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措吉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疗效,切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6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癫痫发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掌握本组患者的随访发作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得到改善,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6个月,61例无发作,5例偶尔发作.结论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癫痫患者实现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癫痫发作,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武玉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2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针对误差产生原因,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将带来严重后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应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等过程中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作者:吕朝晖;杨璐嘉;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卫生保健的主要负担之一,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占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以冠心病尤为常见,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许多研究将目标集中在新的预后指标的识别上.如果能在早期就能筛选出潜在的高危人群,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预防及治疗措施,针对个体化优化治疗,那么就可以明显的降低致死率,对该类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潜在的炎性标志物.临床研究表明,高单核细胞及低高密度度脂蛋白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相关.在所有研究中,MHR都与全身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相关,并被定义为心血管疾病中一种新的基于炎症的预后标志物.本文旨在综述MHR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波;申晓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医学检验分析前产生误差的具体原因,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减少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误差,提高准确度.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0例临床患者,通过分析他们的病例报告,将产生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所有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类.结果 在1200份病例中有10%的病例由于样本采集过程出现问题而产生误差,直接混淆了医生对医学检验的分析,进而导致分析前的误差出现.仪器和试剂本身出现问题也是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结论 要及时解决造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问题,减少样本采集整个过程的误差,定时检查仪器和试剂以保证医学检验的可行性.
作者:赖秋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和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2016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进行下肢骨科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2例,经数字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82例患者的PT和APTT在手术2天后较之前有所降低,但经过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PT和APTT要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呈现出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高凝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较安全,在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谭季镰;孙玲娟;施廷玉;谭雅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模拟急救训练提高非现役文职护士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利用高仿真模拟人、野战救护训练三维数控仿真模拟平台、模拟场景以及配合演习等训练.结果 52名研究对象对急救技术、团队精神、学习的主动性、综合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 模拟急救训练要讲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有利于非现役文职护士转变角色、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者:杨菲;谢华;杨林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医的脑积水患者25例,对其临床护理方法展开分析.结果 25例脑积水患者经过有效性的临床护理,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获得完全治愈效果的患者7例,获得有效性治疗效果的患者11例,治疗后无明显起色的患者7例.结论 通过有效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脑积水患者的疗效,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适合展开大范围的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关小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许多人误认为针刀疗法是一种西医治疗方法,殊不知类似于针刀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记载.当代医生应用的针刀治疗法是由古代的九针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来的.针刀疗法近些年来成为针灸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一直为针灸学的丰富和发展做着贡献.
作者:张学真;王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L)组,D组术中BIS维持在30~45,L组术中BIS维持在40~ 55,通过简易智能表评分(MMSE),评价术后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差异.结果 D组术后3h,1d,3d的MMES评分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术后7d的MMES评分与L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深麻醉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短期(7d内)的意识障碍,但对于长期的意义不大.
作者:阮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快速识别大学生异常心电图,选择心脏辅助检查项目,防治心脏器质性病变.方法 以2017年9月~10月在校医院进行入学健康体检的7620名大一新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变异及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构成比;研究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和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心电图的相关性.结果 统计发现正常心电图检出率为71.31%,正常变异心电图为28.05%,异常心电图0.64%.体重指数异常者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校医要能识别心电图的正常变异,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心电图,降低学生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
作者:姚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我院教职工体检状况的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学校教职工.310例,均进行教职工的体检,根据体检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发现,教职工中发生率高的疾病有高血脂,肝功能异常以及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结论 根据检测的结果,教职工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教职工的身心的健康,提高全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及血清肾蛋白原(PG)及胃泌素-17 (G-17)水平的影响做探讨.方法 进入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用多潘立酮+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动力及PG及G-17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CRH、MTL、PG、G-17指标数值均可见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体内CRH、MTL、PG、G-17指标数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与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PG、G-17水平.
作者:卓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90例T2DM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和体会.结果 两组的疾病认知度、遵医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促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搜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65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健康的65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超声下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左房室瓣口的大血流速度(E)、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的大运动速度(EA),并计算比值(E/EA).结果 对比两组受检者超声影像下各类指标,可见在观察组中LVEDD、LAD以及E/EA的值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LVEF的数值,可见观察组中平均值都要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时,有分辨率高,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照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剖宫产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行剖宫产麻醉产妇69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实施罗哌卡因麻醉,剂量为12mg,B组在A组上加行芬太尼麻醉,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将B组分为B1组与B2组,B1组剂量为5μg,B2组剂量为10μ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剖宫产麻醉中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A组,其中B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1组与A组,B2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剖宫产中用12 mg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麻后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乡镇卫生院护理差错出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出现38例临床护理差错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有5例是因为缺乏能够专业性的知识导致,占13.16%;有6例是因为护士管理不到位,占15.79%;另外27例则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责任心不够导致,占71.05%.结论 工作时的个人情绪,不严格执行制度,护士责任心不够是导致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及时查找护理差错原因及早进行预防,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
作者:刘田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试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后恢复的具体疗效.方法 从本院自2015.1~2017.6接诊的相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也明显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但是实验组显著高出参照组数据;实验组的护理后病患生活质量评估数据也要优于参照组.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刘变;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1同~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应用抗酸药物治疗,早期留置胃管,鼻饲流食,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28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抗酸药物的基础上,留置胃管鼻饲流食,实施护理措施,能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毕丽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