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卫弯;郑阿妮;张林涛;刘娜

关键词:艾灸, 地仓, 针刺, 周围性面瘫
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瘫恢复情况,依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针刺组、针刺加艾灸地仓穴通过面瘫患者的总好转率来评价两组的疗效.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针刺、针刺与艾灸地仓穴结合的方法治疗,1次/d,10次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①2种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②针刺加艾灸地仓穴组的痊愈率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后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有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和针灸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对脑瘫患者进行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提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与推拿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效果的比较,观察两组患儿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的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呈现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I与MDI指数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实施针灸以及推拿的联合治疗是具有效果的,并且疗效比较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端知措;闹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非延续性治疗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完成非延续性治疗后对其血脂以及内皮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02月~2017年06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44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非延续性治疗,终就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内皮功能展开对比.结果 对所有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患者的TG水平、TC水平以及LDL水平呈现出显著下降,HDL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药物停止2周后,同治疗4周时比较,系列指标全部表现为明显恶化(P<0.05);对所有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患者ET表现为显著下降,NO表现为显著提升(P<0.05);药物停止2周后,同治疗4周时比较,ET水平呈现出明显恶化(P<0.05);同停药前以及治疗前比较,NO水平表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血脂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可以显著促进,但是中途将用药停止后,会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对应损伤,对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庄文兵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及展望

    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占据主要位置.对此怎样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护理方法,并顺应现阶段医学事业的发展趋势,是目前医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及模式进行阐述,针对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传云;何木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与分析对策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2017年到我院接受了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提高对策.结果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标本质量、试剂平衡时间、洗液更换情况、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个人素质几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提高对策,遵守相应的检验制度,注重其中的细节工作.

    作者:吕作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参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情况,以及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病患经护理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5.56%,显著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病患血压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张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乡镇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试验.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经过观察对比发现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比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者患者要好的多,而且并发症及副作用比观察组小的多,且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借鉴推广和应用到医学领域.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急救诊断护理即可,但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我们则是充分运用急诊的护理路径方式.比较以上的两种方式分别应用的效果.结果 以上的护理之中,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同时,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的诸多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抢救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质量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许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基于标准化护理程序,探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化护理程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降低幅度、舒张压(DBP)降低幅度、心率(HR)降低幅度及其护理满意度(97.83%>84.78%)相对更高(P<0.05).结论 基于标准化护理程序.开展重症监护室护理,其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于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APOC3水平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揭示APOC3基因中包含的位点T-455C在山东省地域汉族人口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现象存在状态,及其与CAC的发病过程是否具备相关性,研究血清APOC3浓度及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通过探讨APOC3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CAC的关系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观察血清APOC3浓度及APOC3基因中包含的位点T-455C在山东省地域汉族人口群体中具体表现的遗传变异现象形态,揭示归纳其存在形态与CAC的发病过程具体存在的相互关联特征.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血清APOC3水平和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发生率均高于检查组.结论 血清APOC3水平升高和冠状动脉钙化是引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李传方;代玉川;张猛;张宗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对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140例进行研究,将其抽签化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为(5.37±0.38)d短于对照组(8.78±0.46)d,观察组患儿在医院的时间共计(7.43±1.14)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之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将降低,临床推广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胡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采用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09~2017.09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0%,护理满意度为96.0%,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6.0%,护理满意度为82.0%,相比之下,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采用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边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护士是一份神圣的工作,也是一份严谨的工作,容不得出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培养实习护士的能力,利用恰当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十分必要,通过研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可以创设情境,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还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十分必要,切实可行.

    作者:马秀;熊碧麟;杨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中医针灸推拿诊治方式,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方式实施救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有效数分别49例、55例,有效率分别81.67%、91.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方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岐;陈守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正念训练对ICU护士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研究

    众所周知,ICU是危重病人聚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病人生活完全依赖护士、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节奏快等特点,这就导致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压力很大,会因为压力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肠胃问题,偏头痛,工作疲惫感、焦虑等.长期的压力会影响自身,可导致个体对工作产生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下降,或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等.这对于护士这种职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此,面对巨大的职业压力,护士应学习和运用恰当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改善工作状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支姝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普通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有47例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1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中,有40例一次成功、5例二次成功、5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争取使用静脉留置针,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陶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通痹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通痹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45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口服通痹胶囊,对照组口服小活络丸,疗程1个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6.2%,与对照组的85.7%疗效相当,各单项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 通痹胶囊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继鹏;姜凤仙;于希蕊;安勤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 本文将实施预防接种系统护理干预前后的110名儿童分为两组:A组(55名儿童)和B组(55名儿童),A组儿童应用的是常规接种护理方式,B组儿童应用的是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比较接种后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儿童接种后副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研究

    目的 探究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此次研究病例全部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2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治疗.结果 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诊断结果采取保守或者胃镜治疗,胃镜治疗比起保守治疗更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巴吾才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40例心力衰竭以及同时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要进行心肌酶谱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应用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范庆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过敏性肺炎的临床及研究进展构建

    本文简单介绍了过敏性肺炎分型,针对过敏性肺炎的诊断及研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过敏性肺炎的临床诊断和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过敏性肺炎临床诊断有效性,尽早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干预措施.

    作者:裴志龙;杨敬平;周秀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