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枝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给予单硝酸异酯脂片治疗,观察组18例在此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为94.4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64.71%、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沈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对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身体健康指数都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身体健康指数,另外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6%(2/33)和18.18%(18/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术资料腹股沟斜疝患者,其恢复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东坡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标本送检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63例标本共检出菌株269株,以呼吸科、肾病科、外科多,痰液、血液、尿液是检出多的标本,269株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占72.86%,而黄色葡萄球菌67株(占24.91%)、鲍氏不动杆菌54株(占20.07%)、大肠埃希菌43株(占15.99%)则是检出率高的3种病,近3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由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故而需要积极的给予控制和预防,包括制定感控管理规范、提高防控意识、成立感控督导小组、制定奖惩条例等措施,以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均对其进行尿常规检验,评估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液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密度、尿蛋白、尿胆红素、尿糖、尿酮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中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红玲;王西珍;李娜;侯思南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我院收治的人格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各级医学学习.
作者:李佳;谢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33例患者,治疗期间尿激酶总量(234.44±38.27)万U,静脉溶栓治疗平均(5.04±0.89)d;治愈10例,30.3%,显效19例,57.57%,好转4例,12.12%,无死亡病例,无恶化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及溶栓相关并发症.结论 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改进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骨科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常规组及加速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加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以术后一般情况、护理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指标,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加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显著优于常规组86.36%,而常规组的院内感染率为15.9%、并发症发生率11.36%高于加速组的4.54%、6.81%.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满意度的同时,加快患者关节恢复进展,优化骨科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改进院内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张毅;郭玉敏;章志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三伏灸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FEV1、FVC.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相应的FEV1、FVC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彩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在住院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7年3月~7月入院的患者964例进行MEWS评分,针对不同分值的患者制定不同级别的救护措施,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64例患者中,214例MEWS评分3分以下患者,经常规治疗和护理后出院;564例3~6分的患者通过加强护理后预后良好;196例6~9分的患者,通过实施一级护理经救护后病情稳定;10例9分以上的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需要实施特级护理,大多数患者在病情加重后转入ICU进行监护.结论 MEWS系统对心血管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和疾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宝惠;罗有娟;者晓玲;禹腾波;杨丽红;苏屡娜;习跟玥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当中,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通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来讲,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当中,将表皮生长因子当做外用制剂,红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而且均能耐受.本文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金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在急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 观察组53例中,显效25例(占47.17%),有效23例(占43.40%),无效5例(占9.43%),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53例中,显效19例(占35.85%),有效24例(占45.28%),无效10例(占18.87%),总有效率为81.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急性心绞痛治疗中具有满意的效果,故值得推广.
作者:魏晓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无痛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骨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无痛护理可以在骨科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祥梅;贝贝;杨勇;李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采用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对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观察组在基础上服用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房颤负荷、心率及永久性房颤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房颤负荷与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房颤负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永久性房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可降低房颤负荷,维持正常心率,减少永久性房颤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余晓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在儿科护理中实践PDCA循环理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儿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比组,各50例,对比组继续进行日常护理,护理组则按照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实施护理计划,后通过调查其护理实施情况,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终的满意度数据发现,护理组人员总体的满意度为98.0%,对比组人员总体的满意度为68.0%,可见护理组人员的护理质量是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来规范护理管理,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体验,其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情绪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因此是值得在医疗实践中进行应用的.
作者:肖春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并结合临床因素,对不同跨瓣压差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做一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05年~2016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并经外科手术证实的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根经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结果 各组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AS患者均存在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减低,高跨瓣压差低射血分数和低跨瓣压差低射血分数者减低更为明显,对于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AS,低跨瓣压差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并不轻于高跨瓣压差者.左室纵轴收缩功能减低为射血分数正常伴低跨瓣压差的重度AS提供了解释.
作者:王洋;由春媛;张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喉炎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与地塞米松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经过相关药物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喉炎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能够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申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为挖掘中医临床辨证诊疗的过程与思路,运用深度学习方法,模拟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和推理过程.在已构建的智能化中医辨证论治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准确性.本文以郁证为例,研究郁证辩证过程中的证候要素,探究单个疾病的证候要素编码的设置方法,并用数据库中的500份病例进行机器验证,比较前后算法的准确性,以求优化辨证论治算法.
作者:丁琪;侯曦;温川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统计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极好,有利于患者的痊愈,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雅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有13例痊愈,痊愈率为86.67%;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针灸是中国中医特有的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中医学中经络腧穴的作用,近发现刺骨补肾作用受到临床医生广泛关注,尤其对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治疗,死亡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刺骨补肾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1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各个时间段治疗发病越早到疗效越好,致残率越低.并且不需要长期治疗.3~5个疗效治愈,并发症患者除外.需要康复36例患者,完全康复4例,病情改善26例其中需要治疗肌力增加7例,无效3例,3例放弃治疗,急性期1例死亡因年龄87岁,心脏,肺脏退形改变,心衰死亡.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刺骨补肾治疗的效果显著,使患者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巨龙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