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4~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乔连青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上报的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给药ADR发生率为91.64%,抗感染类药物ADR发生率26.78%,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为25.00%,营养类药物ADR发生率10.71%,其余的品种比较分散.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变态反应为主占48.21%.结论 对药品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并掌握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合理规范的使用药物,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即A组患者施以胺碘酮单药救治,B组患者施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96.00%> 72.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即32.00%> 8.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0%、95.2%,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改善.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本院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54例不予二甲双胍口服.12周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T3、FT4、TSH、TPOAB、TG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口服二甲双胍,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各项指标均无影响.

    作者:张艳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33例肾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33例肾炎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肾炎患者33例,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下分为护理组(n=17)和对比组(n=16),对比组实施常规肾炎护理,护理组实施人文关怀肾炎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治疗护理满意率为88.24%,对比组护理满意率为56.5%,护理组显著高于对比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更佳,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和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和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人员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因子相关数据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保证患者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欢;王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的恢复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为27.15±2.34 mL,住院时间为6.61±2.42天,显著少于对照组(51.52±3.08)ml;(11.82±3.67)d;研究组手术时间与肠蠕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维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效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党措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参与型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大小.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第二组为观察组,对患者采用参与性护理模式.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技能以及自护意识等进行时比.经过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肺结核患者的自护责任感和能力都明显此对照组患者的高,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情绪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比观察组患者要明显得多.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的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疗效,切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谈小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难点与对策

    食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从食物当中汲取的.一直以来,餐饮行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大大小小的餐馆数不胜数.餐饮行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小型的餐饮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卫生没有保障.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的小型餐饮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型餐饮单位当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小型餐饮单位经营效率与卫生标准,提高食品监管力度,以便为人们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作者:周盈;傅春玲;李新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牡丹江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牡丹江市2008-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特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严防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株的输入,为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收集牡丹江市2008~2017年AFP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牡丹江市共报告AFP病例87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牡丹江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具备及时发现脊灰输入病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作者:邢力莉;于世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救治时,配合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进行得到有效救治,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玉彬;李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APACHE Ⅲ评分系统在评估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估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同时采用APACHEⅢ(急性生理、年龄、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中,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Ⅲ评分(22.10±10.25)分和(50.13±22.17)分,NIHSS评分(14.36±10.13)分和(31.22±13.47)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APACHEⅢ评分方法曲线下面积为0.848,标准误为0.017,95%可信区间为(0.816~0.881);NIHSS评分方法曲线下面积为0.806,标准误为0.019,95%可信区间为(0.768~0.844),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敏感度为0.749,特异度为0.802,NIHSS评分敏感度为0.702,特异度为0.815,二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PACHEⅢ和NIHSS评分系统敏感度、特异度均比较理想,但应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能够使临床上对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更科学、更合理,为临床上积极采取干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于晓钧;唐旭军;孙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新发型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由抗NMDAR抗体介导,青年女性好发,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此文对抗NMDAR脑炎的研究进展简单综述.

    作者:李源;杨薇;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围手术期脑肿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6)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46)采用人性化护理,较比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SCL-90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开展人性化护理方案,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并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节约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2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针对误差产生原因,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将带来严重后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应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等过程中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作者:吕朝晖;杨璐嘉;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32%(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 (24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1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L)组,D组术中BIS维持在30~45,L组术中BIS维持在40~ 55,通过简易智能表评分(MMSE),评价术后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差异.结果 D组术后3h,1d,3d的MMES评分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术后7d的MMES评分与L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深麻醉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短期(7d内)的意识障碍,但对于长期的意义不大.

    作者:阮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试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后恢复的具体疗效.方法 从本院自2015.1~2017.6接诊的相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也明显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但是实验组显著高出参照组数据;实验组的护理后病患生活质量评估数据也要优于参照组.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刘变;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