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奇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职业生活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本院重症监护室24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表和护理职业生活的质量量表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 在24位护理人员当中,职业生活的质量得分是(161.25±20.13)分,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氛围和工资与福利、是否所处喜欢的科室和晋升机会以及加班补偿费等都是对护士职业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结论 本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职业的生活质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应对方式进行培养,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促进重症监护室护士福利与待遇的提升.
作者:许静;任雅南;孙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本文主要选取了12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在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情况,从而分析舒适护理对患者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新苗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10月在我院糖尿病科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段锦 刊期: 2019年第06期
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运动、营养、心理、戒烟和药物五个内容进行分析,心脏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应大力推动心脏康复的发展.
作者:范鸣燕;杨秀芳;奚凤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苏州市姑苏区2013~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免疫规划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AEFI监测信息,收集2013~2017年苏州市姑苏区AEFI个案数据,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苏州市姑苏区2013~2017年共报告AEFI病例784例,报告发生率为5.7/万.AEFI主要以一般反应为主,其中发热/红肿/硬结680例(86.73%);年龄分布其中占比多的是0~1岁607例(77.42%);AEFI报告发生数位于前三位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无细胞)疫苗、麻风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结论 全区AEFI报告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100%,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均良好.
作者:于文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84例.年龄22~84岁,平均(65.24±5.24)岁,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感染症状有所改善,其中显效人数75人,有效人数为115人,无效人数为10人,总有效率=95%.结论 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存在,造成了患者伤口感染,针对不同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应用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为患者临床治疗的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何应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明目四物汤对肝血不足型干眼治疗的临床效果,能够在中医方面找到治疗干眼的方法 .方法将它们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研究人群包括2016年11月~2017年12月的50例干眼症.两组患者均应用明目四物汤对肝血不足型干眼进行治疗,为了观察两组实验结果 ,干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适当的检验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中发现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0%,另外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目四物汤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很好将患者的疗效提升,让患者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医疗法对干眼的治疗很适合广泛应用.
作者:王柳;亢泽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番禺区象贤中学高二(1)班学生患手机综合征的情况及其产生的亚健康状态,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探讨中医干预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高二(1)班全部学生60名,采用问卷调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了解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情况、手机综合征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所带来负面影响,并从中医治未病角度进行中医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客观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学生手机依赖评分均值中医干预治疗前为(92.40±31.23)分,干预治疗后为(67.47±17.28)分,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治疗前有35名学生检出手机综合征,检出率为58.3%;经中医干预治疗后,有5名学生检出手机综合征,检出率为8.3%,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治疗前共有33名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55%;经中医干预治疗后,有5名学生检出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8.3%,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中医干预治疗后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学生手机综合征症状较前缓解,手机综合征情况较干预前改善.学生亚健康状态相关症状较干预前明显缓解,亚健康状态显著改善.结论 高二(1)班学生患手机综合征及亚健康较多,通过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进行干预.根据干预前后的效果对比,干预后学生对手机综合征的危害加强了认识,手机依赖的程度较前减轻,手机综合征及亚健康的症状改善及减轻,说明中医干预治疗效果明显.建议进一步探索并建立更为有效、更切实可行的中医干预手机综合征的研究体系,并藉此向全区甚至全市学校范围内推广,使之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日强;林燕芬;冯伟玲;何丽芬;梁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中医治疗抑郁症方药的应用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药书籍《中医大辞典·方剂手册》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中通过筛选,找出能治疗抑郁症(我国中医古籍与之相似的症状称为郁症、癫症、健忘等)之类病症的方药,将数据录入现代数据系统,采用现代数据统计分析手法进行总体分析,得出数据统计.结果 《中医大辞典·方剂手册》中共记录有治疗抑郁症相关病症药品423种,药物在古籍记载频次达4000余次,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为当归、人参、柴胡、甘草、浮小麦、茯苓等药效较为温和,可以疏肝解郁的药物.结论 抑郁症主要病情表现为精神失常,内心苦闷,少言寡语,探究治疗抑郁症的中药方药规律,能通过系统分析寻到治疗抑郁症的方药[1].
作者:郭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脉血管造影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诊断评估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诊断评估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中的特异性为88.23%,对照组中的特异性为67.65%,观察组评估效果相对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诊断评估准确率对比中,观察组(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数据统计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技术分析,在冠状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满足患者检查中的基本需求,因此,该种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德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运用RR-Lorenz散点图和Holter分析心电数据的不同.方法 选取大理大学附属医院心电图室2017年8月~2017年12月,Holter中诊断为室性早搏的病例500例;然后再用RR-Lorenz散点图分析确定是否漏诊,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 室性早搏500例漏诊率为42%,漏诊量的波动在0.78%~69.90%.结论 RR-Lorenz散点图可降低室早判读的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高振玲;高云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化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优质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3大主要疾病之一.同时笔者所在的新疆图木舒克市,本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饮食主要以羊肉及面食为主,同时本地区早晚温差大、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均较差、所以本地区为脑卒中高发地区,笔者综合以上因素,运用越鞠汤加减联合西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越鞠汤对辖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运用.
作者:薛生辉;陈文芳;黄志高;张春霞;衣力夏特热合曼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分析中医临床见习中应用多元化带教模式所具有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见习的50名中医专业学生设为研究对象,将入院见习的26名学生设为对照组,24名学生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研究组采用PBL带教法结合目标教学法进行带教.对比两组见习带教前后的临床能力考核成绩.结果 经见习带教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较带教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且研究组各项升级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临床见习中采用PBL带教法与目标教学法联合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各项临床实践能力,并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准确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50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清C肽以及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明显较低,其HbA1c、FPG以及2hPG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中,能够有效反应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谢福生;赵莲;汪红;王敏;程成全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组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28例),护理管理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体系,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2.86%、71.43%,2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依次为7.14%、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蒲星鑫;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对诊断心血管疾病时引入血脂检验方法 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心血管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C、TG、APOB、LDL-C等方面较高,而对照组较低.但对照组APOAI、HDL-C较高.结论 在诊断心血管病症中,利用检验患者血脂就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作者:金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医推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A组与B组,各53例.A组给予中医推拿+药物穴位注射治疗,B组给予药物穴位注射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B组为84.9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检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肩周炎患者行中医推拿+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改善疼痛症状和相关指标,具有较佳的推广价值.
作者:翟磊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将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有效确切,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邵明建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前白蛋白水平的测定,探讨其作为评价胎儿营养、感染状况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连续搜集样本,根据人群性别分男、女两组,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对象自胎儿娩出后,配合产科采集脐静脉血2 mL(不含溶血标本)送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前白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 男婴组PA(72.37±14.25)mg/L,女婴组PA(104.53±26.9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可作为胎儿近期宫内营养状况和新生儿感染的综合评估指标,指导孕期和新生儿出生后保健工作,所以脐血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意义重大,早期新生儿营养不良和感染,如未及时发现延误或失去了治疗时机,将对新生儿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廖珍;丁庚才;吴恩纲;吴冰;李嘉卫;何丽芳;莫庆新;劳忠婵;陈靖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