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袁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和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关节活动的恢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HPLC-MS/MS法测定2017-2018年淮安地区小龙虾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

    为了解淮安地区小龙虾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残留情况,对2017和2018年该地区的小龙虾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表明,2017和2018年淮安地区小龙虾产品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检出率高达63%,其他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没有检出.结果显示,在淮安地区的小龙虾养殖中呋喃西林仍然存在违规用药情况,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和呋喃妥因几乎不用.

    作者:吴旭;卜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整体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平均得分为(168.4±23.4)分,研究组中平均得分为(115.8±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为30.85%,研究组中为11.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6±2.3)d,研究组(6.9±1.5)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82.98%,研究组93.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接收的心脏搭桥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前后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干预前)与延续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干预后),各47例.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延续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李子系;郑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彩超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收诊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属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和CT扫描,分析和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诊断率为94.1%,CT的诊断率为96.5%,彩超和CT的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检出率为97.1%,CT的检出率为70.6%,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彩超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无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于推广.

    作者:王建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55例;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参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集束化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集束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留置时间(23.7±10.8)明显短于参考组;CRBSI发生率3.6%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4.5%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并能够有效更好的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此,临床上应当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尚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女性输卵管结扎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我单位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90例,对该9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本次90例患者当中,术中并发症发生共30例,占总比33.33%,术后并发症发生共60例,占总比66.67%.其中术中并发症30例患者当中,膀胱损伤15例,占总比50.00%;肠系膜血管致出血8例,占总比26.67%;输卵管撕裂7例,占总比23.33%;而术后并发症60例患者当中,血肿25例,占总比41.67%;皮下出血16例,占总比26.67%;切口感染19例,占总比31.66%.结论 临床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对于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闫玉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多离子通道阻断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

    心脏内的多离子主要是钾、钠以及钙离子等,这些离子之间动态平衡是保持心律正常运行的基础.一旦这些离子使心肌电信号紊乱,就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医学对中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发现利用膜片钳技术来研究中药可以对多离子通道阻断作用非常,且已经成功通过临床验证其可以抵抗心律失常,体现出了中药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多离子通道阻断的中药来抵抗心律失常,为患者带来福音,让患者看到希望,不少学者也将投身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也为这些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钱薇;邹丽;王秀秀;孙安修;许正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从《内经》谈老年人生理、病理及用药特点

    通过对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的掌握,指导老年疾病的用药.

    作者:任国华;葛红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性别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五年终点事件分析

    目的 探讨性别差异对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已建立必要的学运重建治疗的老年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的远期随访关怀、严格管理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为依托,完成五年跟踪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观察性别差异对住院期间和长期预后的影响.对两组患者随访周期主要健康行为控制、危险因素干预及MACE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前降低,随访前期和后期血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在规范的远期随访关怀及严格的二级预防用药前提下,男性和女性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没有差异.

    作者:张喜娟;崔仲华;杨玉霞;商贺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心梗治疗的患者4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选用常规西药诊治手段,观察组应用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反馈的临床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心梗救逆汤联合西药的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建兴;王秀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必要性

    输血医学是医科大学中的重要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属于临床检验的范畴,往往受到忽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医科大学开始设置输血医学学科,培养输血医学学科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目的进行分析,了解其必要性.在输血医学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输血治疗的服务水平.

    作者:于天为;霍小娣;李玮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效果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刘宏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肺癌患者均进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清除;记录全部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的数量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2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59.35±21.36)min,平均的术中出血量是(183.54±13.65)mL,平均的住院时间为(4.02±0.5)d.全部24例患者在手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清扫出的淋巴结数量平均为(6.02±1.5)个,并且24例患者在术后30天并无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价值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价值.方法 设一组64例于我院儿科接受静脉输液患儿对比试验,随机分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输液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中,观察组为84.38%(27/32)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1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较之对照组81.25%(26/32),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50.00%(16/32)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科静脉输液患儿中,有助于提升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治疗依从性,实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艳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急性肾绞痛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急性肾绞痛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以急性肾绞痛就诊的腹段、盆腔段、膀胱壁间段梗阻的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前均采用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强度进行评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族别,然后根据彩超检查结果记录该患者的输尿管梗阻的部位、结石的 径、输尿管的平均直径.然后经统计学处理找出上述因素与疼痛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盆腔段梗阻与腹段及膀胱壁间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VAS评分和输尿管平均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VAS评分和输尿管平均直径均大于腹段及膀胱壁间段梗阻者;腹段梗阻与膀胱壁间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VAS评分和输尿管平均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可以初步区分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梗阻部位,盆腔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在疼痛强度及输尿管扩张度方面均大于腹段及膀胱壁间段梗阻者.

    作者:黄辉;田维云;叶建国;谢锐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总结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0月期间102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0.5,日1次静点控制血压,调整血糖,使用脱水剂抗凝药物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0.5,每日1次静点,同时给予长春西汀20毫克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天.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尤玉坤;刘国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社区选取1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变学、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丙二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氧化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丙二醛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保护缺血性损伤心肌,而且可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防止发生以及发展的作用.

    作者:李瑞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流感疫苗应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 对流感疫苗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稳定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2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等情况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 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心血管疾病内科用药的安全管理

    目的 对影响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调查分析患者用药安全状况,分析其在用药安全上的问题,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 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是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内容,其中药物因素有7项,患者自身因素有2项,医护人员因素有10项.结论 医护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操作水平,重视用药安全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苟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接收并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云霞;宋云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