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玉洪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则联合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3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1.5±0.6)分,SDS评分为(1.8±0.5)分,两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以求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就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东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之为依据设计优化内科护理沟通的策略,提高内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优化内科护理沟通的策略;选取2016年09月~2017年09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内科患者为实验组,给予患者优化后的内科护理沟通.比较两组的沟通问题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1)内科护理沟通问题主要包括护理态度不佳、护理技术不佳、护理方法不得当、护理等待时间过长、治疗费用过高等;(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沟通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沟通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护理沟通是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关键,应重视内科护理沟通,积极解决内科护理沟通问题,要善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发展人本核心护理等手段优化内科护理,促使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张丽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研究血液病毒采用核酸检验与酶联免疫检测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0000位患者的血浆样本平均分为两份,分别采用核算检验与酶联免疫进行检测,观察组的10000份血液样本采用核酸检验方法,对照组10000份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10000份血液样本中其阴性有9940份为阴性,60份为阳性,阳性率为0.6%,对照组10000份血液样本中阴性有9830份为阴性,170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7%,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其病毒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血液病毒检测,采用核算检验能够显著的保证检验的准确率,其检查效果高于酶联免疫检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分析其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8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中,室性心律失常者的占比大,为69例(82.1%).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主要为室性心律失常,即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
作者:岳雄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在社区门诊接收治疗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高血压控制率偏低,而设法避免这一系列误区,能促使患者获得较多的益处.
作者:黄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04例,根据干预方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眩晕评估量表分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眩晕评估量表分值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分别为0.56±0.22分和23.31±3.12分,观察组为0.54±0.21分、23.32±3.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眩晕评估量表分值0.95±0.31分、55.31±8.03分比对照组0.78±1.24分、42.01±3.12分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眩晕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秋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针灸推拿与药物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2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推拿与药物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尹钢;魏冬梅;孙雪英;邱学荣;于海洋;王卫红;陈禹含;陈敬予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50例初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命名为实验组,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体检人员,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实验人员同时应用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随后对比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折血分数.结果 在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比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要高,且实验组患者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高于对照组,折血分数低于对照组,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在高血压心脏病确诊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对于心电图诊断方式而言,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确诊率更高,适合被医护人员作为首选.
作者:朱顺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总结笔者治疗头痛的经验:外感风寒型以头痛紧束感,得温得按痛减为主症,羌活冲和汤加减;瘀血阻滞型,以头部刺痛固定不移为主症,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阳上亢型以头胀痛为主症,天麻钩藤饮或并杞菊地黄汤出入.
作者:陈如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球囊扩张(PTCA)导管510(k)注册申报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相关申请人对此类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编写的质量和加快FDA审评审批效率.方法 依据FDA法规21CFR对医疗器械准入的要求及作者参与提交此类产品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对共性及多发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供法规要求下的解决思路,为申请人或企业提供参考.结果 作者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球囊扩张(PTCA)导管510(k)注册申报中常见的问题,并给出常见问题的法规出处及解决方法,为其他申请人或企业的注册申报工作给予有效指引.结论 企业作为注册申请人,应加强对法规、标准和指导原则等文件的学习,提高申报资料编写质量,终提升FDA对此类产品注册审评审批的工作效率.
作者:史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针对我院眼科的白内障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观察其联创诊断与手术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病人200名,并将这200名白内障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每组各100人.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通过采取小切口囊外的摘除手术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小切口囊外的摘除手术的观察组中的临床总有效率要远远的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白内障的病人进行确诊之后使用小切口囊外的摘除手术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医学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解痉通脉汤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12月我科室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解痉通脉汤加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片,对照组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加阿司匹林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LVEF、LVFS以及E/A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的LVEF、LVFS以及E/A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痉通脉汤加单硝酸异山梨加阿司匹林的治疗组,在心功能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加阿司匹林片的对照组.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在老年重度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运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在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挑选患者120例,使用分层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运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7 d后的心率、血压、血浆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降低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较常规治疗方式具备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清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探讨阻塞性黄疸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50例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 50例患者中,47例黄疸明显减退,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肝功能显著改善,仅3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预后.
作者:陈菲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并分析其临床检查情况.结果 与心电图相比,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症状检出率要高,且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超能有效提高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针对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代空气质量及其呼吸道问题的比较常见,医院儿科的支气管问题也比较多见,为了缓解现代儿童的护理特殊性,针对哮喘疾病的患儿采取了专业的护理角度,从而降低病情的恶化.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进行分析,根据对照法来进行治疗,使得在后出院上效果满足,疾病缓解等现象.同时也要不断的推动预见性护理的主要优势,为各个科室的满意度带来显著的效果.
作者:孟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壮族人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糖、血脂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壮族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血脂、血糖检查结果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 气虚兼痰瘀互结证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P<0.05),气虚兼痰瘀互结证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P<0.05);气虚兼痰瘀互结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P<0.05),气虚兼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壮族人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可能作为壮族人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
作者:庞延;卢健棋;黄舒培;王林海;刘琛怡;李济廷;卢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就诊的156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心理发展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生理发展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实践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是重要的,既能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又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琦;梁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病患6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0).所有病患都接受常规治疗,A组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