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力莉;于世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情况.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6例,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四组,将其命名为阿奇霉素组、左氧氟沙星组、头孢唑肟钠组与头孢曲松钠组,每组各24例.其中阿奇霉素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左氧氟沙星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头孢唑肟钠组患者采取头孢唑肟钠药物治疗,而头孢曲松钠组患者采取头孢曲松钠药物治疗.结果 四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左氧氟沙星组与头孢曲松钠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阿奇霉素组以及头孢唑肟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抗生素药物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左氧氟沙星以及头孢曲松钠药物治疗费用更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常武;庄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存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护理依存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依存性,让患者愿意接受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84例,随后采取奇偶数将84例患者分为硝酸异山梨酯组与联用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各42例.其中硝酸异山梨酯组患者采取单纯的硝酸异山梨酯药物治疗,而联用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在采取硝酸异山梨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结果 联用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电泳时同等情况显著优于硝酸异山梨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丽芬;耿向东;姚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健康教育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实施健康教育对于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有显著效果,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丁艳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模拟急救训练提高非现役文职护士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利用高仿真模拟人、野战救护训练三维数控仿真模拟平台、模拟场景以及配合演习等训练.结果 52名研究对象对急救技术、团队精神、学习的主动性、综合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 模拟急救训练要讲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有利于非现役文职护士转变角色、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者:杨菲;谢华;杨林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即A组患者施以胺碘酮单药救治,B组患者施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96.00%> 72.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即32.00%> 8.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上报的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给药ADR发生率为91.64%,抗感染类药物ADR发生率26.78%,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为25.00%,营养类药物ADR发生率10.71%,其余的品种比较分散.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变态反应为主占48.21%.结论 对药品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并掌握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合理规范的使用药物,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乔连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在呼吸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后,发生危机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田秋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7例患者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2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70%、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作者:候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肛肠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音乐疗法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64±0.62)、SAS评分(41.48±8.50)、护理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5.14±0.65)、(60.68±8.56)、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19.6795、11.2543、10.2857,P<0.05).结论 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在新的时代,社会对本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创新的能力.如此就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构建适应本科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作者:陆曲折;刘东强;易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本院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54例不予二甲双胍口服.12周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T3、FT4、TSH、TPOAB、TG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口服二甲双胍,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各项指标均无影响.
作者:张艳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方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07月~2017年0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必要时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中药方口服,治疗三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88例(86.3%),高于对照组的71例(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01,P=0.002);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为(5.1±0.8)分,短于对照组的(8.3±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31);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6.9%),对照组出现5例(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6,P=0.528).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方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曹元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32%(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 (24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1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高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今后指导类似的患者提供康复的帮助.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35例高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高热是指体温高述39℃ ~40℃的患者,临床表现出过高热则会在41℃以上.高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结论 高热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比如说各种传染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以及胶原性疾病等.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抗氧自由基及抗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L-23和IL-17炎症轴水平以及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IL-23和IL-17水平以及MDA、AOPP、T-AOC等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自由基及抗炎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明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快速识别大学生异常心电图,选择心脏辅助检查项目,防治心脏器质性病变.方法 以2017年9月~10月在校医院进行入学健康体检的7620名大一新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变异及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构成比;研究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和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心电图的相关性.结果 统计发现正常心电图检出率为71.31%,正常变异心电图为28.05%,异常心电图0.64%.体重指数异常者心电图正常变异或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校医要能识别心电图的正常变异,筛查出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心电图,降低学生发生心脏意外的风险.
作者:姚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试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后恢复的具体疗效.方法 从本院自2015.1~2017.6接诊的相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也明显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但是实验组显著高出参照组数据;实验组的护理后病患生活质量评估数据也要优于参照组.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刘变;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90例T2DM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和体会.结果 两组的疾病认知度、遵医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促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华;高有才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