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ICU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朱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 ICU综合征患者, 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ICU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例ICU综合征患者84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7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42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86%.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ICU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多离子通道阻断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

    心脏内的多离子主要是钾、钠以及钙离子等,这些离子之间动态平衡是保持心律正常运行的基础.一旦这些离子使心肌电信号紊乱,就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医学对中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发现利用膜片钳技术来研究中药可以对多离子通道阻断作用非常,且已经成功通过临床验证其可以抵抗心律失常,体现出了中药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多离子通道阻断的中药来抵抗心律失常,为患者带来福音,让患者看到希望,不少学者也将投身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也为这些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钱薇;邹丽;王秀秀;孙安修;许正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PCI术后随访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体系,规范PCI术后的患者管理.方法 通过组建结构合理的随访队伍、制定规范化随访流程并结合中心信息数字化收集整理,建立健全PCI术后患者的随访档案,并进行术后随访,严密监管.结果 成功建立了介入术后治疗随访门诊.结论 专业的随访团队有利于PCI术后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生活治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医学研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磊;董玉梅;李萍;张彬;姜先雁;王松涛;常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和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关节活动的恢复.

    作者:袁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输血研究信息管理系统在采供血机构实验室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输血研究实验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薄弱,不是功能单一就是流程繁琐,既制约了采供血机构在输血实验室方面的发展,又导致患者反复多次跑路,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快捷高效的现代信息化输血研究实验室信息系统迫在眉睫.日前,山西省血液中心建立了输血研究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手段,不仅能实现同采供血机构主业务系统的血液、财务等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了网上进行检测申请和打印报告,使数据多跑路,患者少奔波,极大的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王东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本文通过一些临床案例和数据进行对比,主要研究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数据根据笔者所在的社区医院,选取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医院治疗并收录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212例.笔者对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的数据案例进行研究,对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不同价值.结果 在医院212例案例中,所有的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中都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的问题,符合数量为212例,患病符合率为100%;而在阴道B超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问题的患者有95例,其中符合率为44.8%,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差异较明显.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大于阴道B超的诊断方法,因此,宫腔镜的诊断方法更为可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本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雷尼替丁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奥美拉唑,对比二者疗效.结果 在治疗的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要略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加速患者症状的消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熏洗及坐浴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程东红;杜宇鹏;王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急性肾绞痛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急性肾绞痛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以急性肾绞痛就诊的腹段、盆腔段、膀胱壁间段梗阻的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前均采用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强度进行评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族别,然后根据彩超检查结果记录该患者的输尿管梗阻的部位、结石的 径、输尿管的平均直径.然后经统计学处理找出上述因素与疼痛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盆腔段梗阻与腹段及膀胱壁间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VAS评分和输尿管平均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VAS评分和输尿管平均直径均大于腹段及膀胱壁间段梗阻者;腹段梗阻与膀胱壁间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VAS评分和输尿管平均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可以初步区分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梗阻部位,盆腔段梗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在疼痛强度及输尿管扩张度方面均大于腹段及膀胱壁间段梗阻者.

    作者:黄辉;田维云;叶建国;谢锐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以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80例昏迷患者中,终抢救成功的有73例患者,成功率为91.25%,有7例患者终抢救失败,病死率为8.25%,其中有19例患者导致昏迷的原因是脑梗塞,病发率为23.7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多种多样,为了使抢救的成功率提高,需要对患者的病因及时确定,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段文艳;崔永刚;曹敬欣;甄志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索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

    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乳腺超声影像中显示,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出现异常回声区,其中,40例(58.82%)患者乳腺肿块边界较为清楚,28例(41.18%)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患者的乳腺肿块直径为7~40 mm.其中,20例(29.41%)患者经检查为Ⅰ级血流信号现象,32例(47.06%)患者经检查为Ⅱ级血流信号现象,16例(23.53%)患者经检查为Ⅲ级血流信号现象.通过乳腺超声诊断后,成功检查为非哺乳期乳腺炎60例,检查准确率为88.24%.结论 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检查准确率高、无创伤、检查速度快、可重复检查等优势,通常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实施诊断的首选方式.

    作者:张雪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单用治疗,对照组联用天麻素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方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 研究肺癌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其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基线数据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护理的4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组采用的是随机抽取的方式,按照n=20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比术后恢复指标、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心理情况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个性心理护理改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改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价值较好.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胸腹部创伤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高危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资料展开回顾,均进行MSCT检查,且均证实是否存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观察MSCT诊断不同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统计该诊断方法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86例患者经过MSCT检查发现有29例肝、脾和肾脏轮廓模糊不清,混杂有高密度影,28例伴有腹腔积血、25例伴有包膜下积血、20例伴有腹膜后血肿和气腹;10例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肺挫裂伤,具体表现为混杂密度影、边界模糊,四周条状高密度影;7例胰腺尾部受损,表现为发生横断且增粗、有高密度血肿;6例消化道损伤,以大网膜撕裂、乙状结肠及小肠系膜受损等;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15%、94.12%、95.35%.结论 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不同创伤类型均具有典型的MSCT表现,且该方法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作者:王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品管圈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我院不同时间段手术室护理分别应用常规管理、品管圈管理相应的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的发生情况.结果 品管圈管理较常规管理对应的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明显降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有利于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黄瑞娟;王永美;高喜花;段霞光;黄再青;金瑞军;孔雅军;毕瑞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给药系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瓜果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升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我国肿瘤患者逐渐增加,肿瘤的发病机制多样化.因此,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势在必行.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研究的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给药系统进行概括综述,并介绍了国际上应用前景较好的新型给药系统.希望对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有效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院系无缝隙教学管理模式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应用

    康复治疗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不论是实践性还是综合性均较强.而康复治疗教育则需要以高职教育以及技术专业相关培养目标为导向切实开展,需要向社会进行高素养、强技能的人才输送[1].现阶段,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教学环节在较多层面仍不够衔接,比如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间存有明显断层,同时各项理论课间也未能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训课等存有不连贯或者是安排衔接不足等情况,使得人才培养受阻明显.此类状况都无法紧跟教育趋势,学生不论是实践能力还是综合素养均无法契合教育目标.当前,从康复治疗展业出发对人才培养展开探索显得极为关键与迫切.针对上述情况,专业教学进行了院系全程无缝隙教学理念的引入,并针对学生展开了全程无缝隙化形式的教学改革,同时在教学效果层面与传统模式展开了对比,并对无缝隙化形式的教学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韩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住院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他们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对本组120例心血管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其中,有96例(80%)患者的病症明显缓解;有17例(14.2%)患者未见病情好转,且病情恶化;剩下7例(5.8%)患者护理无效、病情危重而死亡;总有效率高达94.2%.分析结果可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淑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于2016年4月份~2018年4月份在本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8例.给予两组患者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术前行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不阻滞,给予两组患者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患者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预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心率指标,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贺学红;蒋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改进

    目的 观察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心血管风险护理方法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9月所有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等分配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命名为普通护理组(n=43),采用风险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的患者组命名为风险护理组(n=43),对比观察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标与致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并且通过护理效果的观察分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的对比汇总,风险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到达了93.02%,与普通护理组的74.41%相比有显著提升,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关于不安全因素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情况有多种类型,即护理安全保障低或方式不当、患者配合遵从医嘱、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不达标、护理设备陈旧老化.结论 为了杜绝风险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的影响.应当定期对风险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发展的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医疗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护理作为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治疗结果的好坏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高职护理教育为护理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员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措施.笔者通过分析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和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的适应问题,为高职护理教育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作者:杨留艳;刘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