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
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的新生儿200例,按其出生顺序平均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100例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100例监护组新生儿在与对照组采用一样的护理措施之外,还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2组新生儿的安全护理效果以及对比2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监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 (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 (9/100),可见护理安全管理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及控制作用,对比统计学意义充分(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于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对预防及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值得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积极推广.
作者:国先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2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针对误差产生原因,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将带来严重后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应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等过程中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作者:吕朝晖;杨璐嘉;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抗氧自由基及抗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L-23和IL-17炎症轴水平以及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IL-23和IL-17水平以及MDA、AOPP、T-AOC等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自由基及抗炎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明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T)和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迪;张越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存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护理依存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依存性,让患者愿意接受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90例T2DM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和体会.结果 两组的疾病认知度、遵医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促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中心采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体检中心体检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行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2组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对体检中心服务态度、体检技术及室内环境评分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65.85%)相比,实验组对体检中心总满意率(95.12%)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健康体检中心合理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应予以推广.
作者:龚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在呼吸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后,发生危机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田秋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快速识别大学生异常心电图,选择心脏辅助检查项目,防治心脏器质性病变.方法 以2017年9月~10月在校医院进行入学健康体检的7620名大一新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变异及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构成比;研究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和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心电图的相关性.结果 统计发现正常心电图检出率为71.31%,正常变异心电图为28.05%,异常心电图0.64%.体重指数异常者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校医要能识别心电图的正常变异,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心电图,降低学生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
作者:姚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脑出血后遣症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加以治疗,分析其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018年收治的脑出血后遗症患者136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药物组和体针组,每组68例,对药物组实施西药治疗方法,体针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法,观察两组疗效等相关情况.结果 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7.94%,体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中医辩证论治方案和现代医学的治疗进行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祛除病因,缓解症状及体征.当病人脱危后,急时给于正确的针刺疗法,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昧涛;李娜;李双娇;李燕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产妇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产妇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45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指标和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5.63±0.55)d、(38.68±1.91)h、(22.24±1.48)h、(30.36±1.35)h明显快于对照组(8.23±0.76)d、(40.25±1.44)h、(29.26±1.49)h、(40.25±1.1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915、4.4029、22.4233、37.6846,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697,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疼痛,值得为临床推广.
作者:李成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食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从食物当中汲取的.一直以来,餐饮行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大大小小的餐馆数不胜数.餐饮行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小型的餐饮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卫生没有保障.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的小型餐饮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型餐饮单位当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小型餐饮单位经营效率与卫生标准,提高食品监管力度,以便为人们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作者:周盈;傅春玲;李新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9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熊海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模拟急救训练提高非现役文职护士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利用高仿真模拟人、野战救护训练三维数控仿真模拟平台、模拟场景以及配合演习等训练.结果 52名研究对象对急救技术、团队精神、学习的主动性、综合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 模拟急救训练要讲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有利于非现役文职护士转变角色、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者:杨菲;谢华;杨林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相关科室中所收到并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并且在所有患者都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平均性的分组,每组50例.其中分别对两组进行命名,以对照命名的患者接受的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4%,手术后患者的NI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以观察进行命名的组别中,患者在接受了相应手术之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状的几率是8.7%,这样的结果也明显比对照命名的患者低,明显低于这两个组终能够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给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疗机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医学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医学,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医学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国栋;楼佳平;林二妹;黄竹林;韩龙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高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今后指导类似的患者提供康复的帮助.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35例高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高热是指体温高述39℃ ~40℃的患者,临床表现出过高热则会在41℃以上.高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结论 高热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比如说各种传染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以及胶原性疾病等.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乡镇卫生院护理差错出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出现38例临床护理差错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有5例是因为缺乏能够专业性的知识导致,占13.16%;有6例是因为护士管理不到位,占15.79%;另外27例则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责任心不够导致,占71.05%.结论 工作时的个人情绪,不严格执行制度,护士责任心不够是导致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及时查找护理差错原因及早进行预防,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
作者:刘田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我院教职工体检状况的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学校教职工.310例,均进行教职工的体检,根据体检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发现,教职工中发生率高的疾病有高血脂,肝功能异常以及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结论 根据检测的结果,教职工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教职工的身心的健康,提高全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