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目的 讨论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满意度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评判标准: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丽;罗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VDs、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但FS与LV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前梅;唐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主要采用自主功能锻炼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连续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随访观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第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结论 中医康复疗法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优良率高.
作者:侯建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在急诊胆石症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方面情况如疾病知晓、焦虑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急诊胆石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其了解胆石症相关知识,改善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博文;李卓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从业的11名工作人员和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质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观察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后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明显高于护理前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质量,提高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陆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内镜下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采取统计学软件计算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复发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安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舒张性心衰患者185例分为研究组(95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舒张性心衰患者均给予卡托普利、速尿、地高辛、倍他乐克等常规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缩短率(FS%)等,运动耐量,醛固酮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舒张性心衰患者的LEVDD、LVEF、SV、FS%等心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测试结果分别为(486±4.2)、(40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醛固酮水平(70.43±2.52)pg/mL、脑钠肽水平(58.72±5.31)pg/mL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分别为(118±4.73)pg/mL、(134.3±7.8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舒张性心衰可明显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和醛固酮含量,对多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玲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关于肺心病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治疗,评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22/34),抗凝治疗组为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相关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抗凝参数(血小板膜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片段)变化,本文的抗凝治疗组也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抗凝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以及抗凝参数,值得推广.
作者:景东洪;魏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心电图第一个出现的波形称作p波,p波是早出现的小圆盾波,p波反映心房去极化的电位变化,p波前半部代表有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激动,p波的形态.窦性心律时,p波在1、2、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正常时可以有轻微切迹,正常切迹的两个波峰间距小于0.03 s,p波测量及正常值,p波振幅测量,p波起点,从基线上元测量至p波顶点,肢体导联小于0.25 mV,胸前导联小于0.15 mV,v1导联p波负性部分小于0.1 mV,振幅与时间乘积的绝对值小于0.03,p波时间测量以十二导联早出现的p波,至十二导联晚结束的p波.如果采取十二导联同步描计,可以测量p波宽的导联,测量时从p波起点的内缘至结束时的内缘,正常人p波正常时限为0.08~0.11 s.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下降水平及肾功能恢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指标(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慢性肾炎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西旦·扎克尔;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IgA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就诊的6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患者,作为参考组,两组均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其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IgG、IgM、IgA均高于参考组;观察组中治疗有效患者的IgG、IgM、IgA低于观察组中治疗无效的患者;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临床乙肝患者的诊断依据,无效治疗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高于有效治疗患者.因此,乙肝患者治疗中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光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如今我国医学临床中常见和基础的检测方式为微生物检测模式,并且通过很多临床试验资料的总结可以看出,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诸多,需要相关检验员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进一步阐述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举措,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刘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胸苷激酶1(TK1)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激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其在健康人或非增殖细胞中的含量极低,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对于恶性增殖细胞而言,由于DNA复制循环加速,大量肿瘤细胞在S/G2期死亡,高浓度的TK1释放到外周血,所以TK1在恶性肿瘤细胞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基于该分子学和功能特性,大量的研究证实,TK1是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风险及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作者:付明燕;于文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改良CBL教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7月高职护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实施改良CBL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课间见习素质、护理病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作业、内容、总体安排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实施改良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其见习的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丁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与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17例.观察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16例,占94.1%,护理满意度综合得分8.65分,参照组满意及基本满意患者13例,占76.4%,护理满意度综合得分7.4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更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房护理;
作者:刘立莉;尕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养脑通络汤对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养脑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BA、RVA、LVA血流速度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VA、LV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使用长春西汀联合养脑通络汤,安全性高,并可对BA、RVA、LVA的血流速度进行有效改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内本院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做一个对比.结果 对比组和研究组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结果产生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对比组采用维生素C结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法,采用肝胆结实片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去广泛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药剂科对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的干预,对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手术后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用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药剂科药剂师的干预下进行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用药花费,住院花费和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合理用药23例,基本合理15例,合理率为74.5%.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42例,基本合理5例,合理率为9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合理用药率显著更高.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费用,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少,住院天数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药剂科的药剂师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用药合理率,减少患者花销和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西医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并行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因此可将该种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于龙;周旭东;董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PCE三联新型教学法,观察其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90名实习医生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采用PCE三联教学法与LBL传统教学法,比较教学后学生成绩及反馈的教学意见.具体以肾癌为例,通过具体教学实践,采用分值细化比较两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PCE三联教学法的学生考试成绩及反馈的教学意见评分均高于LBL传统教学组.结论 PCE三联教学法明显优于LBL传统教学法,更适合现代医学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晁流;蔡维奇;张绍崎;张建军;史振铎;赵岩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