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建兴;王秀从

关键词:心梗救逆汤, 西药,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心梗治疗的患者4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选用常规西药诊治手段,观察组应用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反馈的临床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的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总结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0月期间102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0.5,日1次静点控制血压,调整血糖,使用脱水剂抗凝药物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0.5,每日1次静点,同时给予长春西汀20毫克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天.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尤玉坤;刘国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心梗治疗的患者4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选用常规西药诊治手段,观察组应用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反馈的临床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的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建兴;王秀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017年南京高淳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不明原因导致的晕厥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 196例晕厥患者中共诱发出116例阳性,阳性率为59.2%;基础实验共诱发试验阳性38例,阳性率为19.4%;药物加强实验诱发试验(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阳性78例,阳性率为39.8%.结论 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靠方法,实施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用;刘秀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各1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负面情绪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国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于2016年4月份~2018年4月份在本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8例.给予两组患者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术前行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不阻滞,给予两组患者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患者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预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心率指标,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贺学红;蒋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TC、TG、LDL-C、H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79%显著优于对照组7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缓解其心功能,有效调节血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郑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析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58例

    目的 探讨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内耳眩晕症116例,其中58例接受清眩饮治疗为治疗组,另外58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5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后,治愈35例,1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1%.仅有1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2%.对照组5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后,治愈26例,20例有效, 1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9.3%.仅有2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17%.结论 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付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西医疗法基础上联合中药处方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脏射血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射血分数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病毒性的心肌炎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儿心脏射血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赵春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肺癌患者均进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清除;记录全部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的数量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2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59.35±21.36)min,平均的术中出血量是(183.54±13.65)mL,平均的住院时间为(4.02±0.5)d.全部24例患者在手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清扫出的淋巴结数量平均为(6.02±1.5)个,并且24例患者在术后30天并无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和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关节活动的恢复.

    作者:袁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效果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刘宏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本文通过一些临床案例和数据进行对比,主要研究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数据根据笔者所在的社区医院,选取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医院治疗并收录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212例.笔者对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的数据案例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不同价值.结果 在医院212例案例中,所有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中都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的问题,符合数量为212例,患病符合率为100%;而在阴道B超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问题的患者有95例,其中符合率为44.8%,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差异较明显.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大于阴道B超的诊断方法,因此,宫腔镜的诊断方法更为可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试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其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我院接收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人工面罩湿化氧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并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相对于传统的人工面罩湿化氧疗而言,更能够避免低氧血症.

    作者:沈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2011年5月~2018年5月确诊的踝关节外伤患者95例,男75例,女20例,年龄为26~63 岁,平均42岁.本组病例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史.②X线片显示骨折碎片,无法确定其来源.③踝关节骨折,X线显示为复杂骨折的.结果 本组95例踝关节骨折病例,单纯外踝骨折15例,单纯内踝骨折19例,双踝骨折38例,三踝骨折23例.X线平片和常规CT轴位均出现漏诊,出现在双踝和三踝骨折中,X线平片漏诊31处,分别是内踝骨折3处,外踝骨折8处,后踝骨折20处,常规CT轴位漏诊12处,分别是内踝骨折1处,外踝骨折4处,后踝骨折7处.X线检查组显示骨折碎片20例,共发现骨折碎片24块.CT结合三维重组检查组发现骨折碎片90例,共发现骨折碎片112块.X线检查组显示骨折移位40例,CT结合三维重组检查组显示骨折移位85例.结论 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能立体地多平面地反映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普通X线平片及二维螺旋CT无法比拟的优势.是踝关节术前评估及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方法.

    作者:朱甲鹤;伏平友;邢璐;刘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中药止咳方剂,比较患者疗效,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任清发;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临床史上较为常见.并且,在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入下,其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这三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其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具体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的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有效地探究.

    作者:张桂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以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80例昏迷患者中,终抢救成功的有73例患者,成功率为91.25%,有7例患者终抢救失败,病死率为8.25%,其中有19例患者导致昏迷的原因是脑梗塞,病发率为23.7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多种多样,为了使抢救的成功率提高,需要对患者的病因及时确定,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段文艳;崔永刚;曹敬欣;甄志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阻力运动联合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

    目的 探讨抗阻力运动联合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抗阻力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数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数值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抗阻力运动联合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肖惟丹;袁志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54年被提出,经过五年的发展验证,在1959年应用于外科临床.它的主要优势是:达到了增强引流的效果,减轻创面的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由于这种优势,我国也积极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在骨科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到底如何,各大医院都通过实验,进行了反复比对,发现治疗总有效率为90%以上,有效率高.能够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许多患者饱受慢性肾炎的病痛折磨,目前我国的医疗人员对于引发慢性肾炎这一疾病的原因还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这就使得人们对于此种疾病的预防无从入手.这种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统一的治疗体系.文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研究健康教育措施以及全面护理对策应用到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中,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首先,选取医院一定数量的慢性肾炎患者,将它们分为几个组,分别采取健康知识疏导和有针对性的护理,一段时间之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筹分析,观察患者病况是否好转,以此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取得疗效.

    作者:张庆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