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彬
目的 探讨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患者是否属于急性动脉夹层.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动脉夹层病患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进行总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分析的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患的病例中,A型患者有39例,B型患者有11例.这些病患在临床中的表现有撕裂感疼痛、腹部疼痛、胸部疼痛、背部疼痛,A型病患和B型病患在临床上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病患相比,A型病患对于撕裂感疼痛感受更深;在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中,A型患者诊断结果主要是升主动脉增宽,其他的敏感性指标会大大高于对照组.通过数据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确诊中,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判断,准确性较高,可以在临床确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文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中医中药以及抗生素在感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0例感冒患者,随机并平均分成观察与对照组,前者实施中医中药的治疗,后者接受抗生素的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冒患者的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感冒患者的有效率是74.2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4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感冒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时候,中医中药体现很强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率较低,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时春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77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大环内酯内抗生素的治疗疗效.结果 儿童获得性肺炎在春夏季节的发病率较高,学龄期的儿童更加明显.肺炎支原体的发生率为总发生率的28%,各年龄段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数轻中度获得性肺炎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内,肺炎支原体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增高率显著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患者,根据肺部影片显示,约96.61%的患儿为单侧病变,接受阿奇霉素和乳糖红霉素治疗的患者中,总有效率高达93.79%.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庞立强;毕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超声在老年心力衰竭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疾病性质不同分为舒张性心衰组(n=17)和收缩性心衰组(n=23)两组.另外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予以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舒张性心衰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收缩性心衰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舒张组,而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厚度均显著小于舒张组;对照组的LVEF、E/A均显著大于舒张组和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评价左心功能及其形态,为临床提供有利信息.
作者:张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为了探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实验对象是在我院进行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住院患者62例,并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的办法,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低分子肝素的治疗工作.并严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动脉压的指标状况,并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对比,观察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成功率在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压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动脉压的身体的状况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的状况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郭鹏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内部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具有良好的的临床治疗果,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捷;吕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血肿清除时间(6小时~3天),平均为(3.97±1.24)d.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3例(5.00%),消化道出血1例(1.67%),体温升高2例(3.3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后57例痊愈,死亡3例.术后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ADL评级,Ⅰ级患者19例(31.67%),Ⅱ级患者21例(35.00%),Ⅲ级患者8例(13.33%),Ⅳ级患者8例(13.33%),Ⅴ级患者4例(6.67%).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患者血肿清除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砚强;张海;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的价值与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的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调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LDL-C、平均动脉压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汪爱萍;赵金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大概为0.77%,6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为1%,其中80岁以上老人房颤患病率在7.5%,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成倍增加[1].由于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加以及体健普及,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房颤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甲亢、各种类型心肌病等密切相关,可出现脑血管栓塞、周围血管栓塞、肺栓塞、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房颤患者死亡率较无房颤者高1.5~1.9倍[2].房颤的治疗主要为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等.近年来,心脏射频消融(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成为治疗房颤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的方法,其通过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送入心腔内的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消除引起房颤发生的组织,恢复窦性心律.心脏射频消融术较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还可避免口服用药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尤其是针对孤立性房颤的治疗,其效果更佳[3].射频消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本文介绍一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
作者:张晓丽;弓静;崔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2.0%,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速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栗筱筱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为了给临床科室提供合理的、科学的、可靠的、准确的医学检测结果,需要我们科学监测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各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方法 选我院两个临床医学检验小组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对照组仅仅采取临床医学常规检验方式,而实验组在临床医学检验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结果 对照组检验报告出现内容错误和内容遗漏的问题,报告的完整度为89.1%.显著低于实验组的100%;对照组检验报告检验结果准确性为93.8%,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9.1%.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加大质量控制力度非常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诊治有效性,还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医学的整体形象和临床检验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蒋乃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7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成对照组(单纯高血压,72例)、观察组(合并2型糖尿病,35例).分别给予两组心脏B超检查、心功能检测.结果 观察组心脏形态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7,P<0.05);观察组EF(t=8.04)、A峰指标(t=7.6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导致左室增大、左房增大,并加剧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奥扎格雷钠在急性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经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效果显著.
作者:滕瑞洪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可散发或有小的流行,全年均可发病.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3天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儿5天为一个疗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过此次治疗后观察,阿奇霉素在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的效果要好于治疗3天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中使用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3月62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使用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可有效缩短孕妇产程,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邓利利;况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脏器损伤的原因,并拟定护理措施.再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较多,给予有效护理能够降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王玲艳;高倩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选择的合理性对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存在的影响.方法 研究内容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2例患者,对患者采用了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时机的差异分成两组以便对比分析:急诊组患者(41例)采用了急诊手术;择期组患者(34例)采用了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压力差、肺动脉平均压以及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左房内径发生的变化.结果 术前患者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介入手术的时机选择特别关键,急诊手术的效果要优于择期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要优先选择急诊手术.
作者:秦菘;余美群;陈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PDCA提升病区5S管理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PDCA专项小组,制定病区环境查检表,分析问题,拟定规范及完善标识,加强患者宣教,制定考核制度三大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 合格率提升21.55%、患者满意度提高3.3%.结论 PDCA活动可有效提升病区5S管理合格率.
作者:帅永开;饶琴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收集82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确切,对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春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B组,各55例.其中,A组采取西医治疗,B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及治疗30天、60天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周、12周后的SA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B组降幅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古丽莎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