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及护理干预

谢艳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心电图检查,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电图检查方法与护理干预效果急性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冠心痛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实施全面系统化护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天士力集团冠心病相关专利布局分析

    本文通过专利检索等文献调研方法,对天士力集团冠心病相关专利的整体布局进行分析,以期从相关专利产品中分析其核心专利以及授权专利的社会经济价值.

    作者:吴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观察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肛肠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音乐疗法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64±0.62)、SAS评分(41.48±8.50)、护理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5.14±0.65)、(60.68±8.56)、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19.6795、11.2543、10.2857,P<0.05).结论 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的恢复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为27.15±2.34 mL,住院时间为6.61±2.42天,显著少于对照组(51.52±3.08)ml;(11.82±3.67)d;研究组手术时间与肠蠕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维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索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1日~2018年3月21日期间我科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6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8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焦虑评分(18.65±2.62)分、抑郁评分(17.33±2.3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实施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情绪.

    作者:韦红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救治时,配合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进行得到有效救治,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玉彬;李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牡丹江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牡丹江市2008-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特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严防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株的输入,为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收集牡丹江市2008~2017年AFP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牡丹江市共报告AFP病例87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牡丹江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具备及时发现脊灰输入病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作者:邢力莉;于世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中西药联用交互作用分析方法的思考

    冠心病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慢性多发疾病,此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死亡主因之一.现阶段,中药、西药合用于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对冠心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交互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探索出中西医联合干预临床治疗评价的新型方法,进而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陈志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资料85例予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45例)于此基础上予益气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低切全血度(8.00±0.51)mPa.s、血浆黏度(1.50±1.10) mPa.s等均较对照组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应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小燕;赵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试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后恢复的具体疗效.方法 从本院自2015.1~2017.6接诊的相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也明显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但是实验组显著高出参照组数据;实验组的护理后病患生活质量评估数据也要优于参照组.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刘变;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观察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产妇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产妇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45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指标和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5.63±0.55)d、(38.68±1.91)h、(22.24±1.48)h、(30.36±1.35)h明显快于对照组(8.23±0.76)d、(40.25±1.44)h、(29.26±1.49)h、(40.25±1.1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915、4.4029、22.4233、37.6846,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697,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疼痛,值得为临床推广.

    作者:李成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效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党措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存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护理依存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依存性,让患者愿意接受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于急性或亚慢性湿疹治疗不当,导致长期湿疹不能治愈或反复发作.病因复杂,诊断类型多样,治疗困难.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近两年来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情况,并提出了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建议.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析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抗炎及抗氧自由基的效应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抗氧自由基及抗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L-23和IL-17炎症轴水平以及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IL-23和IL-17水平以及MDA、AOPP、T-AOC等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自由基及抗炎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明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际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服务.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际效果.结果 应用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几率也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病患的恢复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季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

    在新的时代,社会对本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创新的能力.如此就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构建适应本科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作者:陆曲折;刘东强;易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大学生入学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

    目的 快速识别大学生异常心电图,选择心脏辅助检查项目,防治心脏器质性病变.方法 以2017年9月~10月在校医院进行入学健康体检的7620名大一新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变异及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构成比;研究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和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心电图的相关性.结果 统计发现正常心电图检出率为71.31%,正常变异心电图为28.05%,异常心电图0.64%.体重指数异常者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校医要能识别心电图的正常变异,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心电图,降低学生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

    作者:姚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缩小面积大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70、9.0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身体不适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90例T2DM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和体会.结果 两组的疾病认知度、遵医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促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即A组患者施以胺碘酮单药救治,B组患者施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96.00%> 72.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即32.00%> 8.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