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娟;王叶;黄海平;李正胜;谢娟;周玉华;刘维琴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将90例T2DM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和体会.结果 两组的疾病认知度、遵医依从性、血糖控制率、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DM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遵医行为,促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搜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65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健康的65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超声下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左房室瓣口的大血流速度(E)、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的大运动速度(EA),并计算比值(E/EA).结果 对比两组受检者超声影像下各类指标,可见在观察组中LVEDD、LAD以及E/EA的值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LVEF的数值,可见观察组中平均值都要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时,有分辨率高,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照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牡丹江市2008-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特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严防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株的输入,为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收集牡丹江市2008~2017年AFP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8~2017年牡丹江市共报告AFP病例87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牡丹江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具备及时发现脊灰输入病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作者:邢力莉;于世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L)组,D组术中BIS维持在30~45,L组术中BIS维持在40~ 55,通过简易智能表评分(MMSE),评价术后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差异.结果 D组术后3h,1d,3d的MMES评分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组术后7d的MMES评分与L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深麻醉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短期(7d内)的意识障碍,但对于长期的意义不大.
作者:阮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问题.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后者接受中西医护理服务,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较少;从两组患者尿蛋白、血压、血糖对比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中西医护理,可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并改善身体各项指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荣;宋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尿毒症患者60例,以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n=30)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iPTH下降率、P下降率、β2-M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BUN下降率、Cr下降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发生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裴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大小.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第二组为观察组,对患者采用参与性护理模式.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技能以及自护意识等进行时比.经过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肺结核患者的自护责任感和能力都明显此对照组患者的高,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情绪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比观察组患者要明显得多.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将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到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救治时,配合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进行得到有效救治,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玉彬;李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别倍于常规西医和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通过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满国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针对33例肾炎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肾炎患者33例,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下分为护理组(n=17)和对比组(n=16),对比组实施常规肾炎护理,护理组实施人文关怀肾炎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治疗护理满意率为88.24%,对比组护理满意率为56.5%,护理组显著高于对比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更佳,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方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07月~2017年0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104),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必要时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中药方口服,治疗三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88例(86.3%),高于对照组的71例(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01,P=0.002);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为(5.1±0.8)分,短于对照组的(8.3±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31);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6.9%),对照组出现5例(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6,P=0.528).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方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曹元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32%(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 (24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18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情况.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6例,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四组,将其命名为阿奇霉素组、左氧氟沙星组、头孢唑肟钠组与头孢曲松钠组,每组各24例.其中阿奇霉素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左氧氟沙星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头孢唑肟钠组患者采取头孢唑肟钠药物治疗,而头孢曲松钠组患者采取头孢曲松钠药物治疗.结果 四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左氧氟沙星组与头孢曲松钠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阿奇霉素组以及头孢唑肟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抗生素药物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左氧氟沙星以及头孢曲松钠药物治疗费用更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常武;庄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的新生儿200例,按其出生顺序平均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100例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100例监护组新生儿在与对照组采用一样的护理措施之外,还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2组新生儿的安全护理效果以及对比2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监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 (1/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 (9/100),可见护理安全管理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及控制作用,对比统计学意义充分(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于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对预防及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值得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积极推广.
作者:国先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72份,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针对误差产生原因,在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将带来严重后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应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等过程中均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
作者:吕朝晖;杨璐嘉;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患者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普通护理和相关药物治疗,研究组运用中医护理和相关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的并发症,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程度较高,中医护理受到一致好评.结论 中医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运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变;陈娟;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护理组的自我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白护责任感、自我意念和健康知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法在治疗肝移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即A组患者施以胺碘酮单药救治,B组患者施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即96.00%> 72.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即32.00%> 8.00%,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于急性或亚慢性湿疹治疗不当,导致长期湿疹不能治愈或反复发作.病因复杂,诊断类型多样,治疗困难.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近两年来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情况,并提出了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建议.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病位病性辨证法是一种适用于中医内、外、妇、儿科的相对简易并且便于操作的诊断模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都能从中受益.
作者:高成宝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