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清;赵福
目的 分析研究超声鉴别诊断阑尾黏液性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彩超室收治的10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和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中,将34例阑尾黏液性疾病(其中肿瘤性黏液疾病15例,非肿瘤性黏液疾病21例)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和66例急性阑尾炎(其中包括复杂性阑尾炎15例和非复杂性阑尾炎51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大阑尾内径、阑尾内壁情况、发病年龄,入院时白细胞的计数及癌胚抗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以及阑尾大内径方面比对照组患者大;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更为正常,癌胚抗原升高者较对照组患者多.阑尾壁显象较对照组更为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肿瘤性黏液疾病和复杂性阑尾炎进行比较,患者在发病年龄、阑尾壁情况、白细胞计数以及癌胚抗原的指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鉴别诊断对肿瘤性的黏液疾病和复杂性的阑尾炎的临床指标及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对非肿瘤性黏液疾病和非复杂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根据手术,作进一步确诊.
作者:王俊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OTEE)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探究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04月10日~2018年04月10日在我院心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CPB前后或非体外循环状态之下对手术前后患者的大血管、心脏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评价,部分患者需要帮助制定手术治疗方式.结果 在CPB或心脏手术前修正术前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患者12例,主要是以瓣膜结构判断和流出道狭窄状况进行评价.IOTEE对30例手术进行干预,其中21例起到决策性干预,主要在室间隔缺损修补、瓣膜成形以及流出道疏通.帮助修改手术方案共16次,主要是在应用off Purnp与否和瓣膜成形或者置换等.在指导排气、术后心功能改变判断应用对症药物起到一般性干预.结论 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进行治疗,可在术前进行诊断,帮助进行手术方案的修改,加强术后手术效果的判断,指导患者进行术后用药,值得应用.
作者:陈磊;冯学国;饶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良性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对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内科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疗法.本文主要探讨近十年来,临床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乐立虎;孔祥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完成非延续性治疗后对其血脂以及内皮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02月~2017年06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44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非延续性治疗,终就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内皮功能展开对比.结果 对所有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患者的TG水平、TC水平以及LDL水平呈现出显著下降,HDL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药物停止2周后,同治疗4周时比较,系列指标全部表现为明显恶化(P<0.05);对所有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完成4周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患者ET表现为显著下降,NO表现为显著提升(P<0.05);药物停止2周后,同治疗4周时比较,ET水平呈现出明显恶化(P<0.05);同停药前以及治疗前比较,NO水平表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血脂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可以显著促进,但是中途将用药停止后,会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对应损伤,对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庄文兵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孟昭阳教授在研究酒精性扩心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脾肾阳虚、水饮凌心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上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疗效确切,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董峰;辛来运;冯海霞;孟昭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以该方剂为基础方进行辩证加减的方剂对于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查在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资料为我院2017.1~12月收治的地中海贫血(A组,6例)、缺铁性贫血(B组,531例)以及健康人员(C组,200例),分别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常规,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地中海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健康人员在血常规中的RBC、MCV、Hb、RDW等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漫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药品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风险的原因,探讨有效控制质量风险的措施,以期提高要求生产质量.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分析目前我国药品生产过程存在的质量风险原因.结果 国内药品生产质量风险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漏洞、控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药品自身的特殊性等方面.结论 现阶段,我国我国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风险,其需要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警惕,通过开展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药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药品的生产质量.
作者:陈萍萍;王运登;巩治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普通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有47例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1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中,有40例一次成功、5例二次成功、5例多次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0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争取使用静脉留置针,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陶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归纳概括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内容与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病室护理、基础护理、气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内容.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全面系统的护理,其中,出院时需人照顾的患者26例、生活能自理的19例,死亡的4例、植物生存的5例,病死率高达18%(植物人例数+死亡例数).5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给予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残率,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涵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到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姑息性护理服务流程设计和实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对近年来的26例ESLD患者按照循证护理设计姑息性护理服务流程,并加以实施,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前的SAS、SDS和生活质量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以及遵医依从性、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护理结果指标,较入院时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ESLD患者进行姑息护理服务流程设计和实施,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缪晓梅;王莹莹;孙晓云;桑合珍;陈双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2017年到我院接受了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提高对策.结果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标本质量、试剂平衡时间、洗液更换情况、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个人素质几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提高对策,遵守相应的检验制度,注重其中的细节工作.
作者:吕作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对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与对策作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市5个医院收治的急诊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00例及参与护理工作的护士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及护理中相关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压力源.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入院至血管开通时间(52.06±25.14)min,94.0%觉得因患者病情不稳定而感到压力、86.0%觉得因该科室对医护人员技能要求高而感到压力.结论 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常因患者病情不稳定以及该科室对医护人员技能的高要求等方面情况感到压力大,故科室需依据实际情况行手术及护理流程优化,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以使其工作压力充分缓解,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作者:宋静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以及分析在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应用卡贝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统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且研究的40例行疤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收入20例,参照组予以静脉推注缩宫素治疗,实验组予以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且比对参照组和实验组行疤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的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行疤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出血发生率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贝缩宫素应用在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具有显著作用,可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出血发生概率,值得应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选9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先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上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黄开碧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急性高原病(AMS)是指人员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日)发生的各种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危害大,是影响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相关研究表明,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某些血液相关因子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西部大开发,可可西里申请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向高原地区,因此关于健康人由平原地区急进高海拔地区伴随的急性高原病的研究已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将有关急性高原病相关的血液学因子的变化作一综述,为急性高原病的早期的诊断和预测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范宁;任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邹城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治疗银屑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静点复方甘草酸苷,局部外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辨证内服自拟凉血清银汤加减.分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随访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6月期随访,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急性期银屑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殷现鹏;韩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探究分析PCI术后对心肌起到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从我院选取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术后各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cTnl、CK-MB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的效果显著,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与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皆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只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血脂三项并未见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甘油三酯改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脂、血糖水平,较之单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