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晓妮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急救诊断护理即可,但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我们则是充分运用急诊的护理路径方式.比较以上的两种方式分别应用的效果.结果 以上的护理之中,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同时,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的诸多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抢救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质量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许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2017年到我院接受了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提高对策.结果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标本质量、试剂平衡时间、洗液更换情况、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个人素质几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提高对策,遵守相应的检验制度,注重其中的细节工作.
作者:吕作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40例心力衰竭以及同时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要进行心肌酶谱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应用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范庆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缬沙坦在门诊高血压治疗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所有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可见,观察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压相较于对照组要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对门诊高血压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淮小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藏医艾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康复质量的脑瘫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运用烤法、拟灸以及温和灸的方法依照中意的辩证进行分型,将其施疚于患儿的不同经络腧穴,每2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之后再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脑瘫患儿当中,增强自身免疫力的患儿有7例,占17.5%;减少出汗的患儿有4例,占10%;在食欲方面出现好转的患儿有10例,占25%;减少遗尿的患儿有5例,占12.5%;其余的患儿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共14例,占35%.总有效率达到65%.结论 通过艾灸能够改善脑瘫患儿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因此,此方法值得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当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端知措;闹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痛泻要方加减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3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肝郁脾虚型泄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痛泻要方加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敷脐,观察两组综合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8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加减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医生推荐应用.
作者:易克妮;安祯祥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明显差异,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相对于对照组有较大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在子宫全切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并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及单纯硬膜外阻滞.结果 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11.11%VS30.56)、麻醉优良率(100%VS88.89%)、起效时间[(5.11±1.34)VS(10.23±2.89)min]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全切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少.
作者:苗伟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血清松弛素和冠心病在病变稳定性、病变程度或是病变范围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究,明确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1例为本组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我院诊治冠状造影正常住院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松弛素、冠状动脉造影、血糖等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及松弛素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血清松弛素水平不断升高(P<0.05).结论 血清松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斑块状态等,是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周冰;孔庆瑞;纪东明;赵云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脑动脉瘤形成、破裂与脑血管形态学型相关性作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100例纳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接收的未见脑动脉瘤形成的其他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纳为对照组.结果 脑动脉瘤形成在50~60岁的发生率高,并多见患者存在高血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率高,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年龄比未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低,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瘤体子囊存在率高,中前交通动脉瘤一侧优势型存在率高.结论 脑动脉瘤形成、破裂与脑血管形态学类型存在多方面相关性.
作者:张瀚林;杜蒙;张金亮;王增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科室诊治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可分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50例,其中实验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采用抗酸性治疗方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儿童患者在抗酸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儿童病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使用抗酸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病症具有一定的帮助,可直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86%>76.79%)、生活质量评分[(84.36±4.17)分>(75.56±3.94)分]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57%<8.93%)、HAMD评分[(9.75±1.64)分>(14.47±2.19)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围手术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作者:蒋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督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加用督灸治疗,并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可温通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虚实,能提高免疫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揭示APOC3基因中包含的位点T-455C在山东省地域汉族人口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现象存在状态,及其与CAC的发病过程是否具备相关性,研究血清APOC3浓度及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通过探讨APOC3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CAC的关系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观察血清APOC3浓度及APOC3基因中包含的位点T-455C在山东省地域汉族人口群体中具体表现的遗传变异现象形态,揭示归纳其存在形态与CAC的发病过程具体存在的相互关联特征.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血清APOC3水平和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发生率均高于检查组.结论 血清APOC3水平升高和冠状动脉钙化是引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李传方;代玉川;张猛;张宗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OTEE)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探究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04月10日~2018年04月10日在我院心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CPB前后或非体外循环状态之下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大血管、心脏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评价,部分患者需要帮助制定手术治疗方式.结果 在CPB或心脏手术前修正术前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患者12例,主要是以瓣膜结构判断和流出道狭窄状况进行评价.IOTEE对30例手术进行干预,其中21例起到决策性干预,主要在室间隔缺损修补、瓣膜成形以及流出道疏通.帮助修改手术方案共16次,主要是在应用off Purnp与否和瓣膜成形或者置换等.在指导排气、术后心功能改变判断应用对症药物起到一般性干预.结论 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治疗,可在术前进行诊断,帮助进行手术方案的修改,加强术后手术效果的判断,指导患者进行术后用药,值得应用.
作者:陈磊;冯学国;饶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丹参酮注射液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研究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联合双嘧达莫,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对脑瘫患者进行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提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与推拿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效果的比较,观察两组患儿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的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呈现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I与MDI指数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实施针灸以及推拿的联合治疗是具有效果的,并且疗效比较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端知措;闹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查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资料为我院2017.1~12月收治的地中海贫血(A组,6例)、缺铁性贫血(B组,531例)以及健康人员(C组,200例),分别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常规,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地中海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健康人员在血常规中的RBC、MCV、Hb、RDW等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漫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0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肛周脓肿、肛裂、内痔或外痔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1 d、术后6 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5天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减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为肛肠病术后疼痛提供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邹城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治疗银屑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静点复方甘草酸苷,局部外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辨证内服自拟凉血清银汤加减.分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随访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6月期随访,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急性期银屑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殷现鹏;韩冰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