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陶叶

关键词:小儿, 护理,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普通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有47例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1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中,有40例一次成功、5例二次成功、5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争取使用静脉留置针,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对策研究

    目的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骨科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危险的因素,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方法 通过相应的分析研究,对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制定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其中主要的对策包含了: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建立;药物的治疗与饮食的护理方面;医疗设备的更新;改善病区环境;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科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安全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的护理知识,从而减少骨科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结论 在骨科科室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要的解决措施,能给为骨科护理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诸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疗效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给予沙丁胺醇口服治疗,而联合组则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单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5%,联合组为87.9%,联合组的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的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FEV、FVC、MMEF)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且联合组的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广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芪冬颐心口服液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23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分为谷维素片组(对照组)和芪冬颐心口服液组+谷维素片(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临床症状Kupperman评分改变情况和治疗总疗效.结果 治疗后E2水平提高,FSH和LH水平均下降,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80.3%(49/61)和95.2%(59/62),观察组高(P<0.05).结论 芪冬颐心口服液联合谷维素片可以提高患者E2水平,降低LH和FSH水平,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邢春清;赵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析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对小儿脑瘫进行引导式教育起到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形式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开展引导式教育.结果 通过对患儿开展引导式教育,患儿在的生活能力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能对脑瘫患儿起到一定的康复作用,能有效改善患儿生活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端知措;闹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中医针灸推拿诊治方式,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方式实施救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有效数分别49例、55例,有效率分别81.67%、91.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方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岐;陈守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普通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有47例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1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中,有40例一次成功、5例二次成功、5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争取使用静脉留置针,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陶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 对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科室诊治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可分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50例,其中实验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采用抗酸性治疗方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儿童患者在抗酸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儿童病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使用抗酸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病症具有一定的帮助,可直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稳定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稳定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3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和血清hs-CRP、PDGF、TNF-α改善情况得到比较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魏恒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诊断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中检查血常规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查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资料为我院2017.1~12月收治的地中海贫血(A组,6例)、缺铁性贫血(B组,531例)以及健康人员(C组,200例),分别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常规,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地中海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健康人员在血常规中的RBC、MCV、Hb、RDW等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漫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5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气管切开护理

    目的 归纳概括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内容与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病室护理、基础护理、气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系统的护理,其中,出院时需人照顾的患者26例、生活能自理的19例,死亡的4例、植物生存的5例,病死率高达18%(植物人例数+死亡例数).5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给予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残率,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涵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针对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所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总有效为50例(98.03%).对照组总有效为41例(80.39%).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1].

    作者:刘丽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心脑血管的诱发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心脑血管诱发因素等多个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诱发疾病的因素充分了解,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马成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优化的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优化的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行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流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流程使用的时间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等待的时间,帮助患者尽快获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杜磊;张玲;季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乡镇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试验.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经过观察对比发现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比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者患者要好的多,而且并发症及副作用比观察组小的多,且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借鉴推广和应用到医学领域.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放射性碘(131I)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放射性碘(131I)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碘(131I)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3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35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5.71%)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5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17.14%)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碘(131I)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亚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通痹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通痹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45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口服通痹胶囊,对照组口服小活络丸,疗程1个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6.2%,与对照组的85.7%疗效相当,各单项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 通痹胶囊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继鹏;姜凤仙;于希蕊;安勤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素云;罗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简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明显差异,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相对于对照组有较大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选9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先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琦;陈欣菊;张传雷;王新亭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