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的探讨

王飞;乌兰其其格

关键词:心血管, 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疗效,切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问题.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后者接受中西医护理服务,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较少;从两组患者尿蛋白、血压、血糖对比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中西医护理,可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并改善身体各项指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荣;宋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差异研究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尿毒症患者60例,以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n=30)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iPTH下降率、P下降率、β2-M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BUN下降率、Cr下降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发生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裴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阿托伐他汀治疗及常规心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9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熊海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80例,Real-time PCR检测骨科止血带使用前后患者血清miR-141表述改变,以患者血清miR-141相对表达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miR-14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ELISA法检测止血带使用后患者SOD、TNF-α及IL-8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止血带使用后,miR-141表达上调(P<0.05),miR-14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an分析表明miR-141表述与血清SOD、TNF-α、IL-8明显相关(rho=-0.329,0.284,0.421,P=0.000,0.016,0.000).结论 miR-141高表达对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卫生保健的主要负担之一,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占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以冠心病尤为常见,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许多研究将目标集中在新的预后指标的识别上.如果能在早期就能筛选出潜在的高危人群,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预防及治疗措施,针对个体化优化治疗,那么就可以明显的降低致死率,对该类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潜在的炎性标志物.临床研究表明,高单核细胞及低高密度度脂蛋白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相关.在所有研究中,MHR都与全身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相关,并被定义为心血管疾病中一种新的基于炎症的预后标志物.本文旨在综述MHR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波;申晓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给予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研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6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8.8±1.1)分、HAMD评分(11.9±1.1)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次数(1.64±0.64)次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10.64±2.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患者住院次数.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试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后恢复的具体疗效.方法 从本院自2015.1~2017.6接诊的相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也明显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但是实验组显著高出参照组数据;实验组的护理后病患生活质量评估数据也要优于参照组.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刘变;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资料85例予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45例)于此基础上予益气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低切全血度(8.00±0.51)mPa.s、血浆黏度(1.50±1.10) mPa.s等均较对照组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应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小燕;赵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目的 研究剖宫产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行剖宫产麻醉产妇69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实施罗哌卡因麻醉,剂量为12mg,B组在A组上加行芬太尼麻醉,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将B组分为B1组与B2组,B1组剂量为5μg,B2组剂量为10μ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剖宫产麻醉中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A组,其中B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1组与A组,B2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剖宫产中用12 mg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麻后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牡丹江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牡丹江市2008-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特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严防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株的输入,为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收集牡丹江市2008~2017年AFP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牡丹江市共报告AFP病例87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牡丹江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具备及时发现脊灰输入病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作者:邢力莉;于世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天士力集团冠心病相关专利布局分析

    本文通过专利检索等文献调研方法,对天士力集团冠心病相关专利的整体布局进行分析,以期从相关专利产品中分析其核心专利以及授权专利的社会经济价值.

    作者:吴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救治时,配合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进行得到有效救治,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玉彬;李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32%(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 (24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1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的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疗效,切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刀疗法在临床被广泛推广的原因探究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许多人误认为针刀疗法是一种西医治疗方法,殊不知类似于针刀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记载.当代医生应用的针刀治疗法是由古代的九针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来的.针刀疗法近些年来成为针灸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一直为针灸学的丰富和发展做着贡献.

    作者:张学真;王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治疗中胺碘酮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后VA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胺碘酮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62.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AMI后VA效果显著,其能够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邓德民;周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研究

    目的 探究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别倍于常规西医和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通过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满国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