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脉降压汤与替米沙坦配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郭信文

关键词:舒脉降压汤, 替米沙坦, 高血压,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舒脉降压汤与替米沙坦配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比组与联合组,其中给予对比组患者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舒脉降压汤进行相应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组患者采用舒脉降压汤与替米沙坦配合治疗高血压更具治疗优势,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比组,此外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有效应用舒脉降压汤与替米沙坦配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的降低,值得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 针对我院眼科的白内障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观察其联创诊断与手术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病人200名,并将这200名白内障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每组各100人.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通过采取小切口囊外的摘除手术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小切口囊外的摘除手术的观察组中的临床总有效率要远远的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白内障的病人进行确诊之后使用小切口囊外的摘除手术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医学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综合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VAS评分为(2.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2)分(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缓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疼痛症状,这对于稳定病人情绪、加快病人康复十分有利,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齐娜;尹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8例),进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2.39±5.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1.34±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患者并发症疾病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方面的问题.因此将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拥有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白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多环节管理在高血压病患者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多环节管理在高血压病患者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09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纳入本次观察中,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则给予多环节管理.对比2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对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2.00%、63.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1,P>0.05);经不同管理后,观察组对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33,P<0.05);观察组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5.838,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多环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高血压病患者对服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降低服药差错率,促进临床治疗合理用药,确保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效性,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再华;孙飞;刘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简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护理有效性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实践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有较大的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而且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曲瑛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并分析其临床检查情况.结果 与心电图相比,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症状检出率要高,且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超能有效提高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成效.方法 本次的5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C1型、C2型、B2型以及B3型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疼痛评分上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保守治疗对于C1和C2型骨折效果更明显;而手术治疗更适合B2和B3型骨折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王谢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成人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成人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低视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别为(36.79±2.45)分、(37.01±2.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中,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态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是主要因素(P<0.01).结论 成人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针对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态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影响因素,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段雅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验案2则

    近年来,随着心脏X综合征发病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该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心脏X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表现,心电图和(或)运动平板试验成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可排除冠状痉挛的一类疾病.现代临床对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称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目前对其用药规律等尚无统一定论,故治疗效果不甚显著.中医药治疗在中医基础理论背景的指导下,明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对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作者:雷舒扬;张治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单一用药组应用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用药组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要明显短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6%,单一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82%,联合用药组整体治疗效果要好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炎性症状,改善气血分析情况.

    作者:陆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解痉通脉汤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解痉通脉汤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12月我科室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解痉通脉汤加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片,对照组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加阿司匹林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LVEF、LVFS以及E/A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的LVEF、LVFS以及E/A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痉通脉汤加单硝酸异山梨加阿司匹林的治疗组,在心功能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加阿司匹林片的对照组.

    作者:杨振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行疼痛控制护理,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中行疼痛控制护理,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中行术后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后疼痛情况、肿胀分级、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行疼痛控制护理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认知误区及防治措施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在社区门诊接收治疗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高血压控制率偏低,而设法避免这一系列误区,能促使患者获得较多的益处.

    作者:黄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评估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9月收治6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各33例,将联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药患儿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为临床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76%,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有改善,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 相比常规治疗方法,采用联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效果更为突出,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疗效确实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娅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电子腹腔镜清洗效果验证

    对电子腹腔镜施加模拟使用污染物,进行清洗试验,以验证制造商提供的清洗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适合随后的灭菌过程.试验通过模拟电子腹腔镜的使用,对其进行人工污染,在不利的条件下,对电子腹腔镜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检测污染物残留量.检测指标有:碳水化合物、血红蛋白、蛋白质和菌落对数降低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清洗之后内窥镜电子腹腔镜样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微生物的减少量均为可接受的水平,说明测试样品的清洗方法有效.

    作者:郭小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小儿厌食症患者采取中医小儿推拿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分别为35例患儿.中医组采取中医推拿法进行治疗,西医组采取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33例(94.29%),西医组为26例(74.29%),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厌食症患儿采取中医推拿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采取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中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均减小,研究组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差异明显.结论 对于脑血栓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治疗的方式可以明显的减少颈动脉斑块,促进血环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头痛的辨证论治

    总结笔者治疗头痛的经验:外感风寒型以头痛紧束感,得温得按痛减为主症,羌活冲和汤加减;瘀血阻滞型,以头部刺痛固定不移为主症,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阳上亢型以头胀痛为主症,天麻钩藤饮或并杞菊地黄汤出入.

    作者:陈如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及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冠脉再通率,死亡率及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患者更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张亚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观察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04例,根据干预方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眩晕评估量表分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眩晕评估量表分值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分别为0.56±0.22分和23.31±3.12分,观察组为0.54±0.21分、23.32±3.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眩晕评估量表分值0.95±0.31分、55.31±8.03分比对照组0.78±1.24分、42.01±3.12分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眩晕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秋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