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刘巨鹏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 快速性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治疗的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58例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29例)与伊伐布雷定组(29例).其中我院医师对美托洛尔组患者采取单纯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伊伐布雷定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伊伐布雷定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伊伐布雷定组与美托洛尔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以及心率改善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随机将其分为阴道超声组(用经阴道超声诊断)、腹部超声组(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联合组(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诊断),各32例,对比三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从诊断的准确率上来看,联合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组和腹部超声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主观感受的评价上来看,联合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较其余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超声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其余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断上,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干预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且患者接受度和认可度高,故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秀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腰椎滑脱症ct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CT进行诊断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属于腰椎前滑脱,主要在L4、L5分布;所有患者小关节均存在间隙变窄的情况;且患者均出现腰椎间盘改变情况.结论 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CT进行诊断的实际价值十分显著,能够对疾病做出有效诊断,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贾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中年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49.9±6.3岁),男58例,女1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3支病变者作为试验组(21例),≤2支病变者作为对照组(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酸激酶(CK)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血红蛋白及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纳入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和hs-CRP是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钱永安;桂双飞;钱赓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选择的合理性对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存在的影响.方法 研究内容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2例患者,对患者采用了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时机的差异分成两组以便对比分析:急诊组患者(41例)采用了急诊手术;择期组患者(34例)采用了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压力差、肺动脉平均压以及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左房内径发生的变化.结果 术前患者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介入手术的时机选择特别关键,急诊手术的效果要优于择期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要优先选择急诊手术.

    作者:秦菘;余美群;陈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技术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参与,以数字表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8例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采血,观察组新生儿行外周动脉采血,对比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及采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外周动脉采血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与分析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治疗的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58例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29例)与伊伐布雷定组(29例).其中我院医师对美托洛尔组患者采取单纯美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伊伐布雷定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伊伐布雷定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伊伐布雷定组与美托洛尔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以及心率改善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巨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老年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老年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肾内科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患者)与实验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6.19%,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95%、80.95%,实验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患者自身及用药等多种因素是老年肾内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的临床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堂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血肿清除时间(6小时~3天),平均为(3.97±1.24)d.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3例(5.00%),消化道出血1例(1.67%),体温升高2例(3.3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后57例痊愈,死亡3例.术后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ADL评级,Ⅰ级患者19例(31.67%),Ⅱ级患者21例(35.00%),Ⅲ级患者8例(13.33%),Ⅳ级患者8例(13.33%),Ⅴ级患者4例(6.67%).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患者血肿清除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砚强;张海;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患者是否属于急性动脉夹层.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动脉夹层病患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进行总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分析的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患的病例中,A型患者有39例,B型患者有11例.这些病患在临床中的表现有撕裂感疼痛、腹部疼痛、胸部疼痛、背部疼痛,A型病患和B型病患在临床上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病患相比,A型病患对于撕裂感疼痛感受更深;在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中,A型患者诊断结果主要是升主动脉增宽,其他的敏感性指标会大大高于对照组.通过数据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确诊中,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判断,准确性较高,可以在临床确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文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论优质护理沟通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内科治疗的患者30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各1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一段时间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28%.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应当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周洁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消化内镜室收治80例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挂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标准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5.0%比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0%高,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实施标准化护理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值得使用.

    作者:于小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探讨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治疗心血管内科重症病患者80例,经随机均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改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有效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护理时有助于增强其生活质量,通过采用合理有效方式进行改善,给予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身体早日恢复,效果明显.

    作者:石玉芬;彭娜;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产妇分娩中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中使用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3月62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使用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导乐分娩联合体位护理可有效缩短孕妇产程,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邓利利;况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病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 针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病症的临床病因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消化内科诊治的具有恶心呕吐病症的患者6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通过胃肠镜、CT、X射线等各种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检查,确诊患者的发病原因.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止吐药物处理,而实验组患者则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 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病症的原因主要有胃肠道疾病、药物因素、肝胆胰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结论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病症的主要原因有胃肠道疾病、药物因素、肝胆胰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在临床上针对消化内科患者的恶心呕吐病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凤;胡正先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我中心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分为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出现的感传出现率为33(86.8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感传出现率的22(57.89)%,组间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7(97.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29(76.31)%,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彬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现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认识以及治疗方法的探索,并分析总结,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刘俊华;朱吉海;武建英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B组,各55例.其中,A组采取西医治疗,B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及治疗30天、60天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周、12周后的SA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B组降幅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古丽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为了探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实验对象是在我院进行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住院患者62例,并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的办法,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低分子肝素的治疗工作.并严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动脉压的指标状况,并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对比,观察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成功率在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压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动脉压的身体的状况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的状况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郭鹏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静脉采血的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通过试验的方式,来分析与了解静脉采血之中护理因素对终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0名需要进行静脉采血检验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75名.在对照组之中,采用临床例行常规静脉采血,而在研究组之中则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这两组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及分析,从而了解静脉采血中的护理因素对终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将两组数据进行严格的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得知因医护人员护理操作之中的失误,将会对静脉采血的标本溶血、凝血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在研究组经过护理干预之后,整体标本检验合格率达91.5%,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采血措施,标本检验合格率则近为78.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过程中,进行静脉采血,采用护理干预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各种护理操作失误,提高静脉采血检验的准确度和合格率,对整体临床医疗具有良好的作用[1-3].

    作者:贾红丽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

    本文选择在本院体检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共计16000人,讨论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检查内容包括肝胆胰脾和双肾、胰腺、男性前列腺和女性子宫附件.检查结果肝肾囊肿、肝血管瘤、胆囊息肉样病变、胆结石、肾结石、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关键,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找到很多隐形疾病,在疾病诊断预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