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霞;宋云华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TC、TG、LDL-C、H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79%显著优于对照组7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缓解其心功能,有效调节血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郑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流感疫苗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稳定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2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等情况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 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后临床指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胃肠道反应、皮疹、肌肉抽搐、神经症状)、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及生命质量(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指标如退热时间等都要显著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后发现,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治疗效果好,不良情况发生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志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孙慧峰; 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和基本的治疗经验.方法 由本院提出来从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300例脑卒中患者,并用随机数字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0例.先给予两组基本的常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语言训练,观察组则实施针刺三泉穴配合自拟中药益肾化痰汤,从而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和语言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语言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痊愈率和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试验研究中,针刺联合益肾化痰汤治疗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十分有效.
作者:丁苏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应用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垂体后叶素、立止血应用到对照组中,将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应用到观察组中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应用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闫学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加大,致使妊娠剧吐的患者数量显著提升,这与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急速水平升高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对妊娠剧吐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是重要的,可缓解患者剧吐症状.本文研究中,主要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5例妊娠剧吐患者加以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钟长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轻、中度痤疮患者采取5%的果酸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痤疮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30%超分子水杨酸溶液进行治疗,参照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皮损计数、皮肤色泽质地改善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皮损计数明显较少,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明显较高,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0.5%明显较低,且所出现的干燥、瘙痒经过冷敷后均得到改善,不影响患者的治疗,两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调查表中,优占80%,良占17.8%;参照组中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调查表中,优占59%,良占31%,差占10%.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明显较佳.讨论 水杨酸对于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戈;周汛;刘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近年来,瓜果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升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我国肿瘤患者逐渐增加,肿瘤的发病机制多样化.因此,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势在必行.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研究的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给药系统进行概括综述,并介绍了国际上应用前景较好的新型给药系统.希望对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有效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ICU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例ICU综合征患者84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7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42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86%.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ICU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朱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社区选取1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变学、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丙二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氧化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丙二醛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保护缺血性损伤心肌,而且可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防止发生以及发展的作用.
作者:李瑞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内接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研究组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肾功能衰竭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患者的存活时间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效果明显要好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潘峰;蔡庆莉;李金喜;赵荣荣;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各1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负面情绪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国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临床史上较为常见.并且,在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入下,其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这三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其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具体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的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有效地探究.
作者:张桂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研究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选取研究病例22例,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用普拉克索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美多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症状初始改善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体为:研究组患者帕金森症状初始改善的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少,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帕金森患者使用普拉克索症状改善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静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2011年5月~2018年5月确诊的踝关节外伤患者95例,男75例,女20例,年龄为26~63 岁,平均42岁.本组病例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史.②X线片显示骨折碎片,无法确定其来源.③踝关节骨折,X线显示为复杂骨折的.结果 本组95例踝关节骨折病例,单纯外踝骨折15例,单纯内踝骨折19例,双踝骨折38例,三踝骨折23例.X线平片和常规CT轴位均出现漏诊,出现在双踝和三踝骨折中,X线平片漏诊31处,分别是内踝骨折3处,外踝骨折8处,后踝骨折20处,常规CT轴位漏诊12处,分别是内踝骨折1处,外踝骨折4处,后踝骨折7处.X线检查组显示骨折碎片20例,共发现骨折碎片24块.CT结合三维重组检查组发现骨折碎片90例,共发现骨折碎片112块.X线检查组显示骨折移位40例,CT结合三维重组检查组显示骨折移位85例.结论 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能立体地多平面地反映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普通X线平片及二维螺旋CT无法比拟的优势.是踝关节术前评估及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方法.
作者:朱甲鹤;伏平友;邢璐;刘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体系,规范PCI术后的患者管理.方法 通过组建结构合理的随访队伍、制定规范化随访流程并结合中心信息数字化收集整理,建立健全PCI术后患者的随访档案,并进行术后随访,严密监管.结果 成功建立了介入术后治疗随访门诊.结论 专业的随访团队有利于PCI术后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生活治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医学研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磊;董玉梅;李萍;张彬;姜先雁;王松涛;常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机关干部年度体检资料的分析,提出针对性保健措施.方法 对参加体检的355名机关干部体检资料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体检指标正常者140例,高尿酸162例、高脂血症130例、心动过缓101例、BMI异常80例、高血压69例、肝功能异常63例、胆、肾囊肿或结石61例、其它包括血糖异常、眼疾病、鼻中隔弯曲、口腔、妇科疾病等64例.结论 某部机关在职干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思想重视,增强保健意识,做好保健知识宣讲,合理饮食,减轻压力,增加运动锻炼,加强健康监护,将健康体检与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三者科学结合,为保障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厉世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接收并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云霞;宋云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康复治疗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不论是实践性还是综合性均较强.而康复治疗教育则需要以高职教育以及技术专业相关培养目标为导向切实开展,需要向社会进行高素养、强技能的人才输送[1].现阶段,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教学环节在较多层面仍不够衔接,比如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间存有明显断层,同时各项理论课间也未能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训课等存有不连贯或者是安排衔接不足等情况,使得人才培养受阻明显.此类状况都无法紧跟教育趋势,学生不论是实践能力还是综合素养均无法契合教育目标.当前,从康复治疗展业出发对人才培养展开探索显得极为关键与迫切.针对上述情况,专业教学进行了院系全程无缝隙教学理念的引入,并针对学生展开了全程无缝隙化形式的教学改革,同时在教学效果层面与传统模式展开了对比,并对无缝隙化形式的教学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韩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