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王玲艳;高倩倩

关键词:体外受精, 取卵穿刺, 脏器损伤
摘要: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脏器损伤的原因,并拟定护理措施.再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较多,给予有效护理能够降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血肿清除时间(6小时~3天),平均为(3.97±1.24)d.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3例(5.00%),消化道出血1例(1.67%),体温升高2例(3.3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后57例痊愈,死亡3例.术后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ADL评级,Ⅰ级患者19例(31.67%),Ⅱ级患者21例(35.00%),Ⅲ级患者8例(13.33%),Ⅳ级患者8例(13.33%),Ⅴ级患者4例(6.67%).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患者血肿清除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砚强;张海;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脏器损伤的原因,并拟定护理措施.再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较多,给予有效护理能够降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王玲艳;高倩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探讨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治疗心血管内科重症病患者80例,经随机均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改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有效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护理时有助于增强其生活质量,通过采用合理有效方式进行改善,给予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身体早日恢复,效果明显.

    作者:石玉芬;彭娜;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沙尘暴天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许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大气PM10、PM2.5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入院率和死亡率有关.目前认为大气颗粒物主要通过造成血管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对心血管系统健康产生损害.其中对沙尘颗粒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尚不多且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文献检索阅读,就沙尘颗粒与心血管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分析.

    作者:聂芳菲;雷林峰;李星辉;王楠;张子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采取特殊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躯体控制、语言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观察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于改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情况

    目的 探讨行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在改善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术中的慢血流或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NSTEMI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与无复流组,入院后接受冠脉造影和PCI手术治疗.无复流组患者行冠脉注射药物尼可地尔治疗.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经药物尼可地尔治疗,TIMI血流3级比例由0.00%上升至93.88%,同时TMPG3级和CTF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2.65%,略高于正常复流组的28.89%,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STEMI患者的治疗中通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患者PCI术中的慢血流或无复流情况.

    作者:王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作为基础,将患者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后,按奇偶数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后护理,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20例患者接受系统性的延续护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依从性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让患者自身对病情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云萍;刘正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价值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和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结果相对准确,是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刘培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77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大环内酯内抗生素的治疗疗效.结果 儿童获得性肺炎在春夏季节的发病率较高,学龄期的儿童更加明显.肺炎支原体的发生率为总发生率的28%,各年龄段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数轻中度获得性肺炎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内,肺炎支原体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增高率显著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患者,根据肺部影片显示,约96.61%的患儿为单侧病变,接受阿奇霉素和乳糖红霉素治疗的患者中,总有效率高达93.79%.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庞立强;毕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腰椎滑脱症ct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CT进行诊断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属于腰椎前滑脱,主要在L4、L5分布;所有患者小关节均存在间隙变窄的情况;且患者均出现腰椎间盘改变情况.结论 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CT进行诊断的实际价值十分显著,能够对疾病做出有效诊断,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贾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0例,通过筛查诊断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并发心力衰竭组)、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非并发心力衰竭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死亡原因.结果 并发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并发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再灌注,及时服用药物及药物种类,血管病变等均为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 尽早建立静脉通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保护心脏功能.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观察力度,若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在院死亡率.

    作者:董志武;苏洁;杨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采取EMR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息肉摘除率为99.0%(198/200),其中2例术后发生迟发型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至今尚未发生穿孔.所有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良好,腹胀症状等完全消除.结论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效果显著,且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既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又能减轻病人痛苦和不良心理,且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从而促使其术后更快康复.

    作者:邹佳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与分析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治疗的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58例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29例)与伊伐布雷定组(29例).其中我院医师对美托洛尔组患者采取单纯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伊伐布雷定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伊伐布雷定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伊伐布雷定组与美托洛尔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以及心率改善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巨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对肾功能生化方面的检测指标在糖尿病的肾损伤的诊断的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68例糖尿病的肾功能损伤病人,进行分组正常(NA组)和微量的白蛋白尿组(MA组),并在这条件下选择同时期在某院进行健康方面检查的34名健康的人员作为对照.记录所有对象尿素的氮、肌酐、尿酸、胱抑素等指标的不同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尿素的这些相关的肾功能的生化的指标都低于NA组与MA组;NA组的人员四项肾功能的生化指标都低于MA组.结论 通过对他们的肾功能生化检测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作为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反映标准,该形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促进其病情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吴燕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分析普放检查应用于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普放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9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普放检查,并通过对比病理检查结果、普放检查结果,分析普放检查的肺结核诊断准确性.结果 普放检查结果显示,39例患者中,有36例为肺结核,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92.31%,对比病理检查结果,数据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放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马腾;王书涛;姜卫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中年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49.9±6.3岁),男58例,女1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3支病变者作为试验组(21例),≤2支病变者作为对照组(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酸激酶(CK)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血红蛋白及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纳入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和hs-CRP是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钱永安;桂双飞;钱赓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我中心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分为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出现的感传出现率为33(86.8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感传出现率的22(57.89)%,组间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7(97.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29(76.31)%,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患者是否属于急性动脉夹层.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动脉夹层病患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进行总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分析的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患的病例中,A型患者有39例,B型患者有11例.这些病患在临床中的表现有撕裂感疼痛、腹部疼痛、胸部疼痛、背部疼痛,A型病患和B型病患在临床上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病患相比,A型病患对于撕裂感疼痛感受更深;在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中,A型患者诊断结果主要是升主动脉增宽,其他的敏感性指标会大大高于对照组.通过数据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确诊中,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判断,准确性较高,可以在临床确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文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的价值与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的价值与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的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调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LDL-C、平均动脉压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汪爱萍;赵金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