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高热病人的临床护理分析研究

宋春艳

关键词:高热患者, 临床护理, 高热病人, 高热, 降温
摘要:目的 通过对高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今后指导类似的患者提供康复的帮助.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35例高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高热是指体温高述39℃ ~40℃的患者,临床表现出过高热则会在41℃以上.高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结论 高热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比如说各种传染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以及胶原性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抗炎及抗氧自由基的效应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抗氧自由基及抗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L-23和IL-17炎症轴水平以及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IL-23和IL-17水平以及MDA、AOPP、T-AOC等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自由基及抗炎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明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初探循证医学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医学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医学,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医学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国栋;楼佳平;林二妹;黄竹林;韩龙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0%、95.2%,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改善.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

    目的 研究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研究.随机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46例患者使用常规降压法,实验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舌操配合穴位贴敷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82.61%.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舌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四肢骨折继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康玉闻;金中华;陈玉梅;冯周莲;杜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差异研究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尿毒症患者60例,以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n=30)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iPTH下降率、P下降率、β2-M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BUN下降率、Cr下降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发生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裴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应用奥马哈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在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应用奥马哈系统,统计护理三个月后,研究患者院外护理不当事件相关指标,自我效能感、焦虑和抑郁、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奥马哈认知、状况、行为(KBS)成效各参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共存在院外护理问题864个,涉及领域包括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和健康行为,其中发生率高的几个护理问题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药物治疗方案和联络社会资源(各占95.83%)、循环(91.67%)、消化-水合、居住环境和营养(各占87.50%);护理后,研究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可高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增强其自理能力并降低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与分析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84例,随后采取奇偶数将84例患者分为硝酸异山梨酯组与联用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各42例.其中硝酸异山梨酯组患者采取单纯的硝酸异山梨酯药物治疗,而联用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在采取硝酸异山梨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结果 联用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电泳时同等情况显著优于硝酸异山梨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丽芬;耿向东;姚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80例,Real-time PCR检测骨科止血带使用前后患者血清miR-141表述改变,以患者血清miR-141相对表达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miR-14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ELISA法检测止血带使用后患者SOD、TNF-α及IL-8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止血带使用后,miR-141表达上调(P<0.05),miR-14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an分析表明miR-141表述与血清SOD、TNF-α、IL-8明显相关(rho=-0.329,0.284,0.421,P=0.000,0.016,0.000).结论 miR-141高表达对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目的 研究剖宫产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行剖宫产麻醉产妇69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实施罗哌卡因麻醉,剂量为12mg,B组在A组上加行芬太尼麻醉,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将B组分为B1组与B2组,B1组剂量为5μg,B2组剂量为10μ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剖宫产麻醉中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A组,其中B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1组与A组,B2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剖宫产中用12 mg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麻后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电图检查方法与护理干预效果急性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冠心痛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实施全面系统化护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存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护理依存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依存性,让患者愿意接受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论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患者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普通护理和相关药物治疗,研究组运用中医护理和相关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的并发症,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程度较高,中医护理受到一致好评.结论 中医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运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变;陈娟;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即A组患者施以胺碘酮单药救治,B组患者施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96.00%> 72.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即32.00%> 8.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围手术期脑肿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6)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46)采用人性化护理,较比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SCL-90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开展人性化护理方案,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并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节约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HD介入治疗患者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及感染控制情况

    目的 分析CHD介入治疗患者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及感染控制情况.方法 我院接诊的256例CHD介入手术患者分成A组和B组进行比较分析,各128例.B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依从性调研,比较两组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成分.结果 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调研中,A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B组,有差异(P<0.05);随机抽取的患者出院6个月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有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发生率为16.41%,明显高于A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染发生率为6.25%,高于A组的2.34%.结论 CHD介入治疗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覃于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的恢复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为27.15±2.34 mL,住院时间为6.61±2.42天,显著少于对照组(51.52±3.08)ml;(11.82±3.67)d;研究组手术时间与肠蠕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维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相关科室中所收到并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并且在所有患者都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平均性的分组,每组50例.其中分别对两组进行命名,以对照命名的患者接受的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4%,手术后患者的NI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以观察进行命名的组别中,患者在接受了相应手术之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状的几率是8.7%,这样的结果也明显比对照命名的患者低,明显低于这两个组终能够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给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疗机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中医运用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来展现出推拿手法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其疗效.方法 将60例我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推拿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组进行观察治疗,结果 发现推拿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针灸治疗.结论 推拿手法治疗的方法见效快、费用低而且痛苦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治疗方法.

    作者:谢瑞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中西药联用交互作用分析方法的思考

    冠心病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慢性多发疾病,此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死亡主因之一.现阶段,中药、西药合用于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对冠心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交互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探索出中西医联合干预临床治疗评价的新型方法,进而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陈志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