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胆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海军

关键词:温胆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高血压,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温胆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连续药物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对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诊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病患者62例,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护士对其进行整体护理.随机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研究组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在治疗中的肺心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相对较高,两组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护理中,对患者的肺心功能恢复有着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正燕;尹纪梅;李德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60例纳入此次研究.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80)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n=80)则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5%,较之对照组有一定提高(P<0.05).对比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观察组也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 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低氧症状及肺部功能.

    作者:孙玉梅;黄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对于直肠癌根治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入住该院的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1).结论 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够起到提高麻醉效果的作用,降低患者术中疼痛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冬娜;杨丽娜;赵尔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及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冠脉再通率,死亡率及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患者更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张亚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颈性眩晕的日常护理

    目的 阐述颈性眩晕的日常护理方法,制定颈性眩晕的针对性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方法和针对性护理办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结论 在护理颈性眩晕患者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做好健康指导和心理教育工作,提升患者肢体的舒适性,引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实现对颈性眩晕的有效预防.

    作者:解林清;袁霄;宋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小儿厌食症患者采取中医小儿推拿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分别为35例患儿.中医组采取中医推拿法进行治疗,西医组采取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33例(94.29%),西医组为26例(74.29%),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厌食症患儿采取中医推拿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于直肠癌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直肠癌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均较小,该手术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谭兆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药膳粥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

    目的 探讨药膳粥辅助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药物方案一样,同时饮食方案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肪,并且富含新鲜食物.观察组增加药膳粥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压正常56例,血脂正常48例;观察组血压正常92例,血脂正常90例,观察组血压正常和血脂正常病例明显更多,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肌酐更低,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更高,P<0.05.结论 药膳粥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效果明显,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血脂平稳,值得应用.

    作者:麻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在诊断冠脉粥样硬化中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在诊断冠脉粥样硬化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确定冠状动脉病变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40例.选取完毕以后,对这些患者实施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结果 在全部40例患者当中,患有108支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为29例,还有9例患者被确认为三支冠脉重度狭窄.这些患者的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检查结果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对冠脉粥样硬化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安全性较CAG检查高.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是一种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关于临床标本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基本环节的探讨

    在临床检验学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实施临床标本检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临床标本检验质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鉴于此,本文从临床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入手,对临床标本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基本环节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高永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6例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n=43),观察组则给予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n=43),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8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情况及心功能指标,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永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体会

    目的 为了探究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8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致病原因、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科学的诊断治疗方法下,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2.64%,且形成了一定的诊治方案.结论 在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要综合采用医学分析与病情了解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治,提高患者的治愈成功率.

    作者:孙会春;王琳;张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探索

    目的 探究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位置及有效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来我院五官科-(耳鼻喉科)就诊,并患有难治性鼻出血的病患8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病患行鼻内镜检查,并利用微创材料填塞鼻腔结合低温等离子刀(及高频电刀)止血等方式为其行治疗,比对88例病患的出血位置以及治愈率情况.结果 经治疗,88例病患鼻中隔后端出血14例,中鼻道出血6例,下鼻道穹窿部后端出血17例,鼻中隔顶端出血11例,嗅裂后端出血21例,中鼻甲出血4例,下鼻甲后端内侧出血15例;一次性治愈病患83例,一次治愈率为94.32%,二次治愈病患为4例,二次治愈率为4.55%;三次治愈病患为1例,三次治愈率为1.14%.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病患常见出血部位为下鼻道以及嗅裂后端,利用鼻腔镜可有效检测到出血点;利用微创材料填塞鼻腔结合低温等离子刀止血的治疗方式,一次治愈率较高,且病患恢复所需用时较短,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杨明义;陈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成效.方法 本次的5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C1型、C2型、B2型以及B3型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疼痛评分上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保守治疗对于C1和C2型骨折效果更明显;而手术治疗更适合B2和B3型骨折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王谢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5例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1%,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结论 给予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班玉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干预作用

    目的 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后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干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节律达标情况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血压昼夜节律达标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情况,疗效确切.

    作者:李实;卢玉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病患6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0).所有病患都接受常规治疗,A组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研究CT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析CT曲面重建在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分析患者的CT轴位像与CT曲面重建图像,观察结石检出有效率.结果 CT轴位像的结石检出有效率为84.61%;CT曲面重建图像的结石检出有效率为100%;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性质明显,即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CT曲面重建图像相对比CT轴位像更具有参考价值,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王德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作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临床上进行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等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施用于对照组,将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施用于观察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有更为可观的效果,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01).就并发症发生数和满意度方面来说,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x2=6.274,P=0.012;x2=6.274,P=0.006).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沿用并宣传.

    作者:黄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目的 探究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之为依据设计优化内科护理沟通的策略,提高内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优化内科护理沟通的策略;选取2016年09月~2017年09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内科患者为实验组,给予患者优化后的内科护理沟通.比较两组的沟通问题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1)内科护理沟通问题主要包括护理态度不佳、护理技术不佳、护理方法不得当、护理等待时间过长、治疗费用过高等;(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沟通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沟通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护理沟通是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关键,应重视内科护理沟通,积极解决内科护理沟通问题,要善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发展人本核心护理等手段优化内科护理,促使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张丽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