推广.

    作者:潘立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外科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的探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互换沟通,根据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特征,以便更好地给予心理护理.方法 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与病人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配合治疗,遇到困难或有疑问时找护士帮助,顺利使患者适应住院环境,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对消除住院患者焦虑、恐惧心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巨美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TK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

    胸苷激酶1(TK1)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激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其在健康人或非增殖细胞中的含量极低,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对于恶性增殖细胞而言,由于DNA复制循环加速,大量肿瘤细胞在S/G2期死亡,高浓度的TK1释放到外周血,所以TK1在恶性肿瘤细胞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基于该分子学和功能特性,大量的研究证实,TK1是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风险及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作者:付明燕;于文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75%)高于对照组(90.0%),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1.02±0.24)mm和缺血性发作持续时间(10.34±3.42)min均低于对照组(1.88±0.37)mm、(18.63±4.25)min,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