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头痛的神经心理和神经电生理对比研究

缪栋瑾

关键词:偏头痛, 神经心理, 神经电生理, 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偏头痛的神经心理和神经电生理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患有偏头痛的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非特异性止痛药物,对比两组的神经心理和神经电生理情况,包括有成套H-R神经心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结果 两组患者的成套H-R神经心理测验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中患者的动脉和前动脉的Vm、P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RI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和TCD检查后可以发现偏头痛患者的很多异常情况,可以判断出偏头痛患者的高级神经功能改变情况,进而反映出患者的脑机能变化情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为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对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将其中54例采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54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检测指标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4.44%(51例);对照组中,总有效率81.48%(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SE、S100B及NG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可以选择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 对于高血压临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与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防治效果,以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40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预防性治疗之后,其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97.50%,,且存在一些治疗与护理问题,需要改进.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加强临床防治,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发现,进行进行解决.

    作者:隋艳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为临床冠心病的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将研究对象分为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各45例.结果 观察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评分、生理功能及精神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肖文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内科就诊的气虚血瘀证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和前列地尔,对照组使用前列地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9.41%(P<0.05);两组的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前列地儿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杨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目的 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医学检验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和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25例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其误差率为15.5%.其中12例由于仪器自身的问题引起、7例由于标本不合格引起、6例由于检验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及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康春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疗效.方法 取2016年3月到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西药组(n=40)和联合组(n=40),对所有西药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血栓通+胞二磷胆碱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付计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6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的治疗效果与常规胺碘酮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

    作者:徒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8例为本次观察对象,均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病患不良情绪,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吴元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至12月患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26例/组,常规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对患者的神精功能损伤,降低患者再出血的风险,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黎晓娟;徐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孙新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

    人们的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之中不断地增强着.当人们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或者损害的时候,他们学会了用法律的武器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护.虽然,现代的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也无法避免不测风云,因此医疗纠纷问题时有发生.为了减轻内心所承受的极大地压力,护理人员应该给对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管理和控制外科护理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不可攻破的难题,在众多疾病中尤其以心血管疾病较为常见,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是已成为引发全球关注的一种疾病,由其引起的后期的并发症在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严重着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工作中,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减轻患者痛苦固然重要,但精心、完善护理工作在发挥治疗效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也是必须的.通过在心血管内科的工作、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有关解决方案进行简要的探讨.

    作者:谷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控制效果;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结果 优质护理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控制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情绪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相近(P>0.05);出院时优质护理组情绪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邓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内科护理具体方法 以及体会内科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例给予的不同内科护理措施,按照内科护理措施的不同应用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基础组,各15例,对基础组患者为简单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为综合性的内科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的不同效果.结果 护理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的终观察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表现及体征特点,对其及早实施综合性内科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在内科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时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武月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对婴幼儿骨科手术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七氟烷联合臂丛麻醉和七氟烷联合氯胺酮静吸复合麻醉在婴幼儿骨科手术应用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婴幼儿先天性的多指畸形、腱鞘狭窄、以及手外伤的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臂丛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各20例.A组七氟烷诱导后给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给予氯胺酮诱导,术中七氟烷维持.观察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血氧,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血压、心率、血氧有明显差别,A组更平稳;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与B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更适合于在婴幼儿骨科手术的应用.

    作者:关智慧;杨狄;李晓霞;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蒙特利尔痴呆量表检测区分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分析认知障碍组不同病变部位与MoCA量表不同认知领域的相关性.结果 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其所致的认知障碍的表现不同,语言能力测试中,基底节组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回忆测试中,额叶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能力测试中,丘脑组及皮层或皮层下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结论 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损害的认知领域亦不同.

    作者:赵丽静;郜风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中药熏洗治疗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治疗及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效果.结果 其中,痊愈者有37例,显效者有25例,有效者有15例,无效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给予痔疮患者中药熏洗治疗联合个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曹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疗效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老年人群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66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症状运用胺碘酮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实验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常规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有着显著地疗效,其并发症率低.

    作者:周永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拟诊为急性冠状综合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综合评估病情后即行床旁快速检测(POCT组)及检验科抽血送检(检验科组),出院时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电话回访综合评估确诊诊断.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时效性、检查结果 及与终确诊诊断的符合率,以评估床旁快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应用价值.结果床旁快速检测耗时明显短于检验科送检组;两组检测结果(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对比无差异性.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确诊的诊治中,两种检查方法符合度无差异性.结论 床旁快速检测及检验科抽血化验两种方式均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床旁快速检测组耗时短,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获得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曹国军;梅娟娟;周诗晶;王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