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懿雅;黄瑞玉;罗冠彬;周晓莹
中国人口正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当人进入老年化状态,身体素质,体力会大不如前,身体各方面功能也会逐渐发生一些微妙的退化.老年人的失能率和残障率慢慢增高.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是能老年人做一个健康评估和数量统计,同时失能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的细腻的护理,针对不同情况的失能老年人,我们需要做出不同内容的护理方案.
作者:仲瑞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建立了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口服溶液的抗生素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择短小芽孢杆菌作为检定菌,并对抗生物微生物二剂量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效价进行试验设计.结果 线性范围在1.8~13.6单位/mL(r=0.9984),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3.0%,n=9).结论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可用于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口服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刘艳;金鹏;王惠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经典名方补中益气汤,是诞生于我国金元时期的一位名医李东垣,这个方子的用途是补中益气、调补脾胃.在内科杂症、妇科、五官科、儿科等多个学科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在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压力性尿失禁、产后缺乳、带下、产后尿潴留等常见妇科病中涉及到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等症状的使用其加减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皮文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70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大出血发生率.结果 在预见性护理工作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到产后出血防治中,能降低产妇的出血情况,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青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对翻转课堂用于泌尿外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80名泌尿外科实习护士的详细效果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选择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选择翻转课堂,对比两组客观答题总分以及主观学习感受效果.结果 两组基础知识总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病例分析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观学习感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泌尿外科实习护士而言,与常规教学方式相比,选择翻转课堂可以显著地客观答题总分以及主观学习感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瑞娟;李自青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核医学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功能测定技术以及影像核医学,还有体外分析技术和治疗核医学是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进行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同于其他的培训,这门学科的培训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篇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核医学科的现状,阐述了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同时也阐述了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周青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观察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2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61人.然后实验组的病人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的病人就用常规的护理.后观察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4.75%,实验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3.27%,对其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邱文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中药灌肠法治疗,试验组患者以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分析近远期疗效.结果 试验组2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23例)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15例);统计随访7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试验组8%(2例)低于对照组20%(5例).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明显,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
作者:张琴;丁玉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其价值评价.方法 选该社区所收治的2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5例、实验组115例,对照组普通健康管理,实验组采取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比较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试验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用药的规范及其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社区相应管理方面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时秀芬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开胸术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30例开胸手术患者为例,对其施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并加以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 对开胸术患者提供系统性护理,有助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作者:汪芝珍;占丽平;王林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本文主要探究脑血管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通过临床实验对比,得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相关性,在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问题进行预防的过程中,能够将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展开全面分析,有利于增强短暂性缺血问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曲健;孙秋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深入研究和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以能够对急诊护理的关键点进行及时掌握,对急诊护理的质量、效率进行提高.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6例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结果 1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11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20例,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有38例.在接受急诊护理措施以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同时有效缓和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结论 急诊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对和急救护理有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要不断提高在急救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临场操作能力.另外,医院应对和急性心肌梗塞有关的医疗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愈率进行有效提高.
作者:豆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通过研究血液透析中心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识别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因素,并加以归纳,得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为透析仪器的使用,药物用量不准,管理过程不恰当等.风险管理措施: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细节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从根本出发,提前识别、预防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观念,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作者:王杨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针灸+运动想象疗法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院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改良Barthei指数(MBI)、简易Fug-Meye肢体运动积分(FMI)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中,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谢晴;黄微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减轻其神经缺损程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作者:庄黎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工业化国家发病率很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NLRP3作为目前结构和功能明确的炎症体,是炎性体的核心炎性小体,其活化后可促进IL-1β及IL-18等分泌,从而导致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本综述探讨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及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关联性,从而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的靶点与思路.
作者:杜清;孙经武;蒋双强;王文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7%,对照组80.0%(P<0.05);仅发生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使高血压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作者:朱莎莎;熊婷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谈谈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价值体会.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诊的134例慢性感染伤口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6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护理前后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病房环境缺乏人性化和安全教育与心理疏导不到位是主要的安全隐患,医院骨科需要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为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结论 医院骨科要深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给予实施,切实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宁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本次研究分析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疑似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研究样本为8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器进行检测,将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在多导睡眠监测仪器检测中,80例患者中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有44例,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有36例;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有39例,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有41例;由此可知,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其诊断敏感性为88.9%(39/44).结论 此次研究证实,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而言,其敏感性较高,为可靠的诊断方式,可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朱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