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芸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参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情况,以及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病患经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5.56%,显著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病患血压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张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给予沙丁胺醇口服治疗,而联合组则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单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5%,联合组为87.9%,联合组的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的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FEV、FVC、MMEF)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且联合组的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广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明显差异,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相对于对照组有较大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7 d以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的LVSED、LVEDD、FS、LVEF情况优于治疗前,术后一周LVEF、FS、E/A情况优于术前.术后3个月LVEF、FS、LVEDD情况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超;唐小霞;张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瘫恢复情况,依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针刺组、针刺加艾灸地仓穴通过面瘫患者的总好转率来评价两组的疗效.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针刺、针刺与艾灸地仓穴结合的方法治疗,1次/d,10次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①2种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②针刺加艾灸地仓穴组的痊愈率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后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有效.
作者:卫弯;郑阿妮;张林涛;刘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进行研究,为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效果,对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疼痛,能够获得较好的短期疗效,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不仅能够从病因病机上根除患者的症状,还具有起效快的特点,能够为患者减轻痛苦.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方法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能够快速为患者减轻痛苦,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腰腿疼痛治疗方法.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口服厄贝沙坦联合穴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厄贝沙坦口服的对照组与再给穴位针刺的观察组各28例,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结论 穴位针刺联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急性高原病(AMS)是指人员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日)发生的各种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危害大,是影响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相关研究表明,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某些血液相关因子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西部大开发,可可西里申请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向高原地区,因此关于健康人由平原地区急进高海拔地区伴随的急性高原病的研究已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将有关急性高原病相关的血液学因子的变化作一综述,为急性高原病的早期的诊断和预测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范宁;任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老年肱骨外科进行治疗的患有颈粉碎性骨折的3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策略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骨折患者经过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策略治疗后,半年后随访患者的骨折情况基本痊愈,且骨质较佳.结论 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科室诊治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可分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50例,其中实验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采用抗酸性治疗方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儿童患者在抗酸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儿童病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使用抗酸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病症具有一定的帮助,可直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本文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论述,同时分析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以期提升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痊愈.
作者:陈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系统卫生所就诊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病因治疗,研究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螺内酯,对照组加服螺内酯胶囊,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到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姑息性护理服务流程设计和实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对近年来的26例ESLD患者按照循证护理设计姑息性护理服务流程,并加以实施,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前的SAS、SDS和生活质量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以及遵医依从性、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护理结果指标,较入院时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ESLD患者进行姑息护理服务流程设计和实施,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缪晓梅;王莹莹;孙晓云;桑合珍;陈双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孟昭阳教授在研究酒精性扩心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脾肾阳虚、水饮凌心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上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疗效确切,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董峰;辛来运;冯海霞;孟昭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缬沙坦在门诊高血压治疗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所有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门诊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可见,观察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压相较于对照组要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对门诊高血压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淮小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与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皆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只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血脂三项并未见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甘油三酯改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脂、血糖水平,较之单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延续性护理组,各50例.普通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延续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遵医行为方面,延续性护理组的患者比普通组高(P<0.05);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延续性护理组一年内的发生率比普通组低(P<0.05);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焦虑心理没有较大差别(P<0.05);在进行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在这两方面的效果都比普通组好(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得到提升,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并使不良情绪和事件减少,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徐汉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督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加用督灸治疗,并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可温通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虚实,能提高免疫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素云;罗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临床病症的小儿护理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幼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新型的舒适型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舒适型护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针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幼龄患者,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程度,大大提高护理效果,控制患儿的相关病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史玮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