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谢敏华

关键词:腰硬, 麻醉, 无痛分娩,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6例,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n=23),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n=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无痛分娩中的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另一方面它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生理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妊高症产妇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与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20例,并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每组个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观察组1采用复方乳酸钠,对照组2采用和羟乙基淀粉和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与比较三组产妇术中低血压情况以及三组产妇容量治疗前(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取出即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lvr)、Plt、Hct.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麻醉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由于对照组.T2~T4时观察组2容量治疗后Hct低于对照组和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不仅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的低血压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胎儿的危害.

    作者:郭景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四例报道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转归,提高对DWI假阴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7~2018年间住院的4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变化及转归,探讨DWI成像特点,分析DWI阴性的原因.结果 4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2例.起病年龄为58~63岁.入院后首次头颅MRI检查时间为起病后6~26 h.临床诊断4例患者均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3例患者复查DWI出现病灶,1例患者DWI持续阴性.入院NIHSS评分1~4分,属于轻型卒中.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不能因为早期DWI阴性而完全排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后循环的轻型卒中患者中更加明显.应综合临床症状,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检查(包括灌注成像、脑电图等)或者多次复查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率.

    作者:王理;李红苗;余辉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QTd、PR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窦性心律,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孝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使得人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并不乐观,造成过重的心理负荷,各种心理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目前,现代医疗事业的进步已经将心理门诊普及到各综合医院中,开始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来尝试治愈心理疾病的患者,本文通过对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就诊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类型、病情特点分析就诊人群的心理需求.

    作者:郭彦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76例铸型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铸型结石是否完全清除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分析可能影响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石清除组与残留组之间既往肾手术史、术中出血、结石大小、手术时间均存在一定差异(P<0.05).两组在尿路感染和肾积水情况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石大小等是影响PCNL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因素.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妇幼保健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可见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部音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肺部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治疗程序、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病房环境上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获得理想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和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因此,此种护理模式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成重红;吴扬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科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精力评分为(1.1±0.2)分,疼痛评分为(1.2±0.2)分,情绪反应评分为(0.6±0.1)分,睡眠评分为(0.7±0.3)分,躯体活动评分为(0.7±0.2)分,各项生命系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帮助缓解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和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身体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老年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各53例;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10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35例则在此基础上选择生活方式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并比较其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结果 观察组血压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较小(P<0.05),同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低(P<0.05).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可获得满意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董花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及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及社区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眠时间、夜醒时间、再次入眠时间及晨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累积夜尿次数、健康状况评分、心功能分级中重度人数、明显区别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开展对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应用疗效确切,有着较为显著的对比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碧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 通过了解接受不同填充物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感受和治疗效果,探讨这两种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一年中抽取80例来我院诊治的牙髓炎患者,然后将这80例患者任意平均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证每组人数相同且要求两组人员的年龄相差无几.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法,观察组填充氢氧化钙,对照组填充樟脑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使用氢氧化钙填充的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使用樟脑酚填充的对照组.结论 从结果可以看出,填充氢氧化钠对于改善牙周指数、减缓治疗疼痛感的效果更好,对于氢氧化钙治疗牙髓炎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应用推广.

    作者:刘引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舒适护理进展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常见病症之一.脑血病介入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舒适护理已被认为是脑血管介入手术全程核心干预措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术后患者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手术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徐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机能异常与临床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内分泌技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4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常规肾脏功能治疗,针对治疗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肾脏内分泌机能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常规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49%),两组相比:P=0.039.结论 在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的异常情况,并根据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变化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简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7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患者70例展开研究,根据平均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患者例数为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生物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研究得知: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即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小进而提高质量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目的 探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内科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纯氨氯地平片、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慧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脑CT,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诊断,研究组患者接受脑CT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诊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诊治有效率为79.06%,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脑CT,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顾振军;李自祥;臧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房颤的目标是控制心室率,帮助恢复窦性心律等,过去临床治疗多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心律,并预防血栓相关并发症,不过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发展,使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更大的进展.和药物治疗相比,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更佳,且可避免因口服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采取带止血阀的可控导管,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灵活的操纵性,能明显提高消融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作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结合穴位贴敷、定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能有效缓解患者身心痛苦,改善其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德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同期的另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