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朱莎莎;熊婷英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7%,对照组80.0%(P<0.05);仅发生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使高血压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生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研究组47例中,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47例中,痊愈13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72%.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洪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外感清热解毒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评价

    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外感清热解毒方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手的20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这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入外感清热解毒方;另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病人的情况进行高度关注.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可以发现在对照组中的10名患者,有7名出现了明显好转的状态,2人出现好转,1人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在观察组中的10名患者,有2名出现了明显好转,4人出现了好转,其余4人效果不是很明显.结论 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过程中,外感清热解毒方是有一定疗效的.

    作者:张帅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目的 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施慧达),引达帕胺缓释片(纳催离)联合依那普利联和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二代ACEI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并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联合用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寻琛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开胸术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开胸术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30例开胸手术患者为例,对其施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并加以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 对开胸术患者提供系统性护理,有助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作者:汪芝珍;占丽平;王林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心内科护理给药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 对心内科护理过程中的用药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52名心内科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实验组,平均每组76名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护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用药错误事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用药事故发生率,应大力推广.

    作者:刘静雯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观察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2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61人.然后实验组的病人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的病人就用常规的护理.后观察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4.75%,实验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3.27%,对其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邱文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亲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亲情护理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5年5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共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各30例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接受亲情护理的作为观察组,将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发作频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接受亲情护理可有效降低疾病发作频率,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杨阳;沈鲜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与探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截点,其中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实施细节管理前的62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并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后的62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对于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对于促进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健康以及医院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爱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NLRP3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工业化国家发病率很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NLRP3作为目前结构和功能明确的炎症体,是炎性体的核心炎性小体,其活化后可促进IL-1β及IL-18等分泌,从而导致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本综述探讨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及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关联性,从而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的靶点与思路.

    作者:杜清;孙经武;蒋双强;王文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重度痔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痔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较多,因此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非手术治疗到手术治疗,其中前者包括中药内治、中药外治(外敷、熏洗、坐浴、栓剂、枯痔法以及注射法等方法)、重度痔的注射治疗;后者主要包括传统术式(外剥内扎术、分段齿形结扎术、保留齿线分段缝扎术、完全缝合术以及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法等多种术式)和微创术式(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彩超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和肛垫修复术).尽管重度痔的治疗方法选择较多,但对其具体适应症还有待商榷,因此探究重度痔的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本次对重度痔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罗显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探讨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探讨和分析与尿液检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所有100例尿液样本中,有9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着比较大的误差,占据总比例的9%,对于患者的尿液检验造成比较直接影响的主要包括尿液采集因素、尿液保存因素、仪器使用等相关的因素、尿液运送和分析错误等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结论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临床尿液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相关的医护人员要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处理问题,从根本上更加重视尿液分析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切实有效的强化患者的尿沉渣检测,在大程度上有效确保尿液检验的质量.

    作者:冼懿雅;黄瑞玉;罗冠彬;周晓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减轻其神经缺损程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作者:庄黎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6例组成对照组和46例组成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比对照组高,收缩压(SB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1.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照入院顺序选择64例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心理干预(干预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的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耐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改善其心理状态,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建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价值体会

    目的 谈谈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价值体会.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诊的134例慢性感染伤口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6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护理前后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分为两组(传统组、试验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药物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传统组总有效率为73.3%,明显低于试验组93.3%(P<0.01);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戴文俊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通过研究血液透析中心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识别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因素,并加以归纳,得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为透析仪器的使用,药物用量不准,管理过程不恰当等.风险管理措施: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细节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从根本出发,提前识别、预防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观念,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作者:王杨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服务理念的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41例.常规组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优质服务理念.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减轻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建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30例做为研究对象,均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且在患者出现症状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结果 本组130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者119例(91.54%),阴性者11例(8.46%),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91.54%;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者92例(70.77%),阴性者38例(29.23%),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70.77%.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利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年龄≤35岁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35岁合并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35岁的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居多.危险因素中,以血脂异常增高及吸烟比例增高.冠状动脉病变以重度狭窄为主.结论 临床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居多.在危险因素中,以血脂异常增高、吸烟为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重度狭窄为主.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