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流非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阻塞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并引起静脉壁的炎性改变性疾病,常见于术后等早期下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总结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并对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
作者:张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48例,随机分组.24例予茶碱缓释片常规治疗,入对照组,24例予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入研究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变化有更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效果确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佳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康复医学主要有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宽泛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并不能有效结合,所以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引进了PBL教学法,经过课堂实际效果的检测和参与学生的反馈,PBL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素质都有很强的效用,除此之外,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吕懿彬;黄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AECOPD患者采取平喘止咳汤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加入平喘止咳汤辅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喘止咳汤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马波;王思恒;王善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安神益脑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10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安神益脑汤,对照组服用舒乐安定,疗程均为6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神益脑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显著且优于舒乐安定.
作者:陈璐;冉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12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与心率恢复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并将其分为甲(变时性功能正常)、乙(变时性功能异常)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前、中、后的摄氧量、心率、ST段下降数值与血压,12周运动康复后再次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12周运动康复后两组患者VO2(摄氧量)、VO2peak(运动负荷试验终阶段测定的摄氧量)、HRR1(峰值心率与运动后第1 min心率差)水平方面明显升高,在ST段明显降低,甲组患者改善水平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12周运动康复能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变时性功能正常患者效果更显著,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BASFI评分变化(平卧起、弯腰执笔、坐立直立、触及高位、登台)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病情发展,保持良好的形态姿势,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陈声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季节性流感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对实验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对参照组仅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69%,实验组的退热、咳嗽消退时间快于参照组,症状总积分小于参照组(P<0.05);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疗效确切,可促使患儿症状快速消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贾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小儿咳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应用在小儿咳喘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阳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4月~2018年1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60例展开对比分析,以数字表随机原则分对照组30例给予单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30例则给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的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28)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首先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必要性,后总结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高永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DAPT对体外培养的糖尿病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寻适宜浓度,为研究糖尿病血管再生奠定基础.方法 取已完成鉴定冻存的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复苏与传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加抑制剂,实验组不同浓度的DAPT(0.15、0.30、0.45、0.60、0.75、1.25、2.50、5.00、7.50、10.00、20.00μmol/L),观察0、12、24、48、72 h后进行MTT监测.结果 DAPT对DM大鼠VSMCs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0.15~7.50μmol/L浓度之间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0μmol/L浓度以上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作用曲线,各时间段DAPT对DM大鼠VSMCs细胞的半抑制率大约出现在0.15μmol/L和2.50μmol/L,且72小时时对DM大鼠VSMCs细胞的半抑制率较其余各时间段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PT对DM大鼠VSMCs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之间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浓度过低或过高均无抑制作用,为糖尿病血管再生提供了新位点.
作者:范东旭;刘彦东;薛金枝;王瀚锐;程明勋;金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酒精性心脏病(Alcoholic heart disease,AHD)是近些年临床研究中时而使用的一种诊断名词,泛指酒精滥用导致的心血管损伤.与传统的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诊断相比,AHD诊断更有利于酒精性心血管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
作者:卢薇;王宁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确定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对非勺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勺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睡前服药,对照组清晨起床服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状况.结果 治疗前的两组的DBP和SBP以及MAP比较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2个月,观察组的DBP、SBP以及MAP相关资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非勺型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血压昼夜变化节律.
作者:吴玉兰;侯春辉;陈元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辣木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同体质的人可尝出不同味道.若感受到酸、苦、涩、呕、腥此五味,则分别暗示各个脏腑出现耗损,而甜味代表健康.因其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临床上亚健康人群食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善身体大部分不适,此时再次品尝辣木籽可觉甘醇可口而没有当初难以下咽的感觉.
作者:杨银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结肠癌是人类消化系统中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结肠癌是导致美国第3大常见的癌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近些年许多研究表明,肝癌缺失基因-1(DLC-1)的改变对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有可能成为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将就DLC-1及结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展望做一综述.
作者:张文思;陈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胃炎由胃粘膜炎引起的,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有单纯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有腹部不舒服,伴随着肚子痛,吃不去东西,恶心呕吐现象.慢性胃炎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经常呕吐,大便呈现黑色症状.
作者:龙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2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6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与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血症状轻微.结论 针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方式抗栓治疗,不仅能充分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马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急诊内科昏迷的患者病因进行分析,了解昏迷病患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00例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并加强临床观察、治疗工作.结果 对于200例临床诊断的患者当中,有68例中毒性昏迷的患者,其中有8例患者死亡,有120例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昏迷,其中有4例死亡.其中有8例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其他昏迷,比如说癫痫造成的持续性昏迷的患者有4例.结论 需要及时对昏迷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昏迷的程度减少,大限度让患者的死亡率降低.
作者:左燕芹;何晓燕;周炳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评价雷公藤多甙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选择我院透析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3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就诊的35例设为治疗组,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凤芝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