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安
如今我国医学临床中常见和基础的检测方式为微生物检测模式,并且通过很多临床试验资料的总结可以看出,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诸多,需要相关检验员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进一步阐述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举措,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刘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一直以来,有人坚持中医独立发展,有人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发展.中西医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本文从中医系理论体系与系统生物学特点出发,探讨中医学借力系统生物学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结合发展策略,为将来中医学结合系统生物学发展提供一些可鉴思路.
作者:杜志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与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疾病产生,其中因为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三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为常见.但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所以针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必须要加大重视力度.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管理因素问题以及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作者:刘敏;陈小娇;张庆凤;刘思琦;李瑞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而予以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79例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予以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入组病例中置管时间短3 d,长20 d.痊愈23例,好转43例,无效或死亡13例,治愈好转率83.5%,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过程中,入组病例中出现中枢性高热9例,再出血并脑疝形成9例,消化道出血9例,引流后脑脊液感染4例,病程中并发痫性发作3例,干预后,患者CCS评分均明显降低,GCS、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是能挽救脑室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其中,采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有利于手术疗效的提升和患者康复.
作者:彭小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沙门氏菌CMCC50071三种标准菌株与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大肠埃希氏菌、2株白色念株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进行抑菌实验与小抑菌浓度(MIC)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药液浓度下各菌株抑菌圈直径与各菌株的MIC.结果 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和药液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对于C-菌株仅有微弱的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株菌临床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IC为7.04 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珠则为13.04 g/L.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对于革兰阳性菌与真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药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作者:冯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延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宇航;王楠;陈红;赵海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临床中,热型为中医常见性发热症状表现,其共分为:壮热型、潮热型、微热型、郁热型、蒸热型、低热型、灼热型以及久热型等类型,文章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热型的临床反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旨在有效提高热证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出现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医师的诊治后,其血象有所恢复建议减量羟基脲,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结论 在对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杨远兰;付星;陈娅;欧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与联合步行训练组.其中我院医师对药物治疗组患者仅采取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步行训练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步行训练.结果 联合步行训练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静息心率、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级别等情况均较好,但是联合步行训练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红云;陆翠荣;董得刚;韩扣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我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快,给社会的经济与医疗技术、服务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其身体的器官功能会慢慢的减退,尤其是肾脏的功能.人体一般在进入40岁之后肾脏功能会在逐渐的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与运动,但是如果遇到了疾病或者某种特殊的情况与刺激,就会造成肾脏功能的障碍,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由于年龄的变化,人体的肾脏结构与使用功能也会慢慢的老化,这与肾脏的疾病没有关系.这对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老年人的肾脏功能其储备的特点,并对其临床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为我国的肾脏功能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孙梁;王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下降水平及肾功能恢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指标(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慢性肾炎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西旦·扎克尔;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脑钠肽(BNP)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心内科住院1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包括Hcy、BNP、CA125、心脏彩超等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既往史等分为心功能代偿组及失代偿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匹配.收集血清Hcy、BNP、CA125数值,收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数据,观察Hcy、BNP、CA125与LVEF及LVEDD关系.结果失代偿组血清Hcy、BNP及CA125水平高于代偿组;血清Hcy、BNP及CA125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Hcy、BNP及CA125水平对判断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和影响更有意义.
作者:席成华;王建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快速改善,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文主要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在调查过程中,选用了我院近几年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运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向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而采用经过优化后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后得出结论,即急诊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并且能够缩短抢救时间.
作者:马蕾;余梅;刘萍;闫敏;王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6例进行研究,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无创呼吸机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二氧化碳分压、心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征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白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南通市肿瘤医院患者40例,其中,热消融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未接受热消融治疗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所有患者术后血液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淋巴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更多,凝血时间则无明显延长.结论 热消融治疗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对患者的影响更小.
作者:侯炜晓;张素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环形外架矫正僵硬性马蹄足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僵硬性马蹄足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环形外架固定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护理、矫正器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护理,统计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评价为优的患者12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总良好率为90.0%.结论 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张慧园;李亚贤;石亚芝;张丰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胺碘酮在临床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70例重度左心衰并房颤患者临床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医疗档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电参数,得到统计数据.结果 70例重度左心衰并房颤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治疗有效65例,有效率92.9%.结论 通过临床试验可以看出,胺碘酮能够有效缓解心力衰竭,预防房颤发生,且安全系数高,可以广泛推广用于重度左心衰并房颤患者治疗使用.
作者:魏俊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内本院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做一个对比.结果 对比组和研究组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结果产生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法,采用肝胆结实片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去广泛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满意度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评判标准: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丽;罗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