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知措;闹增
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占据主要位置.对此怎样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护理方法,并顺应现阶段医学事业的发展趋势,是目前医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及模式进行阐述,针对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传云;何木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心脑血管的诱发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心脑血管诱发因素等多个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诱发疾病的因素充分了解,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马成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头痛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不会产生依赖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琦;陈欣菊;张传雷;王新亭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飘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延续性护理组,各50例.普通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延续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遵医行为方面,延续性护理组的患者比普通组高(P<0.05);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延续性护理组一年内的发生率比普通组低(P<0.05);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焦虑心理没有较大差别(P<0.05);在进行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在这两方面的效果都比普通组好(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得到提升,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并使不良情绪和事件减少,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徐汉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部绞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显著,能加快症状缓解时间,提升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莺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血清CA125、HE4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及优势性分析.方法 检测2013年9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收治50例卵巢癌、5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CA125、HE4及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CA125及HE4水平高于其它两组(P<0.05),CA125联合HE4检测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CA125及HE4(P<0.05)HE4特异性高于CA125及CA125联合HE4.结论 应用血清CA125、HE4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慧丽;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为男性多发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前列腺电切术(TURP)为BPH治疗的金标准,但仍存在性功能损害、尿量改道、病情复发等问题,其对性功能的影响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前列腺电切术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R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KRP)的应用都极大的提升了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对性功能的影响有所减轻,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前列腺剜除术在前列腺电切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微创、临床效果好、性功能影响小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近年来关于前列腺电切和剜除术对前列腺术后性功能影响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次研究笔者广泛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前列腺电切和剜除对性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中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红生;陈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0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肛周脓肿、肛裂、内痔或外痔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1 d、术后6 h、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5天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减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为肛肠病术后疼痛提供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究中医针灸治疗颈腰椎病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开展于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颈腰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与中医针灸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临床治疗,中医针灸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结果 对比参照组与中医针灸组的治疗有效率,中医针灸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参照组与中医针灸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VA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颈腰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诸多临床症状,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武必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科室诊治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可分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50例,其中实验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采用抗酸性治疗方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儿童患者在抗酸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儿童病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使用抗酸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病症具有一定的帮助,可直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远远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操作,能够提高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内我院骨科接收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类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补肾活血汤;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疼痛评分和骨密度评分.结果 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和骨密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补肾活血汤效果显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李蔓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与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皆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只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血脂三项并未见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甘油三酯改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脂、血糖水平,较之单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本文针对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所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总有效为50例(98.03%).对照组总有效为41例(80.39%).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1].
作者:刘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7 d以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的LVSED、LVEDD、FS、LVEF情况优于治疗前,术后一周LVEF、FS、E/A情况优于术前.术后3个月LVEF、FS、LVEDD情况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超;唐小霞;张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急诊科创伤性休克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且其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急诊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并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归纳概括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内容与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病室护理、基础护理、气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系统的护理,其中,出院时需人照顾的患者26例、生活能自理的19例,死亡的4例、植物生存的5例,病死率高达18%(植物人例数+死亡例数).5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给予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残率,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涵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血清松弛素和冠心病在病变稳定性、病变程度或是病变范围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究,明确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1例为本组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我院诊治冠状造影正常住院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松弛素、冠状动脉造影、血糖等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及松弛素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血清松弛素水平不断升高(P<0.05).结论 血清松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斑块状态等,是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周冰;孔庆瑞;纪东明;赵云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