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王春芳;姬长祥

关键词:温胆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高血压, 有效性评估
摘要:目的 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胶囊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连续12周服用药物,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1%.根据数据可知,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显著,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应大力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当中,共有4例死亡,76例好转,有效率为95%.结论 对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及其防护的必要性和对策.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按照介入方法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组(研究组)3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组(观察组)35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组(对照组)13例,临床比较三组患者辐射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辐射整体程度较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辐射剂量不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透视实践和累积入射剂量),是减少辐射实践安全检测的根本措施.

    作者:郭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后早期监护及处置

    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早期监护以及处理方法,进而为后期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接收的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的早期监护以及临床处理资料.结果 经过有效的早期监护及处置,所有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基本趋于稳定,各项指标较为平稳,符合手术治疗前期的相关要求,患者均获得痊愈.结论 对于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做好早期监护和临床处置,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各项生理指标,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质量.

    作者:于生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与分析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手段,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梗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心梗患者血小板活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梗患者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CD62p、CD63、PAC-1、CD42b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CD62p、CD63、PAC-1、CD42b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抑制急性心梗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血栓发生几率,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作者:黄刚;周世恒;罗贵全;张眉;王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Bi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Bi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患者在使用BiPAP呼吸机之前进行PSQI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之后睡眠质量明显比对照组优异,并且睡眠治疗改善情况比对照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作者:王雁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目的 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胶囊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连续12周服用药物,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1%.根据数据可知,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显著,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应大力推广.

    作者:王春芳;姬长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

    医疗问题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心理情绪.近几年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院服务制度的深化改革,护士制度也在不断的变化,护士更加专业化、职业化.专科护士是近几年护理行业不断改革才出现的高级护理类护士,不同于一般的护士,专科护士具有更好的专业性,只针对一种病症提供专门的护理服务,服务更加耐心,对护士的要求也和普通护士不同.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在成为护理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者:巩莎;郭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的价值分析

    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合并贫血会发生在妊娠阶段,病情严重时会对胎儿的成长不利,胎儿在出生后很容易出现贫血问题,这就会使新生孩儿体重偏低或者出现早产.血常规的检查是检测孕妇是否贫血的关键指标之一,为了研究这项检测在贫血的孕妇患者中的医学意义,这篇文章主要对检验科在近一年所检测的100余例的贫血孕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者:马双;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137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常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和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耗量及血脂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2016年的1348例高危孕妇孕早期胎儿进行经腹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孕早期胎儿出现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 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为1.6%,其中孕早期采用超声诊断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有18例(1.3%),分为7种,分别是1例为误诊室间隔缺损,1例为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为漏诊室间隔缺损,6例为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2例是双胎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7例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对孕早期胎儿可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对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广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5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分析其效果.结果 5例患者的头痛、视力下降、头晕、耳鸣等临床症状均有了显著的改善;2例高颅压患者呕吐、头痛症状有了显著改善,患者双下肢肌力改善效果较为明显.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4.8±10.4)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61±0.44)d,Karnofsky评分为(71.4±10.6)分.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分流管梗阻.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

    作者:谢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60例中进行抽样,设实验组为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为健康的成年人60例.用血液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从而比较出贫血患者与健康成人的不同.结果 根据血液的检验结果得出,MCV、MCH、RDW-CV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人群,而RBC、RBC/MCV明显比正常健康人数值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对贫血患者的确诊可行性也高.并且还可以鉴别不同的贫血疾病类型.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自我效能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兴起于新的世纪,将其应用到护理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自我效能理论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其作用的实现途径、影响因素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进而指出自我效能理论作用于护理教育中的成果,进一步得到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郭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关于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治疗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进行治疗,详细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结果 3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经过及时的治疗,患者痊愈,经过半年的随访调查,患者并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在对高龄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富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中医内科患者6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为西医组,另外33例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为中医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董娟;张又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候学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为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已被世界公认为具备特殊生理和病理的疾病.依据新近罗马III标准,主要划分为腹泻、便秘等类型,其中腹泻型(IBS-D)是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为40~45%[1].目前,该病症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证实,IBS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含遗传因素、肠道菌群改变、内脏感觉过敏等[2-3].下文针对IBS-D证候学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曹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军;曹国贞;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共和乡达呼甸村作为高血压监测点,以该村内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连续居住时间不少于5年),所有监测人口均18岁,连续监测5年,分析疾病检出率和发病率.结果 检出率的走势发现克山地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发病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结论 克山病区高血压检出率逐年升高,发病情况基本处于稳定.

    作者:庞瑞发;张久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研究及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实验组,老年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各65例,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空洞形成、咯血等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痰菌转阳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早期有规律的进行抗结核治疗及血糖控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绍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