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真;王杰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患者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普通护理和相关药物治疗,研究组运用中医护理和相关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的并发症,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程度较高,中医护理受到一致好评.结论 中医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运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变;陈娟;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我院教职工体检状况的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学校教职工.310例,均进行教职工的体检,根据体检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发现,教职工中发生率高的疾病有高血脂,肝功能异常以及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结论 根据检测的结果,教职工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教职工的身心的健康,提高全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大便失禁重症患者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10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1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失禁性皮炎发生率观察比较,观察组3.92% (2/51)与对照组15.69% (8/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86.27% (44/51)、98.04% (50/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便失禁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下,对控制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可在护理实践中将该种模式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肛肠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音乐疗法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64±0.62)、SAS评分(41.48±8.50)、护理满意度95.00%均优于对照组(5.14±0.65)、(60.68±8.56)、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2=19.6795、11.2543、10.2857,P<0.05).结论 音乐疗法对肛肠病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食物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从食物当中汲取的.一直以来,餐饮行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大大小小的餐馆数不胜数.餐饮行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小型的餐饮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卫生没有保障.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的小型餐饮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型餐饮单位当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小型餐饮单位经营效率与卫生标准,提高食品监管力度,以便为人们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作者:周盈;傅春玲;李新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救治时,配合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进行得到有效救治,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玉彬;李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从根本上保证临床疗效,切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飞;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2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针对误差产生原因,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将带来严重后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应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等过程中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作者:吕朝晖;杨璐嘉;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miR-141对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80例,Real-time PCR检测骨科止血带使用前后患者血清miR-141表述改变,以患者血清miR-141相对表达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miR-14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ELISA法检测止血带使用后患者SOD、TNF-α及IL-8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止血带使用后,miR-141表达上调(P<0.05),miR-14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TNF-α及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Spearman分析表明miR-141表述与血清SOD、TNF-α、IL-8明显相关(rho=-0.329,0.284,0.421,P=0.000,0.016,0.000).结论 miR-141高表达对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心衰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次数(1.64±0.64)次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10.64±2.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患者住院次数.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的新生儿200例,按其出生顺序平均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100例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100例监护组新生儿在与对照组采用一样的护理措施之外,还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2组新生儿的安全护理效果以及对比2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监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 (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 (9/100),可见护理安全管理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及控制作用,对比统计学意义充分(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于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对预防及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值得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积极推广.
作者:国先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医学检验分析前产生误差的具体原因,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减少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误差,提高准确度.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0例临床患者,通过分析他们的病例报告,将产生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所有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类.结果 在1200份病例中有10%的病例由于样本采集过程出现问题而产生误差,直接混淆了医生对医学检验的分析,进而导致分析前的误差出现.仪器和试剂本身出现问题也是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结论 要及时解决造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问题,减少样本采集整个过程的误差,定时检查仪器和试剂以保证医学检验的可行性.
作者:赖秋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资料85例予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40例)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45例)于此基础上予益气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低切全血度(8.00±0.51)mPa.s、血浆黏度(1.50±1.10) mPa.s等均较对照组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应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小燕;赵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王玉林名老中医运用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2治疗面瘫的学术经验.方法 通过探究王玉林名老中医对面瘫病因、病机及用药经验的归纳、整理,结合病案分析,总结名老中医穴位注射面瘫的学术思想.结果 王玉林名老中医应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的治疗效果显著,为日后治疗面瘫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王玉林名老中医对于面瘫的理解及治疗值得传承,有利于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程晓娟;王叶;黄海平;李正胜;谢娟;周玉华;刘维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医学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医学,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循证医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医学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国栋;楼佳平;林二妹;黄竹林;韩龙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治疗中胺碘酮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后VA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胺碘酮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62.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AMI后VA效果显著,其能够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邓德民;周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牡丹江市2008-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特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严防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株的输入,为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收集牡丹江市2008~2017年AFP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牡丹江市共报告AFP病例87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牡丹江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具备及时发现脊灰输入病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作者:邢力莉;于世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标 探究并分析对痔疮出血患者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痔疮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手术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将实施传统套扎术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以及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痔疮出血患者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能够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广泛的应用.
作者:耿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许多人误认为针刀疗法是一种西医治疗方法,殊不知类似于针刀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记载.当代医生应用的针刀治疗法是由古代的九针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来的.针刀疗法近些年来成为针灸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一直为针灸学的丰富和发展做着贡献.
作者:张学真;王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中心采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体检中心体检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行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2组体检者对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对体检中心服务态度、体检技术及室内环境评分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65.85%)相比,实验组对体检中心总满意率(95.12%)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健康体检中心合理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应予以推广.
作者:龚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