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目的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联合风险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院内收治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及风险护理联合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概率为6.98%,远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概率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联合风险护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丁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三伏灸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FEV1、FVC.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相应的FEV1、FVC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三伏灸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彩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改进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骨科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常规组及加速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加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以术后一般情况、护理满意度、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指标,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加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显著优于常规组86.36%,而常规组的院内感染率为15.9%、并发症发生率11.36%高于加速组的4.54%、6.81%.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满意度的同时,加快患者关节恢复进展,优化骨科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改进院内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张毅;郭玉敏;章志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08月~2018年05月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分别为97.83%、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后循环缺血患者而言马来酸桂哌齐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张曼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为院校培养专业性护理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循证护理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使广大职业院校培养出具有良好循证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锻炼出能够服务临床、服务患者,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专业护理人才.本文主要基于现实护理教学的工作经验,对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并分析循证护理的有效应用策略.
作者:陆蕾;朱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 观察组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彭晓红;王小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8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数据差异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水平、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放射临床诊断法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早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X线钡餐造影以及手术病理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作出分析和比较.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前X线钡餐造影检查提示早期胃癌,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黏膜下癌者有22例(55.0%),黏膜内癌者有18例(45.0%).结论 通过X线放射诊断可对早期癌变进行有效的诊断,且此法还具有诊断准确率高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癌症的临床诊断率以及治疗率,减少误诊风险,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艳恒;裴天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在儿科护理中实践PDCA循环理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儿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比组,各50例,对比组继续进行日常护理,护理组则按照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实施护理计划,后通过调查其护理实施情况,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终的满意度数据发现,护理组人员总体的满意度为98.0%,对比组人员总体的满意度为68.0%,可见护理组人员的护理质量是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来规范护理管理,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体验,其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情绪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因此是值得在医疗实践中进行应用的.
作者:肖春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出现临床危险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从致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和发生时间三方面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结果 经过对其研究发现在由于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因冠心病导致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5.58%,有26名患者因此丧命;因风湿性心脏病、血压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脏病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15例、13例,分别占19.77%、15.12%和12.79%;对于生活问题而猝死的患者中,因情绪不稳定而猝死的患者有36例,占36.05%;因生活方式不合理为引起猝死的患者有45例,占45.35%;从住院时间上看,住院时间在2~3周内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期,在这一阶段猝死的患者占61.63%,其中死亡时间在零点以后的患者占38.37%,病情恶化1 h内丧失生命的患者占62.79%.结论 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理性基础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医院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护和风险预防,从而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彭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基于微信的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多种智能体征监测设备,远程监测患者的体征,根据数据模型给出健康预警信息、健康促进建议和推送健康宣教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系统的推广与普及,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顾东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确诊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促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作者:如则麦麦提·艾合麦提;麦麦提图尔荪·麦麦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伍川芎治疗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2日~2018年7月5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丹参伍川芎治疗.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12.08±1.79)mm/h、(3.19±0.33)g/L、(0.43±0.05)L/L、(4.65±0.37)、(1.61±0.1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概率(100.0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伍川芎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程雷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对于脑卒中患者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采用中医延续护理对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则给予中医的延续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疗效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离院后6个月评分分别为(26.8±1.8)分、(21.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随访时间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结果显示sf-36生活质量评价的8个维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耐受性,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琼琼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 研究组显效15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奥昔布宁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遗尿症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奥昔布宁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 观察组34例中,有效23例,部分有效8例,无效2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34例中,有效12例,部分有效15例,无效5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昔布宁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中心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咨询者10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咨询者均接受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检测,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和阴性率.结果 17例咨询者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占1.60%,1047例咨询者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40%,18例咨询者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阳性,占1.70%,1046例咨询者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31%,两种检测方式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9.90%,两种检测方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阳性标本经市艾滋病确诊实验室确认后,17例为HIV感染者,酶联免疫法检测假阳性率为0%,胶体金法检测假阳性率为5.56%,对比可知,酶联免疫法准确性相对更高,胶体金法敏感性更佳.结论 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蔡士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钠在为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取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运动耐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左室舒张末内经、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BNP以及6 min步行试验方面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行磷酸肌酸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运动耐量,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
作者:郭睿蓉;李鹏程;任丽丽;雷淑芝;李月;郑雷;吴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