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蛋白(a)对急性心肌梗死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虹璎;赵红;孙占京

关键词:脂蛋白(a),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溃、出血,进而快速形成血栓,阻塞血流,致使血管供应处心肌急剧缺血,从而损伤或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除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包括AMI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体遗传和所处环境风险因素得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血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实;卢玉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其颈动脉斑块产生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后对炎性介质以及颈动脉板块作用.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分析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板块大小、数量、厚度以及IM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同时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S患者中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情况获得明显的改善.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80例初始多耐药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初始多耐药结核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诊断为初始多耐药结核的80例患者.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至少耐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其中,痰菌转阴55例,转阴率达68.75%,病情终好转72例,好转率达90.00%.死亡5例,死亡率为6.25%.结论 初始多耐药结核的治疗仍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为主,仍要选用一些相对敏感或之前未曾使用的药物.对于耐药严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能继续接受耐药治疗,应给予中医中药及免疫调节治疗,严格执行DOTS方案,以有效减少其多耐药性.

    作者:费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12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和心率恢复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12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与心率恢复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并将其分为甲(变时性功能正常)、乙(变时性功能异常)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前、中、后的摄氧量、心率、ST段下降数值与血压,12周运动康复后再次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12周运动康复后两组患者VO2(摄氧量)、VO2peak(运动负荷试验终阶段测定的摄氧量)、HRR1(峰值心率与运动后第1 min心率差)水平方面明显升高,在ST段明显降低,甲组患者改善水平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12周运动康复能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变时性功能正常患者效果更显著,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辣木籽之五味辩症及临床应用

    辣木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同体质的人可尝出不同味道.若感受到酸、苦、涩、呕、腥此五味,则分别暗示各个脏腑出现耗损,而甜味代表健康.因其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临床上亚健康人群食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善身体大部分不适,此时再次品尝辣木籽可觉甘醇可口而没有当初难以下咽的感觉.

    作者:杨银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联合组给予缬沙坦+非洛地平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25.90±8.47)mmHg、舒张压(73.96±2.40)mmHg、有效率95.92%、不良反应4.0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40.65±6.19)mmHg、舒张压(80.44±2.06)mmHg、有效率85.71%、不良反应16.33%.两组对比,联合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可将该方法,应用到高血压的治疗中,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低于观察组,且并发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俊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酒精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酒精性心脏病(Alcoholic heart disease,AHD)是近些年临床研究中时而使用的一种诊断名词,泛指酒精滥用导致的心血管损伤.与传统的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诊断相比,AHD诊断更有利于酒精性心血管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

    作者:卢薇;王宁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探讨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流非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阻塞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并引起静脉壁的炎性改变性疾病,常见于术后等早期下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总结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并对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

    作者:张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海洛因依赖者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东省泰安市接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221例,对其进行不良反应问卷调查,总结调查结果 ,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序前五名为:便秘为33.48%,口干为23.08%,嗜睡为20.81%,出汗为15.84%,性欲下降为13.57%.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沙酮维持治疗出现不良反应与性别、入组后平均剂量均有关(P<0.01),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普遍存在不良反应,为此,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应当积极加强不良反应的处理以便更好的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

    目的 对中药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2例,将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类,参照组当中有患者76例,观察组当中有患者76例,参照组采取西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在组间差异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和参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两组的组间差距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药联合西沙必利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能够让胃功能改善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炳增;左燕芹;何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的设计及有效应用

    目的 对传统的眼科手术托盘进行改良,分析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实施切除玻璃体治疗视网膜脱落的病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各组分别包括40例病患.术中,观察组病患采用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对照组病患采用传统眼科手术托盘.对两组病患在术中的舒适性、医生的疲劳程度和手术时间等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舒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患、医生的疲劳程度轻于对照组病患,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舒适性,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医生的疲劳程度,应用效果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手段,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依折麦布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绞痛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5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3D腹腔镜下传统侧方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观察指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入路对于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主动进食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易损伤患者血管,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黎峰;禤锦峰;龚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探讨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康复医学主要有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宽泛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并不能有效结合,所以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引进了PBL教学法,经过课堂实际效果的检测和参与学生的反馈,PBL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素质都有很强的效用,除此之外,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吕懿彬;黄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肝癌缺失基因-1在结肠癌中的相关性研究

    结肠癌是人类消化系统中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结肠癌是导致美国第3大常见的癌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近些年许多研究表明,肝癌缺失基因-1(DLC-1)的改变对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有可能成为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将就DLC-1及结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展望做一综述.

    作者:张文思;陈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研究抗生素对附件炎性包块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附件炎性包块经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的60例附件炎性包块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在入组后利用随机法将其分为Ⅰ组(抗生素)、Ⅱ组(千金片)及Ⅲ组(抗生素联合千金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0.0%,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Ⅲ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Ⅰ组与Ⅱ组患者(P<0.05);Ⅱ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千金片治疗附件炎性包块的效果较为理想,联合使具有协同作用,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高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对非勺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确定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对非勺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勺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睡前服药,对照组清晨起床服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状况.结果 治疗前的两组的DBP和SBP以及MAP比较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2个月,观察组的DBP、SBP以及MAP相关资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非勺型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血压昼夜变化节律.

    作者:吴玉兰;侯春辉;陈元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患者98例为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平均分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29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24例,有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昌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48例,随机分组.24例予茶碱缓释片常规治疗,入对照组,24例予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入研究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变化有更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效果确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佳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